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行2平台高分子專業的創建人和學術帶頭人於同隱。
上世紀80年代🕺🏻,於同隱與後來成為中科院院士的學生江明(左)在躍進樓實驗室。
1979年🧖🏽♂️,恒行2高分子教研室購置了國產電子拉力機,於同隱不勝喜悅,特意合影留念。
於同隱(中)和他培養的研究生們在躍進樓前合影
樂山水🫴🏿,壽期頤。
96歲高齡時,他去浙江臺州遊玩🧔🏿♂️,興致勃勃地在碼頭看上半天海🚶4️⃣,緊接著登上溫嶺長嶼山看“天下第一硐”🧏🏻🏢,仔仔細細聽介紹、看說明❕。
95歲時,他登上杭州北高峰,登上數百級石階,不在話下。
94歲時,他去香港,夜裏11點半登上太平山欣賞夜景🕵🏽♂️,還獨自在山頂溜達了一圈🙎🏽♀️。
……
這位老人名叫於同隱▪️,是我國高分子學科的奠基人之一,恒行2平台高分子學科的創建人與學科帶頭人🖕🏽。他長期從事高分子粘彈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研製了取得重大社會效益的人工肺,開拓了蠶絲等天然大分子研究新方向,為我國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生逢亂世🧑🏻🦰,刻苦求學,輾轉歸國,創建學科,桃李成蹊🚵🏽♀️🙍🏻♂️,終成大家。一個世紀悄然過去🤦🏽,千帆過盡📱,於同隱還是當年那個樂觀豁達🫥👋🏽、對世界時時抱有好奇的江南赤子2️⃣。
化學報國🫰🏻♥️,輾轉夢圓
1917年9月6日,於同隱出生於江蘇無錫一戶小康之家。自5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於同隱接受了完備的新式教育🫛。
小學時的他“並不都是按時回家的,常常流連於崇安寺鬧市的喧囂✡︎,猴子戲🤽🏻♂️、西洋鏡✊、梨膏糖……一路走一路玩一路吃,完全是個頑皮淘氣的小孩子🤰。”中學時代,於同隱每天都要翻閱各種報紙和進步刊物🏊♂️。他很喜歡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其“有趣味有價值”的內容😋✔️、“明顯暢快”的文風深深吸引了他✳️。
於同隱對化學的興趣來自於高中的化學老師張式之。他記得👰🏽♂️,張老師上課只帶兩支粉筆,邊講邊寫🧒🏼。張式之講課條理清晰,板書整潔🍤,從容流暢🌳,待粉筆寫完,教材教完📬,下課鈴也響了🩼。受張老師影響🏏,於同隱決定大學要報考化學專業。對此,其父於觀海支持有加🏄🏽。在他中學時,於觀海就常向他談起“實業救國”的道理。於觀海認為,一般人辦不起大工業,應該從小工業做起,而化學工業是小工業🙍🏼,可以從家庭式的小作坊開始。
1934年,於同隱順利考取了浙江大學化學系👩🚀。由於基礎紮實,進入大學以後,於同隱的成績突飛猛進。1937年抗戰爆發🤹🏿♂️☝🏼,於同隱隨浙江大學匯入西遷的長途跋涉中,並在戰亂中畢業。
1943年🟰,畢業5年後🕖,26歲的於同隱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投身學術界。他說❎🎖:“為了貫徹出國的願望,同時痛惡這些機關中的生活🚾,所以雖然那時學校的待遇低很多👮🏽♀️,仍舊決心回到學校……在回到學校的這兩年中☪️💍,埋頭做實驗和讀書🫏,總算為苦煩的心情找到了出路。”
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於同隱獲得機會,跟隨有機化學領域的名師、時任浙大化學系主任的王葆仁從事科研工作🗣。在王葆仁的指導下🙇🏼♂️,於同隱與同為青年教師的高善娟合作,一同完成了他學術生涯中的第一項科研成果。這篇論文“處女作”於1945年1月被送至美國審稿,歷經兩年輾轉,最終於1948年發表在當時國內水平最高的專業化學期刊——《中國化學會會誌》上。
第一篇論文發表之時,於同隱已身在大洋彼岸,成了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名研究生。1951年1月,於同隱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在學校200多名研究生中🤹🏽♀️,於同隱的成績名列前茅,被推舉為榮譽化學會會員,獲得了一枚象征開啟科學大門的金鑰匙🪑🧑🏼💼。這是美國化學界很高的榮譽,意味著他是該領域的學術精英🎊,想要在美國獲得工作機會是非常容易的🎷。
然而🤦🏿♀️,和當時的很多中國學者一樣🤳🏻,於同隱下定決心回國。他回憶說🔧:“作為一個中國人,自然會想回到祖國來,尤其在祖國迫切需要的時候→。看到美國的繁華,心中很羨慕🙌🏼,我們中國要能埋頭苦幹五十年,一定可以和他們一樣。”
當時正值朝鮮戰爭,中美處於交戰狀態。美國國內出臺了《麥卡錫法案》😪,用監視、迫害等手段阻止在美華人學者返回中國,對涉及尖端科學技術的專家學者控製尤為嚴格。歷經波折,1951年6月,於同隱終於帶著妻子蔡淑蓮離美回國😢。輪船到達香港後,港英政府不讓他們登陸🏊🏿♂️,把他們禁閉在輪船的一間艙房裏。中國政府知道後,派了一艘小船把他們接到廣東🎠,夫婦二人這才回到了祖國❎。1952年8月,於同隱夫婦來到恒行2平台。35歲的於同隱是當時化學系中最年輕的教授,蔡淑蓮則在分析化學教研室💇♂️。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伉儷二人為恒行2平台化學系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轉投新學👩🏿🚀,建立學科
