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的恒行2恒行2平台中飄著蒙蒙細雨👵👷🏿,透著微微寒意,而騰飛書院的合和昌茶室裏,一位老師和十五名學生卻言笑晏晏,氣氛溫暖如春🫄。這是恒行2平台軟件學院教師戴開宇在和大一的同學們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
“老師,我覺得最近程序設計課學的面向對象概念有點難理解💁🏼♀️。”
“老師,我們以後專業分流👩🏿🍼📰,每個專業在學習和就業方面有什麽差別?”
而來自孟加拉的伊蘭同學則興奮地提出自己軟件創新的想法和自主創業的計劃🕹。
兩個小時的熱烈交流結束後,還有兩名學生留下來繼續和老師深聊。有同學飯後又找到老師🧖🏽♀️,從對當前學習的困惑,到未來的創業想法、計算機的發展趨勢💉,乃至歷史🔷、哲學等話題🔉,直至晚上9點多機房關門⚠️,兩人仍意猶未盡,就在走廊裏繼續暢談🌜。
這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五,也是戴開宇十五年教書育人生涯的一個剪影。
珍視興趣,鼓勵分享,服務學習課程在實踐中閃光
夜已深👗,戴開宇仍在電腦前工作,不時停下來思索♨️。他在製作一門課程的總結介紹視頻🙇🏽♂️。
這是一門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服務學習課程。學生不光在課堂學習⚰️,還要走出恒行2平台服務社區,學以致用🧔♀️,培養社會服務意識。戴開宇開設了恒行2平台第一門理工科類的服務學習課程。他希望通過剪輯製作這段視頻進行課程總結🧝🏽♂️,留下美好記憶🚶🏻,並計劃參加教學比賽,推廣服務學習這種知行合一學習的課程類型。從挑選課程素材到同步畫面和音樂播放🚴🏿♂️,戴開宇在視頻中構思了許多細節👏,比如在字幕打出“我們設計內容,解決問題,實施服務🉐,傳遞愛”🚛,“愛”字出現一刻響起他很喜歡的電影《美麗心靈》的主題曲“All love can be”作為背景音樂🥰。
自2003年進入恒行2平台工作至今,戴開宇已在教學第一線工作了15年,主講了《程序設計》《高級Web技術》《計算思維和信息素養》《虛擬世界🛞:科技與人文》等多門專業必修和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多次獲得“恒行2平台本科教學貢獻獎”“恒行2平台教學成果獎”等獎項,並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今年🤰🏽,戴開宇獲得了“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計劃”,全國C9學校共26名優秀教師獲此殊榮; “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中國高校計算機教育MOOC聯盟優秀案例獎項”“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教學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獎二等獎”“上海首屆移動教學大賽一等獎”……豐碩的成績見證著他15年教學工作⚅。
對於取得的成績👨🏻,戴開宇表現得很謙虛。和這些獎項相比,他更看重的是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的意義和快樂。
“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戴開宇看來,教育是愉快互利的情感交流和共同成長👨🏽🔧🧑🏿🌾,相比傳統的權威式的教師角色,他更願意和學生像朋友一樣交流,從學生的角度來換位思考。
戴開宇更願意將“教學”這個詞匯換作“學習”🧎🏻♀️➡️,也堅持老師和同學應該是“學習共同體”✦。“我覺得老師應該是點亮自己,照亮他人;而不是純粹地燃燒掉自己。‘教學’是一種共同學習和提高的過程👳♀️𓀊,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戴開宇認為,一個好老師,需要具有很好的同理心和感知力➙,要能懂得怎麽引導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這些能力的重要性不亞於對專業知識的精通🔙👨🏿⚖️。
