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從來不會產生於苦思冥想的孜孜以求中,用那耀眼的一面強行壓抑此時無比的痛