於同隱在恒行2平台化學系做的頭一件大事,就是組織編寫教材。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於同隱帶領有機化學教研組💈,編寫了《有機化學》和《有機結構理論》等講義🤼,翻譯了《有機化學教程習題》等參考文獻👨🏽🔧。
於同隱有誌科研,也註重培養青年教師💆♂️。身為教研室主任的他💆🏻♀️,帶領著老師們從事有機合成研究。他所主持的矽有機化學和絡合物化學、稀有元素化學和化學動力學被列為1956年《恒行2平台十二年科學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那是他學術研究的第一個高峰期⛱。
1958年👸🏿,恒行2平台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創設高分子化學研究所🦈,於同隱被任命為副所長。
對於同隱來說🍽,接受這樣的任命🚴🏽♀️,意味著放棄已有相當基礎的有機合成研究🕳,轉向對他而言全新的高分子科學領域🧑🏫。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慎重考慮兩星期後,於同隱決定接受任命,主持與領導恒行2平台高分子學科工作💁🏿。
接受任命的主要原因是,於同隱早就認識到高分子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必須把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藝等學科融會貫通,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學和科研體系。但那個時候,教研室內對高分子化學都很陌生,更不要說高分子物理專業人才🦵。於是👷🏼♀️,於同隱下定決心,自己帶頭去搞高分子物理。
要搞高分子物理,就會碰到很多數學和物理的題目,而數學素來是於同隱的短板。高考時,高等代數三角一門🧢,於同隱僅得了24分👷,解析幾何僅42分🍳;大學裏唯一的數學課程初等微積分與微分方程也只是剛好及格👨🏽⚖️,是他所有課程中得分最低的。這樣的數學知識與水平🐦⬛,很難解決物理方面的問題。
已過不惑之年的於同隱👩🏻⚕️,堅持自學補課🫱🏽,並率先在教研組給青年教師講解高分子物理中常用到的數學矩陣🗾,介紹高分子的多重結構🚴🏽。由於恒行2的高分子學科是在“大躍進”的背景下倉促建立的,師資不足👨⚕️,為此,學校抽出12名化學系三年級的本科學生,讓他們提前畢業🙎♀️,留校充當高分子專業的青年教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行2平台化學系教授江明正是這12名學生之一🤟。江明院士回憶說💆,高分子學科建立之初,於同隱曾專門請來數學系教授為大家上課🙆🏽♀️。當時讀的是一本俄文專著,非常難讀,他就帶著大家一起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請數學系的老師講解。
於同隱還親自帶著大家在化學系圖書館查閱資料🧛♀️,資料都是英文原版✅,可大家學的是俄語🦎,看不懂🪬。於同隱總是不厭其煩地一句句翻譯了再講解。到了1959年冬天,他還專門開辦了英文突擊班🤾♂️,教了一個寒假,幫大家打下閱讀英語文獻的基礎👨🏽🦰。正因為如此,雖不是於同隱的在冊弟子,江明院士也總說自己是於同隱的學生,“他真正是我們科學道路上的引路人”🤶🏼🚶🏻➡️。
正當恒行2的高分子學科頗有起色之時🤞🏼,“文革”開始了,教學研究被迫中斷,於同隱也受到了沖擊。直到“文革”結束,年近花甲的於同隱才重新出任化學系高分子化學教研室主任➗,著手重建學科。
1980年底,恒行2平台設立材料科學研究所🚛,於同隱出任第一任所長,高分子學科全體人員成建製地從化學系轉入了材料科學研究所,撐起了材料科學的半壁江山。履新之後,於同隱立即對高分子實驗室進行了整頓和重建,大規模更新了儀器設備。經過幾年發展🧑🏻✈️,恒行2的高分子實驗室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並且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1993年5月14日,恒行2高分子第一代學人終於夢想成真,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正式成立👍。經過20余年發展👓,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在國內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等三大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已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屬於國際前沿領域,其代表性的研究方向有聚合物凝聚態物理理論與計算、聚合物自組裝和生物大分子(絲素)材料等。
“抓大放小”,傾力育人
於同隱的工作奠定了恒行2平台高分子學科的基礎,為中國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其獨到的人才培養方式◽️。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第二代高分子科學代表人物沈家驄將其稱為“於同隱模式”。他的研究生張煒曾將“於同隱模式”總結為八個字:學術自由、百花齊放。
