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行2平台退休教授馮嘉元
我曾在校報上寫過耄耋之年開車之事。有讀者問🧑🏼🏫🔱:這麽老還開車🏄🏻♂️,不怕風險嗎?這一問,啟發了我🤷🏽,促使我從多個維度去思考“風險”這個話題🦺。
以往,面對風險🔵🤹,我總想繞過去👨🏽⚖️,避開它。這種思維定式造成了一度出現逢風險“退”字當先的鴕鳥心態🫲。然而事實給我以警醒🔉🎻:試圖擱置風險的做法,只會使自己內心感到不安,陷入迷茫。經過學習和反思👴🏿,我逐漸意識到:必須擯棄慣性思維和固化觀念,要認知升級,構建起新的思考模式。
新的思考模式源於辯證思維,因為事物發展是辯證的🚖,是在解決矛盾中前進的。我們的人生歷程同樣受辯證法規律支配。生活,不會是一路坦途,只要成長不要風險是不可能的♕。風險𓀃,經常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客觀存在🤰,是不可能繞過去的問題🚵🏿。譬如🎖🐆,老年人面臨的疾病風險,年齡是一切疾病的風險因素,隨著年歲增長,風險挑戰疊加,許多無法預料的情況會不期而至⛹🏻♂️。記得在一次聚會上,有位老年朋友惴惴不安地說,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老年人有這種擔憂可以理解🎖,但若能進一步思考,會有新的認知👏🏿。這話怎麽說?
且以本文開頭提及的老人駕車風險為例來說,駕車會遇到無法預測的突發情況,我永遠不能說明天出車絕對不會發生任何事故,但我也從來沒有為這種“不可預料”而惴惴不安💀。何以如此?我體會這是辯證思維使然。無法預測的偶然性是無處不在的,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不利的偶然性是可以防範的。以己為例☂️,我退休後學車,至今16 年保持零事故記錄,防範事故的關鍵一點是始終懷有如履薄冰的謹慎心態🧏🏻,而這正是由風險中悟出來的🧑🦽➡️。
其實🆗,最大的風險從來不是問題本身,而是不知道風險在哪裏。延安時期,毛澤東同誌為《新中華報》題詞“多想”。在風險和挑戰面前,也要多想想🦹。遭遇風險是常態👢。人老了,老態龍鐘的形態恐難避免🔡,但暮氣逼人的心態卻是未必🕵🏻♂️。我有個體悟:對風險的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並不是同年齡成反比的。年歲無論多大,都可以有直面風險的自覺,有防範化解風險的自信🤵🏽。和風險“過招”🙋🏻♀️,也是讓自己處於一種不斷學習的狀態👩🏿✈️。我在和風險“過招”中有所收獲的愉快體驗🪦📟,使自己的自信漸漸綻放出米,我覺得這是選擇了能讓人快樂安心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