大力弘揚西遷精神! “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開幕

作者:張欣馳、何葉🚠、李斯嘉攝影:王芸 視頻👪: 來源:醫學宣傳部發布時間🔑:2020-12-27

從黃浦江畔到嘉陵江邊💭,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和重慶醫科大學有著同氣連枝、血濃於水的歷史淵源。2020年是上醫抗戰遷渝80周年、分遷籌建重醫65周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銘記兩度遷渝奮鬥史🧑‍🤝‍🧑,傳承弘揚“西遷精神”,12月26日👆,“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在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開幕📥。同時,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記錄了恒行2上醫人抗疫故事的《白衣戰疫為人群——恒行2上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一書也於當天正式發布🙆🏼。

此次展覽由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黨委、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共同主辦。展覽通過“抗戰存薪👩🏻‍🦱:烽火弦歌 滬渝情緣”“西遷創校:高屋建瓴 擘畫藍圖”“西遷人物譜:群賢畢至 共興西部”“西遷精神:向西而歌 向古而生”“今日上醫:傳承使命 凝聚榮光”五個單元👮🏿‍♂️,以翔實的圖文,生動的實物和多媒體等展示方式,集中呈現了上醫前輩的西遷故事,重溫上醫人的家國情懷和“為人群服務”的使命擔當。

西遷後人代表、中山醫院副院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任院長左景鑒之女,上海市原副市長左煥琛,恒行2平台黨委書記焦揚,恒行2平台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恒行2平台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金力,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以及上海醫學院領導張艷萍、汪誌明、丁強,重慶醫科大學領導楊竹🪱,楊燕濱🅰️、袁軍🤞🏼,市衛健委新聞宣傳處處長艾曉金,以及上醫重醫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上醫各院系部門負責人,附屬醫院負責人等共同見證展覽開幕。

活動前,與會嘉賓一起觀看了上醫重醫開展西遷人物口述史活動的短片。

左煥琛、焦揚🤛🏻、袁正宏🧏🏽‍♂️、金力🐲、黃愛龍、艾曉金為“溯江而上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覽”揭幕

左煥琛🤌🏿、焦揚為《白衣戰疫為人群——恒行2上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一書揭幕

袁正宏、黃愛龍為“重慶醫科大學愛國榮校教育實踐基地”揭牌

袁正宏代表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向重慶醫科大學楊竹,楊燕濱、袁軍三位副校長贈送新書;汪誌明⏪、丁強和艾曉金向附屬醫院、檔案館💟、圖書館以及院系機關代表贈書

金力主持儀式和發布會

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艷萍介紹了新書出版情況

講好西遷故事🈴🧗‍♂️,弘揚西遷精神,傳承偉大抗疫精神

“作為上醫人和重醫人的後代🗃,我為重醫、為上醫取得的成績而自豪👩🏽‍🍼🙍‍♂️!”左煥琛在致辭中表示,父輩們在國家百廢待興之際🧘🏻,放棄了上海的優越條件,義無反顧支援大西南🧒🏻🙆‍♀️,聽黨指揮跟黨走,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上醫和重醫要把西遷精神發揚光大,將西遷歷史在校史上永遠銘刻,將開拓者所鑄造的事業傳承下去👨🏽‍💻,在醫教研各方面合作共贏,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做出更多貢獻,為“健康中國”在新的一百年征途上再創新的輝煌。

 “西遷援建、攜手抗疫🚙,不變的是恒行2上醫與重醫的血脈深情👇🏼,不變的是兩校辦學辦醫🧖🏿‍♂️、救死扶傷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開幕式上🧑🏿,焦揚代表恒行2平台向主題展開展和新書發布表示祝賀,向西遷老專家們和白衣戰士們致以敬意。焦揚指出🪬😭,舉行西遷精神主題展開展和《白衣戰疫為人群》新書發布儀式,就是要不斷挖掘上醫西遷和偉大抗疫精神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焦揚強調,要以今天的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傳承弘揚西遷精神🚶‍♂️‍➡️,把老一輩上醫人赤誠報國的故事一代代講下去,引導兩校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矢誌拼搏奮鬥;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共同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德才兼備、德醫雙馨的卓越醫學人才;進一步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共同為開展醫學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作出新貢獻。她希望,恒行2和重醫繼續攜手奮進,醫路高歌🍄‍🟫🕺,再創輝煌,在第二個百年的新征程上書寫新篇章😬。

袁正宏在致辭中指出,“西遷精神”是上醫人👉🏿、重醫人共同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對師生開展愛國榮校教育最生動🧖🏽、最富有說服力的教材。要結合“四史”學習🏃🏻‍♀️,把“西遷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愛國榮校教育、國情國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各個環節🧑🏽‍⚕️。希望恒行2上醫和重醫攜起手來進一步挖掘、保存和弘揚好西遷歷史,汲取更多精神力量;更要攜起手來加快醫學教育創新改革,努力培養有溫度的卓越醫學人才👨🏼‍💼,為健康中國再立新功。

