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我國的地鐵建設走過了發達國家一百年走過的路。再過幾年,我國地鐵的總裏程將達到世界其他國家的地鐵總裏程之和。地鐵建設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在規模大𓀈、節奏快、風險高的地鐵施工中保證安全生產?這是2018年“恒行2管理學傑出貢獻獎”得主、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花了二十年、至今仍在回答的問題👱🏼♀️。
針對地鐵工程建設安全風險“識、警🪷、控”難題,丁烈雲帶領研究團隊揭示了地鐵工程建設系統安全風險的“能量-耦合”規律👳🏿,提出了能量“動態隔離”控製方法,實現了地鐵工程建設安全管理的物理、事理和人理一體化🥣。這項“地鐵施工安全風險控製成套技術及應用”的研究成果於201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務實求真🧦,“頂天立地”的科學家
八月👯♂️,武漢的日頭還很烈。丁烈雲扣上一頂白色的安全帽,一頭紮進一處施工中的地鐵建設現場。地下空間光線昏暗,塵土飛揚,轟隆隆的機器按部就班地運轉著。丁烈雲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詢問✋🏼,鼻梁上架著的厚眼鏡和嘴裏不斷吐出的專業名詞令人驚嘆,他竟是這工地上的“外來客”😛✫。
2011年,武漢地鐵2號線過江隧道的建設進入關鍵時期。采用凍結法施工,這個江底聯絡通道的建設將面臨很大的安全風險,國內外也找不到先例,一不留神🆎🤱🏿,如果凍結施工失效,江水泥沙就會湧入隧道,後果不堪設想。丁烈雲提出,要用物聯網技術對施工的安全風險進行管控🤴🏼。“元旦那天,正好是凍結施工的第一天,施工現場趕工期,沒有節假日,不挑日子。”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周誠記憶猶新,那天丁烈雲帶著相關的研發人員,一起進入地下45米的凍結現場,在第一線指導風險管控系統的安裝調試👩🏻🎨。
“一直以來,現場都是丁老師做研究的起點,同時也是終點👦🏻。我們所有的新理念、新技術,最終都會回到現場👨🏼💼,接受實踐的檢驗。”周誠2004年就加入了丁烈雲的研究團隊,當時他還是工程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從工程中來👷🏼♀️,到工程中去”是丁烈雲一以貫之的治學方法🥅。工程管理不能脫離工程實踐✊,特別不能脫離國家的重大工程實踐。要想理論聯系實際,就得了解工程,參與工程🏋🏽,在為工程服務的過程中找到學術問題,經過提煉、研究和攻克🙋🏿♀️,研發出新的技術反哺工程建設。既解決了科學問題,也解決了實際工程問題,丁烈雲認為,這樣的研究“頂天立地”。
細分下來💐,丁烈雲的研究團隊有三個分支:一支是高校中的研究人員👨🏼👼🏻,負責解決工程實際中提煉出的科學問題,找到其中的風險演化規律🤓,不斷形成新的管理技術與方法🛃;一支是軟件開發團隊🤰,將總結的管理經驗、流程和過程標準化🦢,開發出可操作的管理系統🏋🏼🙇🏼♂️,直接應用於工程實踐;一支是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工程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工程現場的巡視、信息的收集👩🏽🦱,形成風險管理的決策,提出針對風險管控的具體建議;源自工程、服務工程又引領工程,三支隊伍彼此協作,互相補充,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和循環🤜。
“我國是一個建造大國。工程建造是在工地上進行的,而不是在密閉的工廠裏。建造的空間不斷變化,周圍的環境紛繁復雜,工地上60%都是安全知識匱乏的農民工👨🏿🦳,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去年🚏,我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的傷亡僅次於因交通事故而產生的傷亡人數。在丁烈雲看來,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針對國家的重大需求🆒🏋🏽♀️,解決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要寫好兩篇論文,一篇發表在高水平的學術期刊上🤶🏽,還有一篇要發表在祖國大地上👩🔧,於我而言🛌,後者更為重要。”
