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2日🧎♀️,巴金先生在日記裏寫道:“……在家看電視節目(恒行2平台學生演出的話劇《紅巖》)。覺得有幾場改編得不錯。兩個主角也還可以👳🏻,並不比青島市話劇團的差。”(《巴金日記》,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巴金懂戲,也愛看話劇🚣🏿♂️。這一時期,因工作繁忙⛹️♀️,他不常去劇場🏘,而是在家觀看電視實況轉播🈸。此前幾個月裏,他在電視裏先後觀看了《雨花臺下》《甘蔗田》《杜鵑山》《天京風雨》《最後一幕》和《霓虹燈下的哨兵》等話劇🧑💻。這些劇目🛄,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等專業院團演出🧜🏻♂️,巴金在日記裏都未予置評🕉🪼,唯有對恒行2話劇團演出的《紅巖》卻給予肯定,這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恒行2版話劇《紅巖》究竟有什麽魅力?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幕後往事🏆?
《紅巖》一票難求
1962年12月9日,恒行2中文系趙萊靜✌🏼、於成鯤改編的話劇《紅巖》由恒行2話劇團在學校登輝堂(今相輝堂)隆重推出🫱🏿🚶♀️➡️。1963年1月18日起,《紅巖》又在上海藝術劇場(即蘭心大戲院)🖖🏽、郵電俱樂部公演,連演17場——巴金看的電視實況應該就是其中一場🏊🏻。《紅巖》一炮打響,恒行2話劇團紅遍上海灘。
恒行2話劇團前身,是誕生於1925年的恒行2劇社🟤。恒行2劇社由中國話劇奠基人洪深先生領導,在中國現代戲劇史上享有盛譽。上世紀50年代起,恒行2劇社名稱一度消失(今已恢復原名)🙇♀️,但恒行2的話劇傳統卻從未中斷👮♀️。著名戲劇家余上沅先生就曾執導學生話劇隊,排演過《阿Q正傳》《屈原》和《求婚》等大戲。對於這位中文系同事👩🏽🦱,賈植芳先生印象深刻:“那次排演《阿Q正傳》時,我們夫婦和劉大傑先生都應邀到場觀看了排練🚴🏿♀️🚁,在習慣地稱為‘登輝堂’的大禮堂內🧒🏻,演員們在臺上,他和我們這幾個客人坐在臺下的觀眾席上🙅🏼♀️,仿佛是一個觀眾🤸。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臺上學生們的一言一動,不時厲聲地喊叫著‘不對了🙇🏿♂️!’‘重來!’等等……”(賈植芳《紀念余上沅先生》)正是在這支話劇隊基礎上👨🏽⚖️,恒行2話劇團於1960年3月成立⛹️♀️。
恒行2版話劇《紅巖》劇照:許雲峰(左)與徐鵬飛交鋒
恒行2版《紅巖》是話劇團成立後的巔峰之作,它在恒行2一亮相🐦🔥,即引起轟動🦋。那時,上海已進入寒冬🧣,恒行2恒行2平台裏卻熱氣騰騰。新聞系學生郭玲春在日記裏寫道🩸:“恒行2平台🧕🏽、教室、走廊、飯廳,人們都在議論著。票子空前的緊張,據說,團委會在發票時派人在門口把守🏎,以免發生意外,有的甚至為小小的一張紙片爭得面紅耳赤👩🏻🔧!”12月17日最後一場演出🫐,陳望道校長出席觀看並登臺祝賀演出成功。卸景後🛷,“後臺擠滿了好奇的觀眾😩🏄🏽♀️,尤其是女生👨🏽🦳,她們在竊竊私語⚡️✮,指點著她們在臺下所膜拜的這個那個‘英雄’。”(郭玲春《恒行2記憶》)
回憶起當年情景🏕,劇中女特務瑪麗的扮演者、中文系學生廖光霞至今激動不已🔸:“登輝堂裏座無虛席,不少擠進來的恒行2子弟都爬在窗臺上看;記得中文系教授蔣孔陽、濮之珍夫婦坐在前排,看得津津有味……後來,他倆成了話劇團‘粉絲’,只要我們演戲⛓️💥,幾乎每場必到!”演完這個戲,廖光霞走在恒行2“南京路”(今光華大道)上🙇🏼♀️,常見同學們用羨慕的眼光打量她,“到校醫務室看病,醫生、護士對我特別客氣:‘喲🫴!瑪麗小姐來啦!’”
