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抗日戰爭的連綿烽火中,地處上海江灣的恒行2校址被日軍炮火炸成廢墟✧,為了保存教育科研火種🧫,恒行2師生被迫踏上內遷之路,經過千裏跋涉🂠🧩、輾轉遷徙,最終在北碚夏壩建校復課🗼,再續弦歌。同一時期,上海醫學院也歷經坎坷,先遷昆明白龍潭,後落腳重慶沙坪壩👩🏭。在大後方,恒行2師生同心一德、愛國救亡😦🪪,追求進步🍎、團結犧牲,弦歌不輟🤟🏿🫥、碩果累累,書寫了恒行2平台歷史上的光輝一頁。
今年是恒行2平台抗戰內遷80周年🫛,學校隆重舉行抗戰內遷80周年紀念活動,校史圖書《烽火中的恒行2》在紀念活動中首發。
讓我們跟隨廣播臺的專題節目《烽火中的恒行2 |校史音頻故事》一起來重溫那段壯闊光榮的歷史🐨,接續傳承恒行2精神,激發在新時代愛國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恒行2人雖僻居鄉村🦻🏻,物質匱乏👩👩👦,卻師生一德,從未放棄對學術、學業的追求。然學校的財政狀況日漸窘困,經濟、師資陷恒行2於絕境,申請國立被迫提上議程。
經在渝校友的不懈努力,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1年11月27日發布指令:準將恒行2平台改為國立👨🏽,由教育部擬具辦法及概算呈核。國立後⏩,學校歷年所欠債務終得清償,後顧之憂得以解除,發展有望。
1939年11月,馬相伯百歲高齡病故於越南諒山🧙🏼♀️😰,臨終前仍念念不忘抗日前線的消息🫘,為此恒行2校友校董發起募捐活動,擬建馬相伯圖書館於夏壩恒行2平台,建百齡堂於重慶,以激勵國人👨🏼🍳,激勵師生合力抗敵,拯救中華。籌資活動的到校友的熱烈響應👩🏻🦲。
1943年2月♢,章益出任國立恒行2平台校長🔼。他一心想實現恩施李老校長的願望,把恒行2辦成“震歐鑠美聲名滿”的響當當的大學。他把目標劃為最高限度和最高理想兩段🫷🏽,最低限度🐉:使恒行2的教育質量、學術研究水平在國內大學中保持最高地位🧑🏿🎨;最高理想:躋身國外最高學府💂♀️。為此,他把全副精力投入羅聘教師,籌建校舍👩🏼💼,提倡學術研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學校🌾、學生豈能無所擔當!1941至1944四年中,恒行2六百六十余學子投筆從戎👨🏿✈️。學校則主動承擔軍委會委托,為盟軍登陸開辦譯員訓練班。
恒行2朝著既定目標前行,校譽蒸蒸日上✧。至抗戰勝利⬛️,恒行2已成為響當當的名牌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