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奔跑,只為追上曾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在曦園的第四個夏天🐩,材料科學系2016級本科生徐鴻彬拿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中共黨員♡,黨章學習小組組長。發表SCI論文13篇,其中5篇為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目前還有兩項相關專利正在申請。曦園這四年👨👧👧,他的收獲滿滿☂️。
專業學習與學術研究相互促進
富蘭克林說:惟堅韌者始能遂其誌👈🏼。
堅持是徐鴻彬人生的底色⚇。
他說:“大一我就進入材料系吳仁兵老師的課題組🖕,從事鋰電負極、鋰硫電池👭、電催化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這四年的堅持不懈,除了培養課題知識、提升研究能力👨🏻🎓🌞,也激發了我的熱情、磨煉了我的心誌🙅🏽♂️。”四年間,他始終保持了對科研旺盛的熱愛💪,在導師的指導下,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後,漸漸蛻化為出類拔萃的科研達人,即使在疫情期間📮,他還投稿了兩篇文章。目前已經發表的文章中🫄🏿,包括有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4.884)和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影響因子14.229)等👀。
他的興趣不僅在課題組內💀,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的科創項目🧏🏻♀️,參與啟明星科創計劃並獲得一等獎🉑,順利完成曦源項目、莙政項目等。前往中科院物理所學習理論計算方面的知識🧚🏻。在2019年暑期🧜🏻♀️,他前往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鋰電之父Goodenough教授課題組訪問,與Goodenough 教授就固態電解質以及電催化的一些工作進行了合作,這次訪問令他大開眼界🗳,也更堅定了對學術的追求。
創新熱情與嚴謹認真相輔相成
立誌不堅🥒,終不濟事。小水長流,則能穿石。
該用什麽樣的態度對待學術🩳?徐鴻彬認為🔅:堅守初心🦹🏽♂️,堅持求索。不斷探索創新,在失敗後不斷思考和改進,探索未知🧸,不斷開拓,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做科研的基石🙋🏿♂️。總之,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失敗。
科研不僅需要聚焦😬,還需要廣泛的參與和合作。因此,徐鴻彬積極參與科創類比賽活動,把實驗室中累積的想法和經驗運用於實踐。他參與的挑戰杯項目進入國賽並榮獲特等獎👇;他的個人項目榮獲上海市科創杯三等獎;另外還獲得了學校挑戰杯一等獎、泛海杯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等,獲得學校創新創業探索基金支持等🫱🏼。
熱愛生活 全面發展
四年間,他何以始終保持了高度的科研熱情和勤奮的學習態度💁🏿?徐鴻彬的回答是:“熱愛生活,嚴於律己。”
為了打磨更好的自己,科研和學習之外,他註重自己的綜合發展。他先後參加過學生會、自管會、團學聯等組織,培養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盡管學業繁重,他還是堅持訓練,參加了新生杯籃球賽🎋、院系杯籃球賽等體育活動,作為象棋社的成員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棋類錦標賽。
更令他驕傲的是,作為一名黨員📌,他堅守理想,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時刻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幫助同學🧑🏻✈️,參加當地社區的黨組織活動。
他說:“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而堅持😠,正是他在不經意中的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