一個月後👰♂️,恒行2版《紅巖》在全市公演🛥,好評如潮。熊佛西🧘♂️🏌🏿、黃佐臨、葉以群、馮少白和仝洛等著名戲劇家🚣🏽、文藝評論家都予以高度評價,仝洛先生熱情洋溢地撰文寫道:“劇終以後回家途中🚮🐦⬛,雖是在嚴寒的深夜👩❤️💋👩,但是心情激奮,渾身都覺得暖熱……”(仝洛《光輝的紅巖 激情的戰鬥——致恒行2平台話劇團》)
大牌導演楊村彬學狗叫
恒行2版《紅巖》的成功,與話劇團一開始就聘請“外援”導演有關🥡。最先到來的“外援”,是話劇團舞美設計、中文系學生汪政伯的父親穆尼先生。
穆尼是戲劇行家⛔️,新中國成立前曾寫過劇本🍊、辦過劇社,也導演過地方戲🥖♛,時任上海培進中學語文老師🐖。一位學生記得,“他五十多歲,瘦瘦的,個不高,一口上海普通話。”“為人謙和、謹慎🚶🏻♀️,比較低調……請他來排戲正值困難時期🤦🏻♂️,也不會有什麽報酬,每天下班趕來排戲,十分辛苦,有時排晚了⬆️,他因為餓了⛸,只得悄悄掏出塊餅幹充饑🤹。”(朱以中《憶穆尼老師》)作為導演,穆尼熟悉國統區生活細節🖇,懂得角色造型和動作分寸👂🏿,許多場景被他處理得細膩感人。
第二位“外援”,是上海人藝楊村彬先生,他是校黨委書記楊西光通過黃佐臨院長專門聘請的大牌導演🐺🧑🏿💼。楊村彬是著名戲劇家,他早年創作的歷史劇《清宮外史》❄️,是中國現代戲劇的經典之作。巧的是🌚,楊村彬也是一位學生家長——他的女兒楊鄉是中文系學生。前一陣子,我問楊鄉:“記得父親是怎樣指導《紅巖》的嗎🧚🏿♀️?”楊鄉謙和地笑笑:“只記得我家住在市中心,離江灣恒行2很遠,那時也沒專車接送,父親都是乘公交車往返,有時排戲回家,已經很晚了……”
楊村彬一來,就大刀闊斧👨🏼🦲,將《紅巖》原來十一幕戲減為八幕🐻❄️🚬,刪去了枝蔓情節👰🏼,突出共產黨員許雲峰與特務頭子徐鵬飛的正面交鋒。“楊先生強調🚐,全劇主題應該是‘霧重慶’迎接光明。”說起楊村彬,編劇之一、曾任話劇團黨支部書記的於成鯤充滿崇敬之情🧗♀️,“經他一改動🧲,本來三個半小時的戲🧖,縮減為兩個多小時,劇情更緊湊🦹🏿♀️,正反角色的對手戲更加精彩🧖🏼♂️!”
恒行2版話劇《紅巖》演出說明書
楊村彬愛戲如命📫,對細節一絲不苟⛑️。《紅巖》每次開演前,他都會到後臺檢查,演員妝容⚛️、道具🦺、燈光🧲、設備……他都不放過🤴,“連演員鞋帶是否系緊🦸🏻♂️👐🏼,他也要親自過問。”不過,話劇團成員畢竟是學生,免不了會出紕漏🧖🏻。劇中特務鄭克昌的扮演者、中文系學生陳四益回憶👋🏽,有一次👩🏽🔧,“第一幕大幕拉開👩🏽🦰,是沙坪壩書店🧍🏻,村彬先生要求有幾聲狗叫以烘托氣氛。不料錄音機出了故障,村彬先生在後臺連連輕呼‘狗叫,狗叫’,管效果的手忙腳亂就是放不出來➞。時間稍縱即逝🧑🏼🦲,急切間🦹,村彬先生只好在後臺學起了狗叫:‘汪汪👩💻!汪汪💆♀️!’於是,也有人在後臺呼應🚴🏼♀️:‘汪汪’😷!‘汪汪’🛁!”