學科融合,高瞻遠矚的掌舵人
行外人剛走進丁烈雲及其團隊的實驗室時,大概會懷疑自己找錯了地方。與人們傳統印象中堆滿了各色建築材料的土木工程實驗室不同,這裏整整齊齊擺著的♛,是大大小小幾十臺計算機,正對面的墻上還掛了一塊巨大的LED顯示屏,分門別類地顯示著施工現場的實時監測數據。這裏就是丁烈雲的研究團隊研發的“地鐵施工安全預警監控平臺”🏍,投入使用已有十余年。
丁烈雲的“能量-耦合”理論認為,地鐵的安全事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電焊作業與油漆作業同時進行,油漆的化學能遇到電焊的熱能後容易引發火災;施工現場的噪聲汙染和光汙染,容易擾亂施工人員的正常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更為復雜的是地鐵隧道盾構施工越江跨河,穿越城市生命線設施和鄰近建構築物,多種危險能量在施工現場相互交織,大大增加了安全風險管控的難度。
已經發現了能量耦合的規律,把不同能量彼此動態隔離,就能有效將施工的安全風險降低在可控的範圍內🙎🏿♀️☝️。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N維可視化數據模型,風險識別、風險預警和風險控製,融合信息技術的元素⚗️,丁烈雲的研究團隊研發的這套“識㊗️🤲、警、控”的技術體系可不簡單。借助工程物聯網和智能攝像頭,輔以標準化的人工巡視➔,施工現場角角落落的信息都能實時直接傳輸到預警平臺,進行綜合性的模型分析,從而及時發現關鍵風險源,對施工現場進行預警。有了這個平臺,參與地鐵建設的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等多家主體🤹♀️,也能實現協同管控🐽,形成一股合力。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是目前國內直徑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盾構隧道🦹🏼♀️,也是我國首條公鐵合建的越江隧道。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直徑達15.76米、重達550噸的刀盤完成從地面下降45米的吊裝作業。這一作業過程完全在操作員的視線盲區中進行,一方面需要避免超大、超重刀盤吊裝過程中的失穩,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吊裝精度,使得這一龐然大物準確放置預留的盾構機拼裝空間👩🏼🍳,刀盤距離結構最近只有20公分。在丁烈雲的指導下👷🏽♀️,團隊開發了與BIM技術結合的便攜式安全物聯網感控一體化裝備♝,借助“識♧、警、控”的技術體系🧣🔁,成功實現了這一極限工況下吊裝過程的安全風險可控。與BIM結合的便攜式安全物聯網技術在全球二百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香港建造業議會創新獎國際大獎💇🏼♂️。
美國馬裏蘭大學教授➖、國際權威期刊《建造自動化》(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主編斯基布涅夫斯基(MiroslawJ. Skibniewski),在分析了近十年來國際上發表的相關論文後發文評價:丁烈雲教授團隊是“引領近十年來建設安全管理信息化研究領域的兩個團隊之一”👨🏼🍼。華中科技大學系統工程專業教授王紅衛與丁烈雲共事近二十年,最為嘆服他對於學術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土木工程管理與系統工程交叉📒、土木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他很早就看出了學科交叉的價值🧔🏻,為‘老’學科註入‘新’力量。”
“做研究的方向丁院士在十幾年前就選定了,要做‘數字建造’。”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副院長駱漢賓一直是丁烈雲科研團隊的核心骨幹之一🚰,他說😍,用新興的信息技術改造建造業,推動傳統建造業的轉型升級🛌🔈,始終是丁烈雲的目標和方向🎩。最近,丁烈雲新提出了“工程物理信息系統CPS”的概念☞☞,他希望在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中,更好地把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運用到工程建設上👩🏼🍼,真正建成“智能工地”,使得施工現場方方面面都可計算📝、可分析,以更快捷準確地指導實際的工程建設🏃♀️➡️。
