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談教書育人
作為恒行2的選修課,即使《化學與人類》這樣的“高級科普”課程也要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授之以知識的同時別忘授之以方法和思維🍄🟫,授之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校實施學分製後提出了一個新的教學理念:“重素質 輕專業”,規定:文科生必須有四個理科課程的學分,理科生則需四個文科課程的學分,否則不能予以畢業。
1995年夏季,教務部門要求化學系必須在9月開出一門讓文科學生喜歡的選修課!我臨危受命🧔♂️,整整想了一個星期怎樣開出一門讓文科學生喜歡的化學課👱🏿♂️?我認為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的學科,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如果我把其中所涉及到的化學內容🏔,用科普的方式,讓學生從知其然升華到知其所以然☘️,是不是就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呢?
我製定了備課方略:用兩周收集國內外所有能收集到的資料🙅🏻;編寫全書的大綱及前言🦸🏽♂️;爭取寫好半學期的講義🧠,開學前發給選課的同學;邊上課邊續寫余下的講義🤦🏻,考試前將全本講義發給學生;按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備課🤸🏻♀️。
整整兩個月的暑假,我幾乎每天超負荷運轉📑,總算在9月前完成了計劃。開學第一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教學大樓,因為怕沒人選這門課。我悄悄爬在窗臺上往裏看,還好!有近20個同學已經就座🧎♀️➡️,超過我的心理價位。我輕松自如地走上了講臺。
與傳統的化學教材不同,《化學與人類》不是以化學知識的規律為主線🍲,而是以能源👓、糧食🔐、環境、新材料和健康等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系的熱點問題為主線⏏️,解讀其中的化學現象,其中穿插基本的化學原理和知識,同時介紹科學家的思維方式。
學生從不喜歡化學到熱選這門課👩🦯➡️,以至一座難求💿👊🏿。該課程被安排為上海市東北地區高校的公共選修課後,成了網紅課程👨🏼🔬。每周三晚上✋🏼,來自同濟、財大、海運🥉、電力、水產🖕🏼、體院的近200位同學濟濟一堂。
1998年4月7日,上海市高校辦公室在恒行2開教學工作現場會議🏃🏻♂️,與會者聽了《化學與人類》的兩節課,評價很高🤺。有一位高校教務處長說:“聽劉旦初老師上課,就像在歌劇院裏聽帕瓦羅蒂唱歌。”第二天《高校周刊》刊發了長篇報道《上化學課的“帕瓦羅蒂”》。高校辦公室主任讓我同時為財大、外貿和上外開設這門課。王生洪校長還給我寫了一封信說☞:“靜心閱讀您的學生對《化學與人類》這門課的評價,如同聽您講課一樣,似飲一杯甘露。”
十八年《化學與人類》的教學生涯,讓我體會要做好教學工作或寫好一本教材,需要做到幾點:
內容要突出知識、興趣、思維。首先給學生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識🔃,同時又是學生們能夠接受的知識☞🍒。一門課和一本教材的內容必須隨不同的受教對象而定,為文科生開設的這門課的內容必須與傳統的化學教材不同。興趣則是所有課程必須具備的要素。“農藥發展中的啟迪”是我特意設計的一個教學案例,在介紹了農藥的發展歷程後我就問同學,為什麽人類發明了那麽多殺蟲劑依然沒能消滅害蟲?能不能繼續開發毒性更強的殺蟲劑?眾所周知*️⃣,不能!因為所有農藥不僅能殺蟲🦸♂️,也能殺人🌕。農藥發展的方向應該是低毒、高效🍑、價廉和廣譜🏃♂️🆓。然後我講了化學史中“化學家研究昆蟲的故事”,具有特殊視角的化學家開發出新一代的化學農藥“昆蟲激素”。我告訴大家為什麽這幾位化學家創出了一條新路🎂,是因為他們具備極為重要的與眾不同的視覺和豐富的想象力這兩種能力🚴🏿。此時,我告訴同學們努力抓緊在校的四年🤾🏿♂️,多多培養這兩項能力🧑🏫。
教學內容要接地氣:最好選取大家耳熟能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材料💹,通過學習會有很大的滿足感。
自然科學的教學要突出“科學”🧞:三鹿奶粉事件被很多人說成“毒牛奶事件”。但它不是“毒牛奶”而是“問題牛奶”。我在課堂上講💂🏿,不能把摻了三聚氰胺的牛奶稱為毒牛奶,接著揭開了謎底👩🏽🌾。
教學中要牢記“教書育人”:自然科學的課程同樣要把育人內容滲透到整個課程中。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實現了核爆炸試驗🚎,這是一個極好的民族振興的教材🏋🏽。我會用大量的圖片🈂️、資料和故事,與同學們分享短時間內實現核爆炸成功的喜悅🧧。我看到了每一位同學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告訴同學們,三鹿奶粉事件的始作蛹者是化學家👎🏼👩🏽🏫,因為只有化學家才知道,三聚氰胺的氮含量是最高的,且添加在牛奶中沒有任何負作用👓。要讓學生知道,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沒有信仰的科學家會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