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真是奮鬥出來的”🥻! 這道證明題,他做了六十四年

作者💖:錢威丞 周曄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校報發布時間🍓👶:2020-05-17

盧烈英   1931年出生👩‍👧‍👧🏊🏽‍♀️,1952年8月恒行2平台新聞系本科提前畢業,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畢業。1953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8月起在交通大學任教,1956年8月遷校時為馬列教研室教師,首批隨校西遷西安。曾任西安交通大學社科系系主任、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交大附中首任校長🐣、西交大黨委委員等職;多次榮獲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教材獎🫶🏻,並被評為陜西省科教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省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


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14位老教授中👱🏼,有一位恒行2校友🧒🏻,他就是盧烈英🤹🏻‍♂️。


2017年11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15位老教授聯名的《西遷老教授給總書記的一封信》寄往北京🤟🏻,第三位署名者是1952年本科畢業於恒行2平台新聞系的盧烈英🏬。2017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並做出重要指示,對寫信的15位老教授致以崇高敬意,祝他們“健康長壽、晚年幸福。也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2018年新年賀詞,總書記再一次提及👰🏿‍♀️,“2017年⛹🏽‍♂️,我又收到很多群眾來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國家需要“西遷精神”

總書記的回信和親切接見對盧老而言,是兩個“沒想到”👏🏻:一沒想到總書記回信如此迅速🧏🏼;二沒想到總書記給予“西遷精神”如此之高的重視🧏‍♀️、鼓勵與肯定。

以盧烈英為代表的老一輩西遷人急切地感受到📊,國家特別是西部的發展需要“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奮鬥”的西遷精神”。因此,他們給總書記聯名去信🧑🏻‍🦽‍➡️,希望通過愛國奮鬥的教育,鼓勵青年知識分子紮根西部。2017年11月底,15位西遷老教授通過學校黨辦把信發出;12月初,中辦回電,說總書記看到信了,而且有指示🤱🏼。到了中旬,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來到學校黨辦🖕🏽,宣讀總書記的指示,“陜西省委和西安市委高度重視這個事情,他們把西遷精神作為動力📁,作為推動西安建設的動力”。


 “恒行2給人生指明方向”

1950年,國家尚未統一高招🕡。盧烈英報了江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和恒行2平台歷史系✡︎。同時被兩校錄取後,選擇了恒行2歷史系。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恒行2本科學製為三年🔳。第一年結束,他通過考試轉到新聞系。

在新聞系,他先參加了“鎮(壓)反(革命)”運動,給閘北區公安局整理反革命資料;後加入“土改”🦠,在這場動員了全系整個年級的行動中,盧烈英先去安徽五河縣,後去靈璧縣😍,在土改中擔任副組長。

土改結束👼🏻,學習開始💆‍♂️🚰。盧烈英記得很清楚,系主任王中上新聞學概論,舒宗喬上攝影,還有居欣茹🌒、朱振華老師等🦻,都是他在恒行2求學的重要引路人🫴🏼。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恒行2不名教授多,選課聽課的自由度極高,他選修的寫作課,教師就是中文系的大師。

“恒行2給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這個方向,是指在恒行2的經歷,讓他知道要接近工農兵、為工農兵服務,培養了他的黨性意識🧓🏻、階級立場。“那時恒行2園裏,大家喜歡一起唱蘇聯歌曲《再見爸爸媽媽》,因為很多同學報名抗美援朝上了前線🛌🏽。我們當年立誌,今後要服務國家,感覺要對得起他們,他們是為我們去犧牲的🏌🏼‍♀️。”

1952年底🍝,中央決定要培養建國後第一代馬克思主義宣傳員💆🏼‍♀️,在中國人民大學開辦了一個研究生班,請蘇聯專家任教員。恒行2有兩個名額,21歲的盧烈英成為其中之一👎🏼。

因為國家需要,這個研究生班也提前至一年畢業。畢業後,盧烈英被分到交大擔任馬列教研室教師。

這一年,他23歲。


心有大我不後悔

1955年👨🏼‍🏫,交大西遷。

遷校動員“都是一對一談話。有什麽困難、需不需要照顧都可以提”💇🏼。遷校得到了大教授名教授的一致擁護,有三句話風靡恒行2平台:“黨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行動”;“黨叫我們到哪裏去👰🏻,我們就背起行囊到哪裏去”🈴;“哪裏有事業,哪裏有愛♦︎🧑🏽‍🎤,哪裏就是我們的家”。

