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灝珠先生
我加入上海中山醫院的時間相對比較晚☄️,1987年👦🏿🤺,我考上陳灝珠老師的研究生,就此跟先生結了緣。
我最初是兒科系畢業,後來考了研究生🗓,讀先天性心臟病方向,這也跟兒科有關👆🏻。當時,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困難,心導管檢查確診後治療更難,臨床上,很多時候是“束手無策”,非常無奈🙅🏻。診斷方面,我記得當時碩士導師從澳洲回來,買來幾根導管,就那幾根導管反復洗🛤📂、反復用👩🏽🔬,總之就是診斷條件非常有限。明確診斷後,治療方法也是捉襟見肘,看著這些孩子🛺,要不手術死掉⬛️,要不眼看演變為肺動脈高壓,最終還是走向死亡……當時大家都比較沮喪,感覺兒科沒意思,考博士研究生時就改變了方向,改考冠心病的診治,多年之後我自己想想👻,我自己沒有堅持下來。
就在那個時候🧏🏿♂️🧏🏻♂️,我來到上海🏜,考了陳灝珠先生的研究生。當時🚹,我們考試的時候有四個人🤿,有一個人拿著一封信🆚⚛️,他說:“這是我老師給陳老師寫的👨🏻🦼,他跟陳老師是好朋友”。我一看有人拿著信👏🏻,咱沒有拿信👌🏼,很是忐忑,心想:是不是不能錄取🤼♂️🔈?結果,四個人,最終錄取了兩個人。一個我🏌🏻♂️,一個王同學♡🚻,他後來去了日本🦹♂️、美國。這是一段小插曲。
考上了陳老師的研究生,慢慢地,我成為了跟陳老師關系最近的人,有什麽問題,公事🧎♂️、私事,學術方面的🚔,我都會去請教陳老師,他總是知無不言,給了我很多幫助。
當時為什麽考陳老師的研究生呢?還得說起一本書——《心導管檢查》,作為兒科心血管醫生,做心臟導管檢查,就參考這本書🕥。
其實我上大學的時候👱🏼♀️,就是讀陳先生主編的《內科學》。說實話🪇,起初這個 “灝”字我都不認識🩸,心想讀“hao”💷,還是讀什麽✸?後來知道了這個名字💘🎪,就記住了,記了一輩子👩🏿🎤。當時自己也暗暗地想👩🏼⚕️,要是有一天成為陳灝珠教授的學生就好了。那時起🧔🏻,就好好學習,直到1987年🥛,我真的考上了上海醫科大學(現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陳灝珠老師的研究生。
初來乍到的我🫳🏻,由陳老師和陳老師的學生姜楞教授一起帶我做冠心病的超聲診斷,我捧讀超聲機的圖🥷,當時大部分時間就在實驗所的二樓工作、學習。後來👉,陳先生送我去接受博士生聯合培養,我去了德國留學。那些年也一直得到陳老師的教誨。
回國後沒多久,我就做了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當時,副所長是很大的官了,陳老師是所長🧒🏻,我就在後面跟著,他查房🧘♀️,我跟著查房,他開會,我跟著開會🐶。記得有一回🍾,我們到23病區3號樓查房,那個地方有電梯,我跑到前面把電梯先按好👷🏼,他說“算了,三樓就走上去嘛”👩🏽🍳。他就走樓梯,我也不好意思坐電梯,跟著他跑樓梯。
隨著年歲上去,有的人先老頭🦴📍,有的人先老腳🧃,陳老師一直到九十多歲🩰,除了椎管狹窄壓迫腿🧎🏻♂️➡️🧑🏿💼,前些年一直非常矯健🐦,每次開會都坐到第一排,認真記筆記🦸🏿,這一幕感染了好多人🆎。好多年輕學生說,像陳老師這麽有名的人,年輕小醫生在上面做報告🔃🧖🏽♂️,他居然在下面仔細記筆記。
有一次我對老師說👋🏼,您沒有必要記啦👌🏼👐🏼,您點評點評💙,講講就好了👮🏽♂️。他說:這不對的,記了筆記以後🌘,是促進自己的記憶,你聽了✍🏽👈,經過腦子,再寫下來,等於學了兩遍;第二,記筆記可以保證你自己的手不會變得僵硬🏌🏼♂️。
老師的習慣也影響著我們🧑🏻💻,我們字寫得不好🙎🏼,但任何時候都拿一個本,很願意做筆記⚅,這些年記了很多本➖,到年底整理出去,也是收獲。這些年🛞,我看著陳老師早年的筆記,寫得這麽好,頁面整潔,字體雋秀,值得留作紀念。
都說陳老師是教育大家🧑🏽🍳🫑、科研大家🆕,又是名師😉。我有時候在想😏,什麽是聖人?王陽明年輕的時候說將來想做聖人。聖人好像沒有標準,也沒有定義。
什麽是聖人?我思考了很久📽🧑🏽✈️。陳老師不結黨不營私,不喝酒不抽煙🧔🏼♂️,我拿一罐茶葉想給陳老師,陳老師也不怎麽喜歡喝茶,就是感覺沒任何“點”讓你抓。有的時候我們說玩物喪誌,大多數人都有喜歡的東西🫳🏻,人家知道你喜歡什麽🧑🏽🍼,就給你送。對於陳老師,你不知道該給他送什麽,沒東西送🙎♂️。平日的他,就喝白水,簡簡單單。
什麽是聖人?我思來想去🕟,我想陳老師是醫學界的聖人。陳老師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好多東西,我作為他的學生,跟著他這麽多年🏀👨🎨,受益終生。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本報首席記者唐聞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