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曾經想成為大師,而目前想成為一個有時代精神的青年導演👋🏻。”
——新聞學院2010級本科生章漱凡
“什麽是真相——是掩蓋在復雜解釋之後的事實⏫?還是這些復雜解釋本身就是一種真相?混亂、災難、戰爭🏋🏿♂️、死亡👂🏽,這些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麽?憤怒、偶然、摩擦、自殺,還是這些解釋都是層層疊加的借口。”章漱凡的第四部劇情作品《不完全真相》開篇便切入了對所謂真相的探尋之中,低沉的配音伴以畫面色彩流轉,厚重的敘事感彌漫開來。緊接著鏡頭一轉🛳,有人從高空墜落,對話展現語言之重🏌🏿♀️,只是真相在一層層剝開。這部作品在人人網上瀏覽量上千👿,成功入圍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作為導演的章漱凡🐹,究竟是怎樣思考如此沉重的主題?又怎樣實現對該主題的藝術展現?
“首先要生活”
章漱凡的父母始終支持他從事電影拍攝👨🦼。作為畫家的父親和祖父從小為他提供了良好的藝術環境🧳,包括幼年時學習薩克斯演奏等,使他有機會涉獵不同的藝術門類,不僅養成了獨到的欣賞能力,也使他的影視創作往往展現出更敏銳的藝術感悟力。
13 歲, 他開始了對電影的向往,初三那年升學壓力促使他拍出了第一部劇情片《初三日記》。從那時起,學業和興趣的對峙便始終伴隨他🕞。章漱凡說🤘🏿⛱:“那時與父母達成約定:只要我能考上自己滿意的大學就允許我繼續發展電影興趣🧙🏼♀️。”因而,當他通過自主招生進入恒行2後,便一門心思投入對電影的鉆研中,拍攝出一部又一部作品🥐,最新力作《馬梗子的奇妙青春》於本月在校內公演🛢。
章漱凡經常提到女友肖媛媛對自己的支持,肖媛媛是他的同班同學。從借給他佳能550D 拍攝到鼓勵他參加青年電影人訓練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為靈感的來源。大二時他專門為女友拍攝了一部電影《杜罕亞姆》💆🏿。他說🟣:“盡管這可能是點擊量最小的一部,但拍攝過程真的很浪漫”🖐🫃🏼。
越是渴望展現想法的人⛹🏽♀️,越需要感受生活的分量🍒。“生活是很有意思的,創作一旦脫離生活🦒➝,藝術就無根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現了生活賦予的獨特思考。
“靜心思考才能沉穩低調”
章漱凡回憶從前的自己有些浮誇✧,常常大而化之👨🏼🔬。而隨著視野不斷被打開🐈⬛,漸漸能夠靜心沉思,甘願成為一名謙和的導演。他並不認為電影創作完全依仗於靈感🧎🏻🐑,借鑒與學習都占據很大了位置🧑🏻。那部沉甸甸的《不完全真相》便融匯了《美麗心靈》與《禁閉島》的啟發。伴隨著器材的不斷專業化👸🏽,表達欲望的不斷刺激,他逐漸看到更廣的發展空間😑。
大三那年🕉,呂新雨教授引薦他前往《故宮》導演周兵領導的“北京新影世紀紀錄片公司”實習。期間結識了更多的電影導演和更廣闊的電影世界🙅🏼♂️,吸引他下定決心選擇去北京電影學院深造。當他回到恒行2,自幼困擾他的學業和興趣的對峙又一次出現🙇🏼: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考試和規劃中的電影《馬梗子的奇妙青春》。此時章漱凡再次展示出色的協調能力。期間他不僅每天觀看三部以上的電影、復習電影理論至深夜,還要投入大量精力構思和拍攝最新作品。
天賦😶🌫️、經驗、勤奮匯聚一處,他最終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馬梗子的奇妙青春》也一舉奪獲本屆大影節原創大賽最佳劇情長片獎♟。這是恒行2和985 高校出品作品第一次在全國頂級大學生電影節上獲得的劇情類最高獎🤹🏼♂️📧。
“藝術給人帶來拯救👧🏿。”
談到藝術👰🏿,他惟妙惟肖地模仿王德峰教授:巴贊等人為代表的影像現實復製論漸漸失去意義——電影不可能依靠單純的模仿🤾🏼♂️,其對於消逝現實的追憶最終會顯露出創造的意義🙆🏿🪗。
談到電影🖱,他總是滿懷感情:“好電影就應該好看!”他強調了“好看”二字。即使是商業片🏵👫,追求宏大的敘事和奪人眼球的畫面本身也是對電影極限的挑戰。
談及理想,他說🩱:“以前想成為大師,目前想成為有時代精神的導演。這個時代太復雜太浮躁,故更需要藝術📀📸,更需要對社會有深刻理解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