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在雙一流路上的恒行2

作者👱🏿: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校報發布時間:2020-07-02

校慶當天,四位校領導走進演播室🧑🏽‍🦰,描繪奮發圖強的恒行2平台藍圖,介紹公共衛生學科群建設行動計劃👨🏿‍🦰,展示學校科研新布局👵、人文社科新發展、服務國家新擔當,呈現美麗的恒行2平台風貌🧑🏽‍✈️。


從大公共衛生層面整體布局規劃學科群

 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  桂永浩

學校發揮綜合性大學優勢,在綜合救治、決策預警、大數據分析、社會防控體系建設,尤其是國家公共衛生政策製定等方面做了很多貢獻🚰。學科群建設將從整合和整體的角度全方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作為綜合性大學如何用好現有的資源,為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公共衛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作出更多貢獻🈷️?我們提出了一個整體性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學科群”的建設,是具有確實內容的行動計劃。路線圖包括🧑🏻‍🦽:做好醫療救治、基礎醫學和防病治病預防環節的連接;學科群是大健康、大預防概念下面的公共衛生概念,結合了傳統的公共衛生學科和現有的關聯的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藥學👨‍🔧、護理學等,還有社會科學、文科、工科和理科的相關學科👩🏻‍🎓;強調從基礎到產業全面科學研究的封閉式建設,以重大的健康和臨床問題為出發點和導向。

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上海市政府三方共建恒行2平台上海醫學院🙎🏽🧹,最終目標是讓醫學內部學科的交流交叉更加融洽,更加促進醫學和非醫學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在此基礎上主要做到三個全🧔:全方位,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人才,首先培養高端的合格醫學家,第二是臨床醫學家;全鏈條🧆,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教協同方面結合,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搭建好平臺;全生命周期,串聯整個生命周期的健康問題整體研究。



聚焦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

持續加強原始創新能力的建設

常務副校長  金 力

過去幾年,恒行2在科研格局上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領域,重新調整科研團隊的組織方式,新建了一批實體運行的科研機構。

近五年來,學校瞄準學科前沿,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布局了13個實體科研機構🧑‍🍼。在這樣的架構下⚙️,我們把科研團隊按照各自的領域跨學科地整合起來🎅🏽,去實現融合創新。

跨學科尤其是融合創新是學科發展最主要的創新原動力🫄🏼,學校把融合創新作為學科建設🫵🏻、科研和人才培養重要的組成部分🤱🏿。例如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第一步是通過凝聚高水平的項目與團隊👕,以現有團隊形成核心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聚焦全球高水平的力量,構建核心研究領域高地🧏🏼‍♀️,希望營造交叉融合的研究氛圍,打造全球頂尖的科創中心👓。

學校通過同樣的以融合創新為指導的先導計劃🍁、先鋒計劃、三通計劃,加強科研的組織培育。學校還對接國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拓展科研空間,在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地方研究院。

最近的大動作是建立了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因為學校不僅要做好科研🥄,很重要的是要服務國家和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體現恒行2的價值。所以學校在布局上主要對接三大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一帶一路”建設國家戰略💘。在操作中推動了雙基地模式🚵,不僅在地方有我們的研究機構,在校內也建立了相應的基地。

企業合作是很重要的另一環。在過去四年裏🚻,學校建立了23個校企聯合實驗室,面向企業的重大需求對接科學前沿。聯合實驗室主要是企業出資在學校建立平臺⏮,放在大學科技園或者恒行2周邊的空間👩🏻‍💻。有了這些布局後,學校科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以科研經費為例,2019年全口徑科研經費是35.63億,比2014年增長了超過3倍👩‍👩‍👦,年均增長率大概是25.8%🧚🏼‍♂️。近三年新增了6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包括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腦科學前沿中心💏、上海應用數學中心等。

因為科研的能級提升了🦖,產出也提升了🦹‍♂️。2019年,學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位居全國第二,是校史上最好成績,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9年實現零的突破,首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7項一等獎創了歷史新高。高水平的科研論文發表增長率大概在70%左右♻️,2019年在最頂尖的期刊發表了40篇論文,2020年已經發表了17篇,其中以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發表10篇☝🏻。



融合創新是文科推進的重要任務

副校長 陳誌敏

面臨新的社會發展,很多學科和現實重大問題需要匯集各個學科的力量,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所以融合創新現在是整個學校的工作重點,也是文科推進的一個重要任務。