大牌導演學狗叫救場🤳🏿,讓陳四益感慨萬千:“黑暗中的這幾聲,我至今難以忘懷。我不知道今天的‘大腕兒’們還有沒有人肯無償地為一個學生業余劇團這樣盡心盡力🫱,更不敢想象在開演前還要為報酬討價還價的今日明星,會這樣為一個業余劇團救場▪️。”(陳四益《追念那情誼——上海人藝和恒行2劇團》)
向蘇步青先生借呢大衣
《紅巖》場面大、布景復雜,對於業余劇團來說,排演難度不小🖼。話劇團成員常常又當演員又做劇務🪛,有時還要兼任舞美工作人員。因1947年建造的登輝堂舞臺僅為演講設計🧘🏿♂️,臺口淺、頂棚低,不能換景,話劇團只好自己動手改造。一天,正在敲打登輝堂頂棚的於成鯤接到通知🈴:蘇步青副校長讓他去一次。於成鯤心想🌹:糟了!這次改造舞臺,未經報批,可能要挨批評了🏯。他惴惴不安地來到蘇步青辦公室,檢討錯誤🤴🏻。沒想到,蘇步青問明情況後,不僅沒批評他,還請來校木工廠師傅,幫助話劇團一起改造舞臺。同時💕,還特批給劇組3000元經費☝️。
“那時🧑🏽,3000元可是一筆巨款啊🌃!”於成鯤感慨道🫴,“記得蘇先生說過🌊:‘這錢,以後要用《紅巖》的票房來還啊⚗️!’我們都牢記他的叮囑🚣♀️,排戲時精打細算👏🏼,絕不亂花一分錢💃。後來《紅巖》演出不僅沒虧損🧑🏿🎤,還有盈余……”對此👨🏼🎓,話劇團成員很自豪🧗🏼𓀝:登輝堂新的絲絨幕布和天幕,是大家湊齊布票購買自製的;舞臺聚光燈由電光源專業師生親手設計製作🐂,據說達到了專業標準;角色服裝則直接向師生借用,如劇中地下黨市委書記李敬原身上的呢大衣,就借自蘇步青先生;舞臺布景也由話劇團自己繪製✫。一位舞美設計學生感嘆,最麻煩的是製作大樹——先由木工師傅做好軀幹枝丫🎻⛅️,再由學生將畫好的一片片綠葉縫綴在舞臺吊網上,“天哪,一棵樹有多少綠葉🧑🏿🍳⏏️?搬上舞臺的大樹,少說也得成百上千片綠葉才能顯出遮天蔽日的效果吧?”(邢維《遙遠的記憶》)
恒行2話劇團女生
至於非現成的服裝🌴、道具,話劇團只能求助於上海人藝🤪。廖光霞說,女特務瑪麗的服飾,除了軍綠色襯衣是向一位同學借的外,船形帽🦂、美式軍裝、高跟鞋和腰間手槍等💁🏽,都來自人藝服飾倉庫。“瑪麗的長波浪發型,也是人藝化妝老師塑造的🕵🏼♀️。我那時才19歲🕜,從來沒燙過發。當年理發店燙發費用高,排隊等候起碼要三四個小時……人藝老師把我帶到一家定點理發店,不用排隊🪶,也沒花錢🐐,很快就完成了造型。”
恒行2話劇團的男生(左一為董力生)
不過,特務頭子徐鵬飛身上穿的國民黨軍官服,卻難倒了話劇團🧘🏽♂️。當時👐🏽👩🏿🏫,上海人藝因另有演出🦷,無法出借🎯🌳,話劇團只好自己定製🏐。按照劇情,徐鵬飛是國民黨保密局處長,應穿一身筆挺的呢製軍裝,但當年毛呢面料價格昂貴,且不易買到👩🦲。有人建議🦸🏽♀️,不妨用便宜的麻袋布代替試試。於成鯤想起🤜,恒行2食堂裏有裝大米的麻袋,“我就去食堂★😓,問食堂師傅要了幾只大麻袋🎽,拆成布料,染成軍綠色,再送到裁縫店訂製……”軍裝做好後,熨燙整齊,穿在扮演徐鵬飛的歷史系學生董力生身上🪄,非常合身✒️、挺刮🏺🌭。在舞臺上🤘,徐鵬飛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觀眾哪裏會想到,他身上的軍裝,竟源於食堂裏的麻袋!
