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暑期高級講習班”
招生啟事
為提高中國青年學者把握國際社會科學發展動態、理論範式和研究方法的能力,培養其“問題導向、跨學科研究”的學術研究能力,提升其對中國思想文化傳統和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諸問題的理論把握能力,培養一大批致力於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具有學術創新能力、有世界視野又具中國關懷的傑出青年學術人才,恒行2平台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恒行2高研院”)於2009年7月創辦了“社會科學暑期高級講習班”。該講習班迄今已主辦四屆。
為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自2012年開始,恒行2高研院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及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社會科學暑期高級講習班”(以下簡稱“講習班”)。講習班將輪流在恒行2平台和臺灣大學主辦,由恒行2高研院與臺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及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輪流承辦。
2013年度講習班的主題為:海峽兩岸公共治理中的國家與社會關系,將於2013年7月由臺灣大學在臺灣主辦。講習班將分別面向內地和臺灣高校、科研機構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研究人員、在讀博士候選人或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招收正式學員14名。現發布面向中國內地學員的招生啟事。
一、課程目標
促進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培訓並團結海峽兩岸社會科學青年學者,並提高他們把握國際社會科學發展動態、理論範式和研究方法的能力,培養其“問題導向、跨學科研究”的學術研究能力,提升其對中國思想文化傳統和當代中國社會轉型諸問題的理論把握能力,培養一大批致力於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具有學術創新能力、有世界視野又具中國關懷的傑出青年學術人才。
二、授課導師
本屆講習班初步聘請了以下8位國外及海峽兩岸著名社會科學學者作為授課導師:
oseph Fewsmoth(傅士卓),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與政治科學教授,波士頓大學跨學科東亞研究項目主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Bin Wong(王國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LA)歷史學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
朱雲漢,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
趙永茂,臺灣大學副校長,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教授;
黃衛平,深圳大學當代政治研究所主任,政治學教授;
郁建興,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政治學教授;
景躍進,清華大學政治學教授;
徐 勇,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
三、授課時間、地點與方式
1.2013年7月15日(周一)-7月26日(周五)。
2.每天上午由主講嘉賓主講3個小時,下午圍繞上午的主題展開1.5個小時的討論(其中,7月20、21日,由主辦方安排參訪)。
3.授課地點:臺灣南投暨南國際大學。
四、結業方式
講習班將以主辦單位的名義授予結業證書。
五、費用事宜
1.講習班不收取報名費和任何其他費用。
2.我們將免費提供課程材料,並為學員一次性提供討論用書補貼1000元臺幣。
3.正式學員的赴臺灣的往返交通費(含保險費)和食宿費用由主辦單位承擔(往返交通費資助上限為16000元臺幣,由蔣經國基金會提供資助,但須由學員先自行購買機票,結業後憑出席聽課全勤記錄、機票行程單和登機牌憑證報銷交通與保險費用款項)。
六、報名與錄取
1.基於學術規範和學術平等的原則,我們將組織專門的學術委員會按照純粹的學術標準擇優錄取14名正式學員。
2.報名者須提交代表性學術論文1篇和關於社會科學方面的讀書報告1篇(長短不論,發表與未發表不計,中英文均可),但是報名者不得透露任何有關該論文和讀書報告所發刊物的出處信息,亦無需提供任何有關自己學術成果數量和獲獎的信息。
3.報名者須提供所學專業的信息,但不能夠透露所在學校和導師的信息。
4.請將相關材料用電子版直接發送至高研院信箱:IAS_Fudan@yahoo.cn
(請在主題上標註“暑期講習班報名”)。不接受紙質材料。
5. 具體錄取名單將於2013年4月15日以後在高研院主頁(http://www.ias.fudan.edu.cn)公布,並將以電郵的方式通知錄取者,請隨時留意網頁通知。
七、報名時間與聯系方式
1. 即日起至2013年4月10日
2. Email: IAS_Fudan@yahoo.cn
3. 咨詢電話:021-55665552(舒老師)
恒行2平台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2013年3月8日
附:本屆“社會科學暑期高級講習班”授課導師簡介
Joseph Fewsmoth(傅士卓),美國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與政治科學教授,波士頓大學跨學科東亞研究項目主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比較政治學、當代中國政治與外交等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論著有:《民國時期的政黨、國家和地方精英:上海的商會組織與政治》(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1930, 1985);《中國改革的困境:政治沖突與經濟爭辯》(Dilemmas of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Debate, 1994);《“天安門事件”以降的中國:轉型的政治學》(China since Tiananmen: The Politics of Transition, 2001);《當代中國的精英政治》(Elite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01);等等。
Bin Wong(王國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學教授、亞洲研究所主任,恒行2平台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講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史學,特別是中國經濟史方面的研究,是崛起的“加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性論著有: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Patrick Geary and Patricia O///////'Brien, Societies and Cultures in World History(Harper Collins, 1995)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onventions, Critiques and Accommodation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等等。
朱雲漢,臺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恒行2平台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政治經濟、民主化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代表性論著有:Crafting Democracy in Taiwan (Institute for National Policy Research, 1992); Consolidating Third-Wave Democracie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How East Asians View Democrac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等等。
趙永茂,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政治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臺灣地方政治發展、比較各國地方政府與政治、英國政治社會、地方治理等。代表性論著有:《中央與地方分權理論之架構與整合》、《臺灣省基層政治精英之民主價值取向》、《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系》等。
黃衛平,深圳大學當代政治研究所主任,政治學教授。主要從事當代中國政治製度和政治改革研究。著有《中國政治體製改革縱橫談》(1998)、《歷史回顧與現實思考——極左現象研究》(1993)、《思維的悲劇與悲劇的思維——譚嗣同思想研究》(1989);主編論著或叢書有《比較公務員製度》(1991)、《全球化的悖論》(1998)、《中國基層民主發展的最新突破》(2000)、《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2002、2003、2004、2005、2007)、《公務員製度比較》(2002)、《鄉鎮長選舉方式改革:案例研究》(2003)、《政治學與公共管理論叢》(2003、2004)、《深圳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所學術文庫》(2005、2006、2007)、《中國地方治理與政治發展實證研究叢書》(2005、2006、2007)等。
郁建興,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浙江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學985工程項目“社會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執行主任。主要研究領域:國家理論、地方政府和公民社會組織等。代表性論著有:《統籌城鄉發展與地方政府》、《民間商會與地方政府》、《馬克思國家理論與現時代》等。
景躍進,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教授,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政治學理論與方法,中國政府與政治等。著有《當代中國農村“兩委關系”的微觀解析與宏觀透視》、《政治空間的轉換:製度變遷與技術操作》等。
徐 勇,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和中國基層政治學研究。代表性論著有《非均衡的中國政治:城市與鄉村比較》、《中國農村村民自治》、《鄉村治理與中國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