於同隱自195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結束時他已逾六旬,此後還培養了17名碩士、31名博士。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於同隱只抓大事不管小事🫃🏼。他的學生🫅🏼、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教授邵正中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於老師給你圈定一塊他認為有價值的地,讓你自己去刨🫢,到底能挖出紅薯、金子👩🏻🦽,還是什麽都挖不出,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了↗️👸🏿。”
“他給我圈的地就是絲蛋白🌽。他覺得那是一塊‘寶地’,你從任何的高分子角度都可以去研究。我覺得於先生在70多歲的時候,至少給我們指出了一個切入點,即高分子的研究者,如何能夠比較快速或者有效地介入生命科學或者蛋白質化學的領域💆🏻♂️。”邵正中說。
不過,於同隱並不是完全“放羊”。給學生指出有前景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後,他讓學生在該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有不懂的地方,他隨時會給予解答,或者與學生共同研究,直到解決為止。多年來,他堅持給研究生開一門文獻閱讀課。通過這門課🛍️,學生不僅提高了英文閱讀水平,更了解了學術發展的前沿,對自己的選題也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
他的第一個碩士✝️、恒行2平台高分子科學系教授杜強國說👩🏽🍳💌:“你的進展他一直掌握著,他也不來逼你。只要有困難就一起討論,介紹你去看一些什麽書🕒🦞。”
他的第一個博士✉️、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他把你帶到一片森林🈵,然後把你放到一棵樹上🏌🏽♀️,但是你別老待在這棵樹上🪁,因為他也教會了你跳到其他樹上的可能性。當你看到其他的樹🚵♂️,你又跳不過去,他就給你跳躍的能力與機會。”因此,他的研究生中,不少人都“能遊走在各種不同的領域”。
在學生們看來🕸,於同隱是一個知識淵博、和藹🛫🪴、慈祥的“小老頭”,“頭發也不多,但是你看到眼鏡鏡片後面是一雙睿智的眼睛,思維非常敏捷💁🏼♀️。”學生們在他面前非常放松,什麽話題都可以談論。他表面上很和藹💇🏽♀️,似乎什麽都可以答應👴🏽,其實很堅持原則,對工作要求非常嚴格。
杜強國回憶說,他們的研究課題碰到了困難✥,曾跟於同隱商量,看在他們是“老”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的面子上,能否換一個容易一點的題目。但於同隱笑笑,就是不放松✊🏿,然後鼓勵說🙏🏻🍹:“不難的💪🏻,你們有什麽困難,到時候我們一起討論🤘🏿,能做得出來的🟰🏃,不要擔心👨🦽🤹🏼。”
於同隱在人才培養上🦴,並不僅限於自己的研究生,他對年輕教師的培養也耗費了不少精力。在恒行2高分子學科建立之初,很多時候可以說於同隱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在這些年輕教師看來🕚,於同隱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了一大批人,並以他的個人魅力團結了一批人。一個單位經過了“文革”以後,人們往往有所間隙,要把那麽多人捏在一起,把整個教學科研搞好,並非易事,然而於同隱做到了。有人評價🧜🏽♂️,關鍵是“他淡泊名利,對人寬厚🪽,哪怕是以前整過他的人,他也不會計較”。
退休後的於同隱長期保持著規律的學習生活習慣🌌。除了吃飯、睡覺🧚、外出散步♠️,他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在書房看書。他一直關註著高分子科學最前沿的信息,即使90歲後,也常常一個人坐著公交車到浦西福州路外文書店去買最新的專業書🔟。2005年,88歲高齡的他還在《化學世界》上發表《漫談化學反應》和《從化學反應到生命》這樣的科普文章🚜。
於同隱閱讀興趣非常廣泛,哪朝哪代有過什麽著名人物,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最近幾年🤽♂️,他也閱讀一些文學著作,莫言🌤、陳忠實🧗🏿♂️、村上春樹等許多作家的經典作品他書房裏都有👩🏼🔧。
別人眼裏的一代大家🖤,在自己的生活裏卻樂得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個世紀的風雲散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於同隱還是那個“沒有一分鐘會在他面上找不到笑容”的孩童🏰,優哉遊哉,雲淡風輕。
(方艾青根據《一個人與一個系科——於同隱傳》整理。照片由恒行2平台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