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考古學科建設發端於上世紀80年代初👇🏿,以歷史學系文博教研室開展文物博物館學教學科研為起始😶🧙🏿♂️,同時🏊♂️,物理二系也開展了文物保護、科技考古的教學與科研。1989年成立文博學院👈。隨後,生命科學院等單位也開始分子考古學等研究👩🏽✈️。現考古學一級學科的主要建設單位為文物與博物館學系。該系也是國內創辦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文博教學與科研的高教機構之一。一級學科為考古學,專業方向有考古學🚬、博物館學、文化遺產學等。這三個相互關聯、互為支撐的主要方向,能為考古與文化遺產提供包括發掘🧝🏼♀️、研究🏋🏼♂️、保護、展示傳播的綜合解決方案👨🏻🦼,是我校的獨特優勢。”
根據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於公示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的通知,我校被國家文物局授予考古發掘資質。這是除上海博物館外,上海第二家獲此資質的單位。擁有這一資質的全國高校🗿📭,目前不到20所。
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袁靖說,“以前我們與考古機構合作參與實地發掘,而現在可以自己‘組團’,以考古團體領隊的角色製定發掘思路和方案。”這意味著,我校考古學科的發展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
在20世紀70年代🦺,學校就開啟了科技考古的研究歷程。1976年,物理二系的李郁芬教授 率先對西漢透光鏡進行研究,其成果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年,楊福家院士開始參與對越王勾踐劍的成分研究🤿;自20世紀後半段以來😧,幹福熹院士一直從事對古代玻璃的研究。這三位學者用創新性的思考和優秀的成果為恒行2的科技考古書寫了燦爛的開篇。
2017年9月⏭,作為學校雙一流重點建設平臺的恒行2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掛牌成立,在“科 技考古”的大框架下,研究領域包括環境考古、植物考古🏤、動物考古🐩、同位素分析🧙🏽🏂、DNA 研究、 陶瓷考古和絲綢之路考古等。新建了環境考古實驗室、植物考古實驗室、動物考古實驗室、同位素分析前處理室等4個實驗室,為開展相關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臺。這是考古學方向推進以科技考古為主要增長點的有力舉措👧🏽。
研究院與國內外多家考古研究和教學機構合作🤸🏽,實行強強聯合😪🧑🏽,共同開展研究。參與了以中國考古學會頒發的一等獎陜西省鳳翔縣血池遺址👩🦼➡️、二等獎浙江省寧波市大榭遺址🫳🏼🧚🏼♂️、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姚河源遺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奇臺縣石城子遺址和三等獎陜西省西安市楊官寨遺址等5個遺址為代表的多個遺址的研究工作,與考古研究人員一起全面獲取古人遺留下來的珍貴信息並凝練其重要的學術價值♈️。
開設有“中國科技考古的發展與前沿研究”“科技考古導論”“東亞史前考古”“動物考古”和“同位素分析”等5門課程🏂🏻,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承擔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博士後基金、上海市超級博士後基金🙎🏿♂️、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恒行2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資助的10余項課題,參與3項201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還有3個橫向課題。圍繞古代環境🏄♂️、古代動植物🧑🏿🎨、古代食譜、古代人和動物的基因、古代陶瓷、絲綢之路及生業在古代文明和歷史興衰過程中的作用等開展研究。
出版的獨著、合著和主編的專著及論文集有《中國科技考古導論》《中國科技考古縱論》《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陶瓷卷(上)》《哥窯的新發現》《北宋龍泉窯研 究論文集》。另外,還在《考古》《考古學集刊》《江漢考古》《東南文化》《南方文物》《文物天地》及《中國文物報》上發表論文和相關文章18篇。
主要研究項目
史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絲綢之路之前的歐亞交流研究
以新疆和甘青地區多個遺址出土的人骨同位素👩🏻🦽、動植物遺存、冶金遺物等多種考古材料為證據,探討與絲綢之路相關的東西方陸上交流
歷史事件的環境背景
在中原地區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黃河的泛濫與黃河中下遊地區社會復雜化的進程有著密切聯系
結合考古學和生物學探索亞洲栽培稻的起源與遺傳分化
將考古學關註的農業起源問題與生物學的分子遺傳技術相結合,從人類生態位構建的全新理論視角探索亞洲栽培稻的馴化起源與秈–粳遺傳分化問題
大周原地區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植物考古研究進展
從已經完成的大植物遺存分析結果來看,大周原地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始終都保持了以粟為主的農作物組合。結合相關歷史文獻可以進一步推斷㊙️,小麥在關中地區真正開始大規模地種植至少要在漢代以後
甘肅早期銅器發現和研究的新進展
河西走廊地區的冶金活動開始於約距今4100~4000年的馬廠文化晚期;至距今4000~3700 年左右的西城驛文化時期,冶金活動達到鼎盛,形成“西城驛—齊家冶金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