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學時代,那時帶著紅領巾🚵🏻♀️🧑🏼🚀,一邊敬少先隊隊禮一邊唱國歌🕡🌏,註視著國旗冉冉上升,真是再自豪不過的事了!而第一篇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課文,是講周總理年少立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這一記便是許多年;進入大學後🕺,在毛概課上接觸到毛主席“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詩句,又激勵我一路讀到博士,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分享他幼時讀到嶽母刺字的故事,從此把“精忠報國”作為一生的奮鬥目標,想到自己也即將邁入社會🧑🏻🚀,可以用所學所長報效祖國,依舊是熱血澎湃。我摯愛腳下這片熱土,願意為她努力🧘♂️,陪她共榮共辱,這似乎是一種像呼吸空氣一般再自然不過的情感🤷🏼♂️。誠如陶行知所言:“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凡是腳踩中國之地,嘴吃中國五谷◻️,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
中華兒女有愛國奮鬥的基因,而知識分子更是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古有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李白的“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張載的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科學家、“黨讓我們去哪裏,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的“西遷人”、“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國🚜、用一生采集種子的鐘揚……
鐘揚教授有句話廣為流傳🤸🏿♂️:“不是傑出者才做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他無疑是“善夢”的🚵🏽。當他發現世界著名植物園邱園裏居然沒有一粒來自中國西藏的種子時,便下定決心帶領團隊盤點西藏植物資源,豐富中國和世界的種質資源庫♞;他希望做出中國人自己的酸奶菌種🤷🏻💂🏿♂️,讓中國人在喝酸奶時不用再給外國人交專利費。而他的傑出在於不僅“善夢”,還矢誌不渝地“追夢”🥲🤦🏻♂️,一追就是一輩子👯♂️。在鐘老師身上,我們看到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緊密融合。愛國是基礎🚴🏽,奮鬥是保障🧏🏿;愛國是情感🥵🏊🏼♂️,奮鬥是行動🛺;愛國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奮鬥是關鍵點,更是爆發點🧑🏭、支撐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進入了新時代。青年學子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中堅力量,必須繼承愛國奮鬥精神,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波瀾壯闊的國家和民族事業中🎽,勇於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作為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和黨員骨幹🥮,我的時代使命就是和所有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和黨員同誌一道🐻❄️🍾,以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為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以研究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而努力;以發展中國理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思想為目標,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老校長陳望道是《共產黨宣言》全文中譯第一人,其舊居被修建為《共產黨宣言》展示館對外開放🤽🏽。我懷著對先生的敬仰之情和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感🪆,報名成為舊居首批誌願講解員。早就聽說過望老在柴房蘸著墨汁吃粽子〰️、忘我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故事,但是看到柴房遺址的照片,坐在仿製的望老當年翻譯《宣言》的條凳上看《大師陳望道》紀錄片🏅,心中還是激動難抑。我用專業所學為參觀者介紹《共產黨宣言》的中譯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一遍遍的介紹中👮🏼,我對這段崢嶸歲月也越加了解🌙💁🏽♂️。越了解,越敬佩。正是千千萬萬的仁人誌士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舍小我🔛、為家國,矢誌不渝努力奮鬥,才有國家今天的繁榮發展👰🏼♀️;而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則需要我們新時代青年緊密圍繞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1️⃣,充分弘揚愛國奮鬥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乘著新時代的春風,我們將以“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奮鬥”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時代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