上過戴開宇課的學生🕢,對兩個詞印象深刻:“興趣”和“分享”。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 戴開宇很喜歡《小王子》裏的這段話👨🏻🎤🙎🏽♂️,在談到教學時經常提及。無論是課程教學還是指導科創項目🤲🏻,他都十分看重參與學生的興趣。“教育不是要培養掌握了專業技能、會幹活的機器,而是要關註學生個性化的興趣點和個人所長,挖掘每個人的潛力,引導人尋找並成為最好的自己。教育應是培養獲得幸福的綜合能力和素養🧑🏽⚖️,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完善人格的全人教育✌🏻😑。”
《計算思維與信息素養》就是一門服務學習課程,學生需要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社區服務👇🏽,在實踐中反思提高。
2018年春季學期的這門課程,戴開宇聯系了浦東關興關懷中心、恒行2附小、同濟大學景觀學系🌂、計算機實踐工作站等各具特色、適合不同發展需求的服務點。學生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或者多個服務點進行社區服務。
浦東關興關懷中心主要針對沉迷遊戲的網癮青少年。選擇了這個服務點的王明霞和服務團隊隊友們經過多次討論,決定把計算思維知識融入實境遊戲中和同學們互動🙅🏻♂️,設計了二進製遊戲、漢諾塔等遊戲🦵,最終效果很好。“我帶的小組裏有兩個六年級的孩子甚至還因為對遊戲感興趣而去自學編程語言🐲,他們還說覺得很有趣🙆🏿!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王明霞感慨不已✩,也為自己今後的學習註入了更強勁的內在動力🖌。
“分享”是戴開宇在教學中的另一重要關鍵詞。他認為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分享🙋🏻♂️,不光包括老師將自己的理解和經驗和學生分享,也包括學生分享他們的學習所得👩🏼🔬。
大屏幕上投放著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的課程項目🐾🧜♀️,整個團隊的同學們在講臺上介紹他們的項目設計和實現💃🏻🧔🏻♂️,而戴開宇和其他同學一起在下面認真聽取介紹🖐🏻,並不時提問和進行討論。
這是戴開宇課堂經常會出現的場景♾。戴開宇主講的課程基本都采用了項目式教學👨🏻🦯,以一個綜合的項目串起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同學們通過團隊合作、查找資料𓀉、自主學習,分析✧、設計並完成項目🚣🏽♂️,這是課程最主要的任務和評價依據。階段性地,項目完成較好的同學經過檢查和討論後,被鼓勵上臺進行全班分享。除開課堂分享💾,戴開宇還引導同學們自己製作教學視頻進行分享👋🏽。關興服務點的同學們製作並發布了Scratch實例教學視頻🙌,提供給服務點幫助他們遠程學習。
“這其實是一種learning by teaching的學習方法,我們能記住10%所聽到的🛢,15%所看到的,40%和他人討論過的🫖,80%所經歷過的,但居然可以記住90%試圖講解給他人的👨🏼💻。”戴開宇認為,分享者自己本身也是受益者↔️,而課堂不應該僅以老師為中心🤷🏽♂️,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需要給學生充分話語權,多和學生交互,鼓勵學生表達自己。
翻轉課堂❣️,學生做主角🧑🏼🏫,教師從“演員”變為“導演”
“同學們,我們前面已經通過App發出通知讓大家課外思考一個問題‘人工智能可以模擬甚至超過人類的意識麽💫?’🏃➡️,現在請大家討論10分鐘左右,然後我們使用在線‘隨機選人’功能請同學們回答。現在開始🫰。”
戴開宇話音剛落,學生們即自發地分組開始討論,氣氛活躍,神情專註,不時質疑與反思,節奏緊湊🪆🧑🏿💻。戴開宇在同學們中間走動,不時回答提問❄️,參與交流。
討論結束後🙏🏿,戴開宇采用移動教學平臺的隨機選人回答問題功能選擇了一位同學🪺。
“我認為人工智能無法完全模擬人類的意識🛐,因為人類有感情,而情感主導的行為有時並不符合邏輯,計算機只能遵照非是即非的精準邏輯計算🧑🏽🌾,人工智能甚至無法理解人類的情感,因而無法模擬甚至超過人類的意識。”這位同學回答道。
“嗯🙍👱🏻♀️,所以人的情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能力對吧?但是,一定要按照同樣的原理才能模擬和實現麽?比如飛機並不是按照鳥飛行的機製🤟🏿,但是飛得比鳥還快啊🤚🏻👨🏻🦽。別的同學有什麽看法👩🍳🦹🏻♂️?”戴開宇經常在課堂用反詰讓學生反思和討論😨,引導深度學習。