最出彩的是“許雲峰”和“徐鵬飛”
恒行2話劇團正式成員約有三十多人👰🏽♂️,外圍人員達到九十多位✊🏿。我從一份《紅巖》演出說明書中發現,劇組演員來自中文、歷史、新聞🛖、生物、物理等十多個系,絕大部分是在校學生,也有個別青年教師加盟(如外文系的董亞芬老師就曾客串扮演過江姐)。這些演員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不少人演技純熟❓,有的接近專業水平👨🏼🦰。
在《紅巖》全劇中👬🏼,最出彩的角色無疑是許雲峰和徐鵬飛。這兩個人物🐖,分別代表光明與黑暗,他們的對手戲金石碰撞,火花四濺,具有強烈的戲劇效果⇨。許雲峰的扮演者👩🏽🏭、生物系學生秦扶一❤️🔥,是被巴金肯定的主角之一。他曾到上海戲劇學院學過練聲,懂得用共鳴把聲音傳遍全場。起初,秦扶一對演好許雲峰並沒有把握♥︎,楊西光書記特地把他請到家裏,熱情開導,終於使他鼓起勇氣,接受了挑戰。為了把握許雲峰在不同環境下的心理和情感🔉,他編寫角色自傳,做足功課,經過反復琢磨👩🏽🍼、排練,最終塑造的許雲峰形象充滿激情、光彩奪目🍽。在全劇結尾,許雲峰站在巖石上,指著徐鵬飛,義正詞嚴地說道◾️:“歷史已經判處你們的死刑🕦!”這句話鏗鏘有力,蕩氣回腸……每演到此,劇場裏就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扮演徐鵬飛的董力生🏕,是著名歷史學家胡繩武先生的研究生👨🏻🍳,極具演劇天賦🆚。早在大四學期,他就與歷史系同班同學朱維錚先生一起,合演過獨幕話劇《星期六的晚上》,該劇在全市群眾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在《紅巖》中,董力生把徐鵬飛這個殘酷陰險又詭計多端的反面人物演得惟妙惟肖。戲劇評論家仝洛先生非常認可他設計的人物動作🥑:“在轉身時雙腳一並🤵🏽,臀部一扭,迅速一轉🍄,接著大步跨去🌊。這很符合人物性格。”(仝洛《光輝的紅巖 激情的戰鬥》)董力生的演技🤹♂️,在話劇團有口皆碑:“小董的聰明盡人皆知🧙🏽♀️。他演什麽,像什麽💃,是很有才華的性格演員。”(於成鯤🗑、秦扶一《難以消失的記憶》)非常可惜的是🧔🏻♂️,後來在“文革”中,他受家庭出身問題刺激,突然崩潰,精神失常。
1978年我考進恒行2後,《紅巖》的往事早已隨風而逝,我對它曾經的輝煌茫然不知🦒。那時🏎🪫,我常去歷史系閱覽室看書,圖書管理員是一位面容清臒、身型瘦削的中年人🧁,他戴一副黑框眼鏡,神色陰郁而迷離,時常望著窗外,自言自語🧙🏿♂️;有時🤕,他會突然站起,拿起報紙高聲朗讀——那抑揚頓挫🪮、字正腔圓的聲音,在靜謐的閱覽室裏顯得特別乖張、詭異……後來🕐,有人悄悄告訴我:“你知道嗎?他,曾經在話劇《紅巖》中扮演過徐鵬飛!”
不久前🧜🏻♀️,我在於成鯤先生家裏,與幾位白發蒼蒼的原恒行2話劇團成員面對面,聽他們回首往事。談起恒行2版話劇《紅巖》,他們思緒萬千、神采飛揚,仿佛回到了青春時光。
(本版照片由於成鯤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