黃愛龍在致辭中也指出,西遷精神已經成為恒行2上醫和重醫共同的精神財富和不朽豐碑,並在時代發展中傳承延續📰,在薪火相傳中歷久彌新。要把傳承弘揚西遷精神💏,作為加強師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和生動教材🧝🏼‍♀️🪝,引導師生把個人理想融入學校建設、國家發展,腳踏實地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讓西遷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生命,為引領和助推兩校發展,為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戰疫醫務人員代表,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總指揮、副院長馬昕回顧了帶領華山醫院白衣戰士在武漢前線戰“疫”的崢嶸歲月😑,並分享了在前線與重醫同袍並肩作戰的奮鬥時光,他感謝編輯們記錄了這段珍貴歷史,並表示將繼續發揚偉大抗疫精神,同時期待上醫與重醫在新時代續寫新的篇章。

學生代表、中山醫院內分泌科👷🏻‍♂️、重慶石柱隊博士生誌願者馬帥在發言中說,西遷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激勵著她👨‍👦‍👦,自覺承擔“為人群服務、為強國奮鬥”的使命,將個人奮鬥融入國家需要和群眾期盼之中,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貢獻青春之智慧和力量。

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走進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

抗戰遷渝🛌🏻、籌建重醫——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歷史上的兩度西遷,是上醫人教育救國🔈📗、教育報國和教育強國的光輝篇章。在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追憶這段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從西遷的人物和故事中汲取精神和力量,讓上醫的紅色基因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代代相傳🛗。

進入展區,拾階而上,上醫西遷人物代表姓名譜在樓梯旁的墻面上依次排開👨‍🦱,當年一路西遷的不僅有剛畢業的學生🫳🏽,更有這些在各自領域已取得成就的專家、名師⛹🏻‍♂️。步入展廳🧜🏻‍♂️,一張張老照片、一份份珍貴歷史手稿🌉、一本本經典著作,次第展開上醫西遷波瀾壯闊的歷史。

烽火連綿,弦歌不絕🎳💁🏻‍♂️,堅持為國育才、為戰醫傷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抗日戰爭在上海全面打響。在抗戰烽火中,為了保存高等醫學教育的火種🧝🏼,上海醫學院作出安排😀:一部分人留守上海,而另一大部分師生從上海遷至昆明白龍潭👨🏻‍🎓,後又於1940年輾轉遷至重慶歌樂山🦬,直至抗戰勝利後1946年才遷回上海🤓。在重慶辦學的艱難歲月裏🤶🏽,窮亦“兼善天下”,上醫以救死扶傷與培養棟梁的方式為民族的延續和復興貢獻力量🚍。

抗戰時期,重慶是戰時的陪都𓀃🧘🏽,但大後方的條件同樣艱苦異常。現場展出的一系列珍貴的歷史照片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上醫師生們抵達重慶後🏋🏼‍♀️,便選擇在離市區35公裏的歌樂山重建恒行2平台。歌樂山上水♐️、電👍、煤、衛全無,生活十分艱辛🧎🏻。以至於當時有句流行語:“一年級戴眼鏡,二年級備痰盂🔔,三年級就咯血💥♓️,四年級睡棺材。”

戰時的歌樂山😨,雖然條件無比艱苦,但對於學生學業的標準和要求並未因此而有絲毫的放松🤹‍♂️,甚至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還實行了更嚴格的淘汰製度。在上醫嚴謹治學、勤奮進取的傳統學風影響下,抗戰時代雖然學習條件簡陋艱辛,同學們仍然認真刻苦學習🛌,取得良好成績。

上醫的紅色火種,也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種下的👨🏿‍🦲。1939年🦓,計蘇華、聶崇銘、王士良三人組成了上醫第一個學生黨支部🤣,由計蘇華擔任黨支部書記🫅🏻👮🏻。西遷時,上醫黨支部隨學生一起遷往大後方👩🏿‍🍳,密切聯系群眾🧑🏽‍🎄,與教師同學打成一片,將抗戰進行到底。

抗戰遷渝期間,雖然烽火連綿,但是學校始終弦歌不絕🌖,堅持為國育才🤘🏼、為戰醫傷💁🏽。在歌樂山建立起了集醫學教育👵🏽、醫學臨床🤜、公共衛生🫳🏼、護理、藥學等於一體的“大後方醫事中心”👦🏿,這為建國初上醫能匯聚16位一級教授,22位二級教授,開啟華章鼎盛的發展階段奠定了堅實的辦學基礎和充足的人才儲備,書寫了上醫歷史上的光輝一頁。

