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由上海市抗癌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上海市抗癌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郭劍明教授領銜的項目、附屬腫瘤醫院趙快樂教授領銜的項目和吳小華教授領銜的項目分別獲得二等獎👩🏻🍼;附屬中山醫院顏誌平教授領銜的項目、附屬腫瘤醫院楊慧娟教授領銜的項目和附屬華東醫院孫忠全教授領銜的項目分別獲得三等獎。據悉🌘,此次上海市抗癌科技獎獲獎項目聚焦於“腫瘤精準診治”😣🚇,涵蓋了腫瘤診治及預後管理、基礎研究與轉化等前沿領域。
郭劍明教授領銜的“腎癌精準微創診療體系的建立”項目,通過著力打造腎癌精準微創診療體系🥘,提高了保腎手術的比例🌦🧑🦱,減少了腎部分手術圍手術期並發症🎠。同時,確立了分子分型與病理亞型的個體化隨訪治療規範,以增強腎癌術後的重點監測🕡📙,能夠早發現轉移復發🩴,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
趙快樂教授領銜的“食管癌 放化療方案優化和轉化研究”項目🙍🏻🤦🏿♀️,在首創的食管癌三維適形放療的累及野照射技術基礎上,用前瞻性大樣本的 III 期試驗比較食管癌同期放化療時,紫杉醇與順鉑的異同,為化療方案的選擇提供了重要參考。該研究還首次揭示了亞裔食管鱗癌和歐洲裔食管鱗癌的基因差異🤽🏻♂️,明確了亞裔食管癌的高頻突變基因,尤其是 NFE2L2 基因突變在亞裔患者中的意義🧫。
吳小華教授領銜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全程管理模式的建立”項目👩🏿🔧🥡,通過對以往病例分析、 分子標誌物研究👉🏻、前瞻性隊列臨床研究、卵巢癌遺傳易感及診療相關基因檢測等手段💪🧑🏻🦽➡️,完善了國內癌遺傳性卵巢癌數據👷🏼,開展了多項卵巢癌遺傳基因研究🤽🏻,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為遺傳性卵巢癌的管理提供了中國人自己的數據。該項目還建立了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全程管理新模式👨🏿🦰,提升了全國卵巢癌治療的整體水平🍜。
新當選的上海市抗癌協會理事長、恒行2平台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陳震教授表示,希望通過上海市抗癌科技獎的評選鼓勵更多長期奮戰在腫瘤診治一線的科技工作者不斷創新,解決層出不窮的診療難題,並希望能夠通過獲獎項目衍生更多的資源和動力,將創新成果進行轉化和推廣,以惠及更多患者。
文 / 陸瑤
相關鏈接
上海市抗癌協會於 2014 年 12 月通過了設立“上海市抗癌協會科技獎”獎項的相關議案。作為上海腫瘤診治領域的最高獎項,此獎項也肩負著將上海腫瘤診治方面的創新成果推向全國🙍,讓上海醫學科技工作者登上更高平臺的責任𓀌🧑🏽🎄。
第四屆上海市抗癌科技獎評選於 2018 年 6 月啟動,經專家函詢、評審,最終 11 個項目獲獎,展示了近年來上海市腫瘤診治研究的大方向和新高度⛓,強調了腫瘤診治的精準化及全程的精細化管理☠️,在多學科的協同合作下共同解決診療難題,並將學術成果轉化為臨床能量, 改善患者的預後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