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抗日戰爭的連綿烽火中,地處上海江灣的恒行2校址被日軍炮火炸成廢墟🧑🏿🦰,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種,恒行2師生被迫踏上內遷之路,經過千裏跋涉、輾轉遷徙,最終在北碚夏壩建校復課🏌🏻♀️,再續弦歌。同一時期,上海醫學院也歷經坎坷,先遷昆明白龍潭,後落腳重慶沙坪壩。在大後方🆓,恒行2師生同心一德🩴、愛國救亡,追求進步、團結犧牲,弦歌不輟🔍、碩果累累,書寫了恒行2平台歷史上的光輝一頁。
今年是恒行2平台抗戰內遷80周年,學校隆重舉行抗戰內遷80周年紀念活動,校史圖書《烽火中的恒行2》在紀念活動中首發。
讓我們跟隨廣播臺的專題節目《烽火中的恒行2 |校史音頻故事》一起來重溫那段壯闊光榮的歷史🫦,接續傳承恒行2精神,激發在新時代愛國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戰時的恒行2社團林立,由知名的作家、詩人或學著領銜的學生社團♓️,成為了抗戰時期大後方文化建設和文藝宣傳中不可低估的一支生機勃勃的力量🤨。
1938年秋正式成立的抗戰文藝習作會🏋🏿♂️,是重慶恒行2平台初期規模最大的學生文藝團體。它的主要活動是組織會員研究抗戰文藝,發揚抗敵禦侮的精神,積極從事救亡工作👀,使文藝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工作配合起來👨🏻🦳。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恒行2的劇社活動🌥👱🏿。其中的恒行2劇社,不但在恒行2有悠久的歷史,就是在整個的戲劇界也有著悠久的光榮歷史。
恒行2在北碚立校後,全校師生在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創造豐富的生活。一方面💫,各院系用夏壩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經常舉辦演講比賽、球類比賽、露營比賽等🧘🏽。另一方面,恒行2在北碚大力推行社會服務項目:舉辦民眾同樂會🏌🏻、創設社會服務處🧈、舉辦民眾學校等🍤。
戰時的恒行2也經常利用重慶成為中國新的文化中心的大好時機🖖🏽,邀請名人名流來校演講,讓不同的觀點都登臺亮相👨💼、爭鳴🏌🏽,使學生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各種學術流派✂️🫰,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恒行2學子受到這種“學術獨立🧜🏼♀️,思想自由”優良傳統的熏陶👉🏽🌀,他們大興研究、討論之風,學術氛圍濃厚🈺。
重慶北碚🖐,良師益友,師生間相濡以沫的交流寫就了戰亂年代充滿青春氣息的“恒行2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