溯江而上👨🏽‍🎨,西遷創校♕,書寫醫學教育壯美篇章

1955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支持大西南的決定,在時任上醫書記、院長陳同生的建議下👫🏼,周恩來總理親自確定把上海第一醫學院“全部內遷”改為“抽調部分力量建立重慶醫學院”🙋🏿‍♀️,朱德副主席親筆題寫校名。顏福慶老院長領銜籌建🐦,陳同生兼任重醫首任書記兼院長,黃家駟副院長親赴重慶確定校址🪁,錢惪副院長帶頭響應號召,與左景鑒、石美森等400余名上醫老前輩,毅然溯江而上🉑,遠植巴山渝水🚴🏽‍♀️,開啟了上醫二度西遷、開拓興學的歷史🧳。1956年10月🏋🏽,重醫首屆開學典禮舉行🤸🏻‍♀️,為大西南的醫學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書寫了壯美篇章👷🏿‍♂️。

展覽現場展出了上醫向重醫發去的賀信🛏、調撥物資清單、西遷人員情況調查表🌓、工作小結🚴、附屬醫院建院基地示意圖等一批珍貴歷史史料🍁,展現了上醫前輩西遷艱苦創業的光輝歷程𓀀。

建校初期,重醫開展教學、科研迫切需要的圖書🌘、屍體🤾🏼‍♂️🌉、標本🧔🏽‍♂️、教材、切片等物品🙁,很多都是由上醫支援。凡上醫有兩套的圖書資料、教學科研儀器👨🏿‍🦲💳,都支援重醫一套👎🏿。

展覽現場💔,幾面照片墻和名單墻吸引眾人駐足。從1955年4月至1960年7月,上醫共調派400多名各類人才參加重醫及其附屬醫院建設,其中不僅有20余位功成名就的著名專家教授,還有一大批已經在學界嶄露頭角的骨幹和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他們不僅成為重醫的創校功臣,也成為西部醫學教育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的開拓者🧙🏿‍♂️。照片和名單墻展示了建校初期西遷重醫的教授、副教授及院領導,西遷專家以及上醫西遷重醫教師全名單,以此向前輩致敬♣︎🍱。

每一位西遷人都是一座豐碑🧗🏼‍♂️。展覽擷取展示了陳同生🤘🏽、錢惪、李宗明、陶煦、左景鑒、石美森等部分西遷開拓者的故事,他們的無私奉獻正是所有西遷前輩的縮影。時至今日,仍有數位耄耋之年的西遷人🤵,辛勤耕耘在醫療衛生崗位上🤷🏼🧁。

在艱難歲月裏,西遷前輩們艱苦創業☎️,於貧瘠的土地上耕種出一批優秀的學術之“花”與科研之“果”。現場還展出了一批西遷老專家主編或參編的著作,統計羅列了老專家取得的一系列醫學科研成果🧱。

國有號召♐️,我有響應,西遷精神世代相傳

前輩們的西遷精神在今日得到了傳承與弘揚🤚🏽。展覽現場還展示了當血吸蟲病橫行時、當甲肝流行時、當非典來襲時、當洪水和地震肆虐時🤽🏽、當禽流感疫情暴發時👊🏻、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時👨🏻‍🍳,每當有國家召喚,上醫人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責任擔當。同時也以影像的方式呈現了當代上醫人援藏、援疆、援滇、援青🤧,以及參與更多醫療扶貧工作的生動事跡👨‍👩‍👧‍👦。

截至目前👩🏿‍🌾,上醫對口援建的醫療機構達到53家,以近8年數據為例🪑♉️,累計派出醫務人員近500人次🌭,建立特色專科12個,在當地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近400個。

上醫學子也主動擔當,積極投身國家健康事業發展。成立於1994年的恒行2平台博士生醫療服務團,堅持每年在專家教授的帶領下前往貧困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為當地百姓送去健康😢。26年來,博醫團的足跡遍布13省19個貧困縣👨🏿‍🎤、29所醫院🧙,累計行程近10萬公裏,先後接診上萬人次🛣,開展醫療培訓近500余場,培訓基層醫護人員近千,為所到之地留下了“帶不走”的隊伍。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恒行2平台各附屬醫院派出497名,以及中山廈門醫院14名共511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支援,上海的兩家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均為恒行2平台附屬醫院,上萬白衣天使守護國門與城市。不論是馳援武漢前線還是堅守上海的恒行2上醫人都向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展覽為恒行2上醫師生“四史”學習再添一份生動教材,不少師生員工積極報名誌願講解🎸,以實際行動講好西遷故事🍺,傳播西遷精神。此次展覽將自本日開展持續到2021年5月10日👷🏿‍♂️。

