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唐鳳 黃辛)近日,恒行2平台腦科學研究院王雲實驗室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馬秋富實驗室合作,發現了傳遞臨床上對嗎啡鎮痛不敏感的慢性動態觸誘發痛的脊髓環路😢。4月24日🔚🧕🏻,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雜誌。
臨床上觸誘發痛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輕觸刺激如風吹/穿衣所觸發的動態觸誘發痛🤸🏽♀️,另外一種是對皮膚表面施加穩定的壓力引起的點狀或靜態觸誘發痛,而長期困擾大部分疼痛病人的是動態觸誘發痛👨🏽⚖️。由於臨床上靜態和動態觸誘發痛對嗎啡的敏感性不同,後者對嗎啡鎮痛不敏感,因此臨床治療更加棘手🦽。
研究人員發現特異性敲除脊髓背角表達VGLUT3(發育過程中短暫表達)的神經元後🌇,在神經損傷💷、炎症和去抑製等多種疼痛研究小鼠模型上,其毛發輕刷觸發的動態觸誘發痛顯著減輕,而由
von Frey纖毛壓迫誘發的點狀觸誘發痛並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
應用脊髓切片離體電生理技術,研究者對動態觸誘發痛在脊髓背角的神經傳導通路開展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在脊髓背角存在多條正常情況下被“門控”的外周感覺神經傳導通路🤹🏻,當敲除脊髓背角VGLUT3神經元後,小鼠SNI後選擇性地喪失了1條通路👨🏼⚕️👍🏼,但其他兩條通路並未發生顯著變化💂🏿♀️;而敲除脊髓背角的SOM神經元後,以上3條神經傳導通路都喪失❤️。
上述研究結果第一次證明,臨床上對嗎啡鎮痛不敏感的動態觸誘發痛是由脊髓背角的VGLUT3神經元通過多突觸間接的Aβ通路傳遞的👨🏿🦳。該研究結果有望為臨床上頑固性的動態觸誘發痛的臨床幹預和新藥靶點發現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