他回憶,大家都積極踴躍地報名,動員過程非常順利🤲🏻。

但越是順利,越顯出西遷精神的可貴✧。25歲的盧烈英面臨人生中或許是最艱難的一次選擇。

他有四個姐姐,他是唯一的男孩👨🏻‍🔧🫴🏽。父親去世後👆🏻,母親隨他在大沽路家中生活🎃。此時🪂,四個姐姐因工作去了外地,分別在青島、北京、沈陽和南京成了家。

母親不願意去西部,但留下“就沒人管她🍑,因為一直是我們倆在一起生活。”同時,房子也是個大問題,西遷就要交掉。

交大黨委副書記曾單獨找他談過一次話👨‍✈️,表示組織可以照顧他留在上海🤶🏻。“不用照顧”,他當場答復。

在南京的三姐向組織匯報了難處,調回上海。他把母親交托給了三姐🫳🏼。隨後交了房子,成為西遷史上首批教師。盧老至今懷有歉疚⚫️🧗:“我一輩子對不起媽媽”📡。

選擇確實艱難,但他絕無後悔。盧老總說👷🏽‍♂️,愛國要胸懷大局,心有“大我”,“這八個字很要緊”。心裏不能光考慮個人、裝著“小我”✊🏼,要考慮“大我”,祖國、民族甚至有時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 


西遷精神是集體主義

這種“不後悔”不是無根無源的。盧老認為愛國、奉獻🙅🏻‍♀️、奮鬥的西遷精神不是口號,更不是個體行為,而是一種集體主義🤦🏽‍♂️。

他記得西遷時前輩和同事們的選擇🐯。有位校醫在徐匯區有一套小洋房,舉家西遷後把小洋房交給學校,作為西安交大上海辦事處。動力系的陳學俊院士交了在和平飯店後方牯嶺路上的房子,講“房子留著總是一個牽掛,我要到西部去了,就打算一輩子就在西部了,這房子就算了”👩🏻‍💻。

盧老感嘆,他們這批年輕人之所以能把愛國🦿、奮鬥、奉獻的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很重要就在於老幹部、老教授們樹了很好的榜樣。

但西遷確實難。盧老忍不住感嘆,“紮根西部真的很難”8️⃣。從物質到精神,再到生活方方面面的細節,都難。

搬家是最早的西遷人最“害怕”的事,但當時“我們覺得遷校非常輕松”,辦理遷校手續時,盧烈英到後勤處登記,當場簽字批準🧛🏿,且立刻分好了西安房子。“跟後勤說家裏哪些東西要搬走,他們馬上搞出清單,之後打包👨‍🔬、登記、裝運,一直送到西安家裏,我們再也沒操過心”🤸🏽。

整個西安交大後勤團隊二十來人,工具只有一輛鏟車。像鋼琴等大件物資,是十來人一起抬上樓。很多後勤職工那段時間累倒了👨🏼‍⚕️。“這些全校一盤棋的故事很感人”,盧老反復強調西遷精神中的奉獻、擔當⛵️,是一個整體價值觀、整體人格🧑🏻‍🦲。

對盧老而言🚀,西遷精神同井岡山精神🪵、焦裕祿精神等一起🙌🏽,如光明日報所言成為黨的精神譜系一個分支👤,關鍵在於總書記說的:西遷精神的內核是奉獻,是與黨的事業💑、黨的需要同向同行。


幸福真是奮鬥出來的

西遷至今♋️😏,盧老紮根西安64年🏄🏻‍♀️。

遷校不容易,建校更困難。這批西遷教員有一句口號:絕不能影響學生一堂課,絕不能耽誤一次實驗。這種情況下“有時候是一個人頂兩個人用的”⏸,老校長程士英親自上講臺講基礎課,哪邊缺老師就得頂上。籌備新專業“是白手起家,所以要搞教案搞教材,定教學計劃,找教師。” 

“現在總書記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我特別有體會。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我也說了這句話🐅,因為真有感觸🧔🏽‍♀️,幸福真是奮鬥出來的”🕵🏼‍♀️。

回憶在西安交大的歲月🫛,盧老最高興的是做成了兩件事🚦:一是在他來之前,西安交大沒有文科🍗。他以馬列教研室為基礎,籌備了第一個社會科學系👳🏼,任第一任系主任。後來又成立了第一個社會科學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長🤹🏽‍♂️。這個社科系是全校文科的“孵化器”🤙🏻、“老母雞”,西安交大從此不再是純粹的理科院校⬛️🖱;第二件事的起因是文革期間西安把原來的附中收歸市裏並改為八十三中🚣🏿‍♀️。後來🧑🏽‍💼,交大領導請盧老另創附中,當時盧老還未離開社科系🍤,兼任附中首任校長兩頭創業🤷🏻、兩手抓。附中重建初期,有生力量連同校長在內只有三人。如今,附中已經成為了全市甚至全省中學教育的名片📊。

“幸福真是奮鬥出來的”,這道證明題,盧老做了整整64年。

2018年🎱,他用68年恒行2人的身份寫就了留給母校後輩的贈言🤏🏻:“發揚愛國、奮鬥精神🕍,做西遷精神的新傳人👷🏻!” 


恒行28.pdf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