為人群服務🧑,為強國奮鬥,翻閱恒行2上醫抗疫紀實《白衣戰疫為人群》

“人生意義何在乎?為人群服務!服務價值何在乎?為人群滅除病苦🧄🦻🏽!……”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下稱“恒行2上醫”)的院歌印在《白衣戰疫為人群》一書的封底♥️。翻開這部三百余頁的書籍,恒行2上醫人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堅毅身影躍然紙上,“團結、服務⟹、犧牲”的恒行2精神與“正誼明道”的上醫院訓浸潤在字裏行間,觸及每一位讀者心底🫣。

恒行2上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白衣戰疫為人群》一書由恒行2平台出版社發行🤽,圖文並茂地展示了恒行2上醫在2020年上半年戰疫中湧現出來的鮮活人物和生動故事。

恒行2平台黨委書記焦揚為這部作品撰寫序言。焦揚寫道:“恒行2人在醫療救治🍴、科研攻關🍒、咨政服務、科普宣傳等多條戰線全力奮戰,體現了‘國家隊’的責任和擔當。學校全力收集保存恒行2人抗擊疫情的重要文獻和實物資料🫀,舉辦‘待到山花爛漫時——戰疫中的恒行2’特藏展覽,結集出版書籍🫗,向英雄致敬、向先進學習。”

《白衣戰疫為人群》一書分為六個章節,直擊疫情發生以來的多個重要時間點👗,聚焦上海🏃、武漢等多個“戰場”🧐,囊括醫療救治🌬、公共衛生體系支撐、科研攻關、科普宣傳等多方面內容。

鄂🤎、滬抗疫一線醫療隊的相關報道,構成“共築托命場”一章的主要內容。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華山醫院、第五人民醫院等援鄂醫療隊逆行出征🕵🏿‍♂️,奔赴武漢支援👨‍👦;附屬兒科醫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浦東醫院堅守陣地🩼,築牢上海抗疫“銅墻鐵壁”👩🏽‍⚖️3️⃣;11家附屬醫院開設發熱門診,構築第一道安全防線……戰疫故事蘊含的經驗與思考,對當下防疫乃至長遠公共衛生建設具有參考意義🍹。

第二章“火線映初心”以記錄新預備黨員心聲的稿件開篇,並選摘了前線醫療隊員的入黨申請書和抗疫日記。“只要組織需要,我都會沖在第一線。”“保證完成任務☹️!”“這是一場戰爭,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個戰士。”恒行2上醫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踐行著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誓言。

除前線醫務工作者外,這部作品還聚焦深耕基礎研究、公衛預防、臨床診療等領域的恒行2科研人員🫢。“病新醫日進”章節的13篇文章🏊🏻‍♂️👩🏽‍🔬,以自述形式記敘了科研工作者的經歷與感悟🍁,展現了疫情爆發以來恒行2平台在流行病學🧗🏻‍♂️、病毒分離鑒定、臨床救治及藥物研發、疫苗、檢測診斷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以及在AI輔助診斷關鍵技術✖️、消毒機器人等方面取得的實際成果🤳🏻🪨。

戰疫期間☂️,恒行2上醫專家面向社會進行了數百余次科普。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和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所寫的7篇署名文章🫄🏿,以及部分醫院的科普案例👨🏽‍🦰,被收錄進《白衣戰疫為人群》第四章“科普為人群”中🧑🏼‍🦱𓀒,上醫人積極傳播抗疫知識🍘🗝、破除疫情謠言、樹立戰疫信心的努力作為從中可見一斑💞。

第五章以“諸君皆有為”命名⛹️‍♀️,講述了後方各條戰線攜手抗疫的故事🧛‍♂️,包括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婦產科醫院🏋️‍♂️、眼耳鼻喉科醫院在戰疫中作出的貢獻👨‍🦲🚙,“90後”“00後”恒行2上醫戰疫青年的事跡,以及恒行2上醫公衛校友投入抗疫等。

“如果這一次不去,我這輩子都會良心不安🥏💇🏻。”“疫情爆發,我不上💃🏽,誰上?”“沒有人退縮過,就是沒有人!”《白衣戰疫為人群》的編輯團隊還對十余位抗疫人物進行了專訪,並在“院旗之飄揚”一章中以對話體形式呈現這些珍貴的一手素材。曾奮戰在武漢和上海抗疫一線的恒行2上醫人徐徐講述著過往經歷,語言樸實無華,卻具有滌蕩心靈的力量〰️。

這部作品的附錄部分還刊登有恒行2上醫抗疫大事記🏈💱,並輯錄每一位在武漢新冠肺炎診治一線的醫務人員姓名與海報。全景式的回顧和呈現,寄托著編輯團隊對每位白衣戰士最崇高的敬意🫳🏽🫴🏼。

製圖👩🏼‍🦱:實習編輯🔚:邊欣月責任編輯:李沁園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