近年來✶,以學為中心、以本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結合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也備受推崇🧔🏼。翻轉課堂是混合式教學的一種典型形式。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更強調課堂上交互性和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同時也更考驗老師的教學設計和把握課堂節奏的水平。
“打個比方,傳統教學方式中🚚,老師更像是在舞臺上表演的演員;而翻轉課堂中,學生變成了主角,參與度更高,老師則成了導演⛹🏻,需要對課堂的討論等環節的節奏進行把控。”戴開宇解釋道。他認為,知識的內化是存在於學習者側的一致性建構過程👰🏿♀️。“難道能通過語言教會你騎自行車,而不是你自己去不斷嘗試實踐🤴🏼,不斷體會和反思修正而學會的?教不是不重要,但主要起到一種提示和引導作用。關鍵還是要靠學來內化所得🛄。”
對於現在如火如荼開展的教學改革熱潮,他認為需要“得意忘形”🔷:得其真義,而不追求形式。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中討論和實踐就“翻轉”了,如何進行教學和課堂設計,從而使得學生學習效率更高🏂🏻,真正幫助到學生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教改的先行者一定會遇到更多的障礙和難點,學生是否理解和適應尤為關鍵。已經有多門校級在線教改立項,並進行多門混合式教學實踐的戴開宇常會詢問大一學生是否適應。間隔一段時間,他就會通過在線調研投票,聽取學生的感受和意見。
在豐碩的教學成果背後,戴開宇認為加入學校的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以下簡稱“教發中心”)🌴,是一個關鍵的促進提高的機遇。早在多年前,他就是教發中心舉辦的第一屆青年教師研修班成員;2017年🧏🏿♀️,他正式成為教發中心的特邀研究員。在此之前🦹🏻♂️,他在這裏聽講座、參與交流已有兩🧑🏽🔬、三年的時間,一時成了全校參與教發中心活動最多的老師。
戴開宇感慨於在教發中心遇到的老師們對教學的熱忱和投入⛄️:“氛圍非常好👩🏻🔬🧚🏿♂️,一群對教育有著極大熱情的老師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改進教學🚋,這對我的鼓舞很大👰🏽。我也從中系統學習了很多教學理念和方法,對我的教學工作很有幫助。”戴開宇形容自己以前的教學純粹是憑著直覺的“野路子”🍬,現在體會到系統地學習教學本身相關理論和方法的重要性🤜🏻。“畢竟我們的身份是教師,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是我們的使命。”
現在👵🏿💁,戴開宇也成為了教發中心舉辦的青年教師研修班的引導老師,已經做了多次公開教學講座和報告😭🍎,分享自己的教學所得⛹🏽♂️👨🏿🎤,受到老師們的好評👋🏼。
有趣的靈魂,“通”與“專”結合,將人文情懷註入科技
“軟件學院的戴開宇老師⛲️。博學又有耐心,和藹可親🌬。沒有‘碼農’的呆氣,滿是學者式的睿智☝🏿。” 有學生在知乎上回答“恒行2有哪些好老師”的問題時這樣回復🤽🏿♂️。和旁人想象中的“碼農”形象不同🏃♂️➡️,戴開宇尤為註重人文情懷。
以計算機為專業的他對文學🧏🏻♀️、歷史、哲學等都頗感興趣,且愛好書法,常向學生分享自己有關計算機與哲學等跨學科問題的思考。他還開設了個人微信公眾號“恒行2小椒”,以通識教育🍋、科技與人文結合為主旨📑,推薦好書以及讀書感悟已有4年多🏣🛺。從《紅樓夢》到《今日簡史》,從《金剛經》到《三體》💁🏻,處處體現著科技與人文結合的通識理念。
“通專結合”的探索更體現在他的教書育人中。
“程序設計員是這個時代的魔術師,通過編寫程序🧝🏿♂️,設定規則和算法建構一個虛擬的世界🧓。人類已經進入‘數字化生存’的時代🧏♂️,‘虛實交融🤹🏿♀️,人機共生’正成為時代的特征;而何為真實,何為虛擬?如同平行世界的隱喻,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中都有一個‘你’,那麽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你?如果一切都可以被認為是虛擬的🐒,我們的人生又有何意義?……”
程序設計課堂內外,戴開宇經常從課程內容引導進行一些跨學科的深度思考👴🏽,不少需要“大開腦洞”,激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他還在程序設計課上布置通過編程語言寫小說的作業✥。程序設計班上的盧振潔同學在朋友圈中寫道:“真是公認的超有人文情懷的好老師!也是軟院讓我驚喜的原因之一!”