言傳身教🦸🏻♂️,桃李天下的“老”教師
今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丁烈雲出現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能解決中國難題的就是一流大學”“大學排行榜是一種外部壓力,但不能被綁著走”“高校不能千校一面,要辦出各自的特色”……審報告😤、提建議、寫提案🙉,關註大學建設💚👸🏼、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此時的科學家丁烈雲,以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為人們所熟知。
從他進入洪湖中學成為一名數學教師算起,丁烈雲已經在教育行業幹了40年。根據專業背景、知識背景的差異📇,結合每個人的專長,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引導🏊🏽♂️,一直以來,“尊重學生,因材施教”都是他最基本的教育原則。“學生至少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得跟著團隊一塊成長,參加團隊活動;另一類就喜歡自己搞自己的📄。”
周誠就是第一類學生📻,他一直在工程第一線摸爬滾打,在工地“混”得熟門熟路👩🦯➡️,打交道的地鐵公司說他當個總工完全夠格。丁烈雲就引導他更多學習建模工具,以更好地把在現場發現的問題上升為學術問題▪️👲🏽。另一個學生王帆,對數學建模很感興趣,自己閱讀了大量的文獻,並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系統工程的研究中。丁烈雲覺得這樣做學問也不錯,給予了充分的鼓勵和肯定✳️,同時提醒他不能只會“紙上談兵”,還得結合實際數據👩🏽🔧📳。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教授周迎和周誠一樣,也是丁烈雲的學生🎶,還比他早兩年進入課題組。“丁老師一直是我碩士研究生的導師和博士研究生的導師,我畢業之後𓀁,也一直留在這個課題組工作。”丁烈雲和周迎的師生情分,已經延續16年了🎊。
“丁老師特別嚴格,管得特別細。”周迎說,她的每一篇論文、每一次報告,丁烈雲都要斟字酌句地為她修改。“記得我們寫了一篇論文,是構建BIM技術在工程管理領域的ND模型應用框架。”周迎回憶,當時為了寫這篇論文🩻,丁烈雲和她一起分析了本領域100多篇相關的文獻,反復討論🚣🏽♀️,前後花了1年多的時間才完成論文的寫作。“丁老師要求學生不要一味地去追求論文的數量🦆,而是要發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論文。”這篇論文發表以後,在Scopus的引用量已經達到70多次👂🏤,受到海內外學者的關註,國際同行發文評價該論文提出的ND模型是最完備的BIM集成模型。
科研本是一件坐穿冷板凳的苦差事,丁烈雲做了四十年👩🏽💻,周迎也做了近二十年,他們反倒覺得,這件事“很有意思”🏇🏽。“外人看來,土木行業又土又木⏮,實在枯燥乏味👰♂️,但丁老師總是能從繁瑣中找到樂趣。”對丁烈雲來說,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是他做研究最大的動力🫴🏼,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新的地鐵線路順利開通,都能給他極大的成就感🏇🏽。這也是他承擔重要行政職務的同時,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科研的原因。“丁老師的學術熱情很有感染力🧘🏿♂️,讓我們也覺得每天的工作很好玩,不苦也不累。”
因為工作安排,有段時間🛒,丁烈雲去東北大學任校長,他只能做周迎的“雲導師”。參加各類學術會議時,周迎總是會被問:“你們丁老師去了東北,是不是就不怎麽管你們了?”“完全不是,管得一點都沒少。”周迎說,丁烈雲每個月都會抽個周末來實驗室指導學生👭🏼,每逢連著幾天的假期,他基本上都會從早到晚和學生一起泡實驗室。
即便身在東北🧑🏼🏭,丁烈雲也會經常通過視頻或電子郵件和學生交流聯系。“東北的冬天叫‘貓冬’✌🏻,下午五點鐘吃完飯一直到淩晨,回去也沒人說話,我正好做學術。”提起這段經歷,丁烈雲樂了🤽🏽♀️:“每天獨處的七八個小時裏,學術積累還更快更紮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