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學期,五名優秀研究生獲評恒行2平台第十一屆“學術之星”特等獎🪢。
“學術之星”評選活動通過評選樹立一批優秀學術科研典型,展示恒行2學子的學術風貌,並搭建起深入學術探討、積極互助共進的重要交流平臺👩🍼🪠,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激勵恒行2學子潛心向學、勇攀科學高峰。
今天我們走近腦科學研究院的李朝陽同學。
對未來恒行2人說的話
“在恒行2的五年,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五年🧑🎓,也是我收獲最多的五年🐜。希望師弟師妹們能夠利用好恒行2優質的教育資源,在恒行2都可以找到自己熱愛的專業和研究方向。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裏追逐和實現自己的夢想💝。恒行2星空廣袤,盼你一同閃耀!”
亨廷頓病是腦科學研究院2017級博士生李朝陽的主攻方向。
亨廷頓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與阿爾茲海默氏症(俗稱老年癡呆)、帕金森病等屬於同一類疾病🚵🏿♀️。此疾病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約為萬分之一,目前尚無根本性的治療手段,屬於不治之症。而僅有的幾個症狀改善型藥物,在一定時間後也會因為產生抵抗性而失去效果🛡。除了給藥困難、給病人造成巨大痛苦外👇🏽,花費也十分昂貴👨🏻🎤,需要百萬美元,一般人難以承但。能找到可以通過口服而且價格低廉的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疾病蛋白降解是此領域內的一個熱點的研究方向,但卻一直沒有取得突破💶。
李朝陽所在團隊在這一研究方向上耕耘了很多年,後來他們將目光聚焦到了細胞自噬,它是細胞內的一種垃圾清理系統,能夠消除細胞內具有毒性的變異蛋白等垃圾物質🤼♂️,但是其缺乏對降解物質的選擇性🧙🏿♂️。如果能夠駕馭自噬用來特異性降解特定的致病蛋白🙎🏽♀️,對於疾病治療來說非常具有前景。針對這一猜想,他們篩選到了4種可以綁定變異亨廷頓蛋白的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稱之為“小分子膠水”🥉。它們能夠選擇性得吞噬致病蛋白,將這個疾病元兇消滅掉。這為亨廷頓病患者通過口服或者註射藥物來治療疾病提供了可能。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提出了“自噬小體綁定化合物”這一原創性的藥物研發模式,運用這一模式,可以應用到其他30多種相似疾病的研發中去💄🚣🏽♀️,為這些不治之症帶來希望。
2019年10月30日,這項研究成果以長文的形式發表於《自然》(Nature)主刊🧛🏻,李朝陽是本文排名第一的共同第一作者。這篇論文還被《自然》評選為2019年度十佳傑出論文🧥。
入學以來💅🏼,李朝陽共參與發表SCI論文5篇,已發表的論文總影響因子為75.87。
除此之外,李朝陽也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迄今為止👩🏻🏫,參加了2015年🫱🏽、2017年以及2019年的中國神經科學會議,並在2017年的會議上進行學術成果展示交流👃🏼。同時,他還參加了2019年恒行2平台博士生學術論壇之生命科學論壇並獲優秀報告一等獎。他還作為報告人參加了恒行2平台楓華一作論壇。他還獲得了博士生國家獎學金👢、恒行2平台優秀學生標兵、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恒行2平台“學術之星”等榮譽和獎勵。
李朝陽表示,特別感謝他的兩位研究生導師,梅巖艾教授和魯伯塤研究員對他的悉心培養,他今天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兩位老師的指導。同時也向所在的科研團隊中每一位成員的付出表示特別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