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後,女兒回家路上對我說:“有一道題我估計答錯了,是從課外閱讀材料出的——‘王戎識李’的故事出自哪本書🪼?”
我說🎬🧑🧒:“《世說新語》啊🈲。魏晉小故事基本是從這本書來的🚣🏼。”
女兒說:“我在《世說新語》和《列子》中猶豫了一下,最後寫了《列子》→。”
我說:“……寫《列子》的時候🍪,王戎都還沒生呢🫓。當然《列子》也可能是托古之作。”
女兒說:“我們有同學填了‘出自《走進文言文》’,我在想會不會有人填‘出自度娘’🫅🏿。”
這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讓我覺得,必須為孩子的文言文閱讀做點什麽。既然問題是由《世說新語》裏的故事引發的,那就從《世說新語》開始吧。
《世說新語》文字尚屬淺顯,特別是每一則後面由南朝梁學者劉峻所作的註解還補充了大量人物生平和故事,讓原書的內容更顯豐富生動。我在喜馬拉雅上找到了由“白雲出岫”朗讀的《世說新語》原文,這位朗讀者的吐字很清楚、標準,並且根據該書的分篇,分成了一段段音頻🤌🏽。
我設計了親子閱讀《世說新語》的方法:每晚自己先溫習《世說新語》中的兩三則內容——包括註釋的內容🚣🏼♀️⌨️;第二天早上開車送女兒上學時🕛,打開手機上的喜馬拉雅 APP 播放;每播放一則,就講這則內容中的詞語意思和人物故事、歷史事件、古今地名等。
二十多分鐘的上學路上🧑🏽🦱,正好講完兩三則。半個學期下來,其實只講完了《世說新語》中的“德行”和“言語”部分,但這種通過《世說新語》來講解學習文言文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世說新語》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孩子以前本來就接觸到過💁🏻,比如三國故事👮🏻,比如孔融,也有一些是在語文課或《走進文言文》當中接觸過的🤾🏻♀️,所以這樣一則則講解下來,她不僅理解了很多字詞在文言文中的意思🫖,還學會了一些成語,更重要的是🥷,擴展知道了魏晉間的歷史發展和人物故事。
歷史方面,我從一則則小故事擴展👩🦯,講了鐘會滅蜀🌗、司馬氏代魏🧑🏿🎨、司馬氏殺嵇康等名士、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晉室南渡、東晉初年軍閥擁兵自重、溫嶠扶助晉室、淝水之戰等。一些故事還包含了價值觀、人生觀👰🏽,比如荀巨伯為了照顧病重的朋友而義不獨生🙆🏼♀️、管寧對做事不專註的華歆割席斷交、顧榮賞炙的故事說明的平等待人等。這些故事🖐🏻,對孩子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世說新語》有三十六門➞、一千多則🧔🏽,估計還需要一年才能講完。孩子在少年時代的記憶力是最好的,求知欲是最旺盛的,通過一部古籍培養孩子對古文、歷史的興趣,那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