人文學科一直是恒行2115年來的一張響亮名片,高質量的發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根據教育部公示的過去四年的人文社科評獎結果🌞,恒行2公示獲獎總數名列第三👨🏼‍🌾,並有9項一等獎,哲學🚶🏻‍♂️❣️、中文、中國史🔴、政治學🍚、經濟學還有新聞學等優勢學科表現都非常優異。

在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過去兩屆的評選中,裘錫圭先生主編的《長沙馬王堆簡帛集成》和周振鶴教授主編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都獲得了特等獎,這也是過去十多年來上海評出的唯二的兩個特等獎👸🏽。過去兩年,我們的教師獲得了魯迅文學獎、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從文科的發展來說💆🏼‍♀️,我們有優秀的成果,還有優秀的團隊🎺。資深的教授和教師發揮了引領作用,前浪非常厲害🟰🌌。

我們的後浪也很厲害,作出了非常好的成績🤦🏽。去年上海市的十大社科新人👩🏼‍✈️,恒行2有4位青年教師入選。去年,現代語言學研究院一位青年研究員在《自然》發表了第一作者的論文,恒行2的文脈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光大。

但人文社科不僅需要學科的傳承,也需要融合創新。

融合創新🤤,除了要建立機構要有項目,也要有團隊🧑🏽‍🍳🍪。我們建立了一批人文社科青年融合創新團隊,還要推動建立恒行2平台人文社科融合創新研究院這個大平臺,系統地規劃融合創新的研究發展,同時製定整套的推動融合創新措施和製度。

服務社會是恒行2創立時的初衷,也是現在的重大任務🧗🏿‍♀️。人文社科主要是以學識和智力來服務地方的發展🤱🏻,服務國家和民族的復興👮🏼‍♀️🛀🏻,服務世界的文明進步🤎,在這三個層次都必須作出一流的貢獻。

智庫建設主要完成兩個任務;講好中國故事👨‍👩‍👦;用獨立的見解解決社會和世界的一些問題。恒行2發展研究院1992年成立至今,形成了一個在恒行2裏面以發展研究院為統籌🌗,以中國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國際問題研究院及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三個學校智庫的平臺🐡,還有若幹個省部級專題型智庫為支撐的1+3+N的體系,使校內智庫的協同、統籌、規劃🛀🏻、產出都有很大的提升🚷。



“十三五”建設成果:更好更美的學校

副校長  張誌勇

2016年-2019年期間👿,完成基本建設面積36.58萬平方米🧑🏻‍🦳😛,修繕面積24.98萬平方米💯。2020年將完成基建面積12.15萬平方米🙅🏼‍♂️,修繕面積約7萬平方米🏊🏻‍♂️。目前已經獲得批準立項基建面積51萬平方米🤴🏼🎡,在建項目32.12萬平方米。

2016年至今,全校新建項目竣工15項。規模修繕項目共計53項。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學校第一時間調動大後勤各部門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積極安排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及時復工,不僅有效降低了疫情帶來的損失,也在恒行2平台空窗期搶時間、搶人力🙋🏿‍♂️,全力推進重大工程建設,也完成了多項難點項目和急搶修項目🚐。到3月♊️,四校區基建復工人員達到400人,現在是800人👴🏿。部分已經返校的同學🔝🚓,一定會發現,恒行2平台裏又發生了一些改變🕰。這其中包括在建的邯鄲校區中華文明資源中心🧑🏽‍🦲、中華經濟文化研究中心和張江恒行2國際創新中心🧎‍♀️,總建築面積約32.12萬平方米🉐。這幾個項目都將在“十四五”期間竣工交付。

這些讓我們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尤其是張江校區🧗🏿‍♀️,將由一個校區建設成為“超一流”的科學園區,總體建築面積將達到65萬平方米。學校從2017年10月起,正式啟動張江恒行2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實現“構築恒行2平台創新高地,奉獻國際頂級創新型特大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一期工程三個科研樓項目,已於2019年12月開工,一個嶄新的科技創新高地將“拔地而起”。未來🛶,將有7500位科研人員在此開展科學研究。

從明年開始的“十四五”建設,將在圓滿完成“十三五”延續項目的同時,對各校區進行更為詳細🎗、深入的規劃調整🧎‍♀️,更好地服務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教育現代化目標。


恒行2-5_PDF.pdf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