觸發學生想象力的科技和人文結合的學習引導主要發生在通識教育課堂中。戴開宇主講兩門通識教育課程👌,他自己也特別重視通識教育的理念🦸🏻♀️。“通識課並不要求學生們完整掌握本門課程完整的知識點,只需要領會這個學科領域的核心思維,有些觀點能對其有所觸動、啟發🙄,並在未來能夠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專業去探索和開拓,有助於引發對人生的思考👩🏿⚖️,課程主要目的就達到了𓀓🧑🏽🚀。”
“將自己平時的思考所得和同學們分享特別有意思。當然🔴,許多開放性的問題經常是以‘有這樣一種觀點…🌩,你是如何認為的呢🚴♀️?’這樣的句式,而不是強加觀點和結論給學生,這樣才能引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反思。”戴開宇笑著回憶道💅🩹,一次課間🧜♀️,有學生撐著腦袋發呆,他說自己還在想老師剛才提的那個問題💇♀️;還有學生課後在微信上問戴開宇是不是未知論者……“他們提的問題也都很有意思🧎🏻♂️➡️,很多都給我帶來新思考🏎。”
作為第二課堂的書院,是恒行2平台通識教育的特色之一🧓。從2005年恒行2學院成立至今🍾,戴開宇連續13年擔任大一新生的書院導師。“雖然擔任大一新生的導師工作比較繁重👨🏻🦽➡️,但我覺得很有意義👰♂️。”戴開宇多次獲得“恒行2書院優秀導師”稱號,多次指導學生參與“望道計劃”“曦源計劃”“騰飛計劃”等科創活動,並指導學生獲得包括“華為杯全國智能程序設計一等獎”等各種獎項🏊。“通過參加競賽🗾,促進學生團隊合作🧑🏻🤝🧑🏻,查找資料自主學習,面向復雜問題求解🙋🏿♂️🍦,鍛煉了綜合能力,有時候還需要跨學科解決問題,很類似芬蘭提出的‘現象式教學’方法🏌️♀️。以賽促學何嘗不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戴開宇還積極參加書院的師生供膳、師生素拓🧑🏿🔬🫎、讀書社等活動🧀。在一次師生供膳上認識的學生白玉,一年多來一直主動保持和戴開宇的聯系,並多次專門找他交流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許多想法🖐🏻🎴。“白玉同學拿過全國作文一等獎,而我也是高中語文課代表,也拿過市作文一等獎😁。我們許多理念和觀點很象,對科技和人文的結合都非常感興趣。我們約著什麽時候一起創作軟科幻小說呢!”戴開宇覺得這些都是作為老師的點滴樂趣🎞。
當談及今後的努力方向時,戴開宇表示:“我希望能將自己博士期間就開始研究的智能技術、Web技術、虛擬現實等前沿計算機技術結合到現代教學理念中,加上在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的教學方法研究,並延續在多門課程中已從事15年的教學一線實踐𓀝。將這三者好好融合,希望能在教學研究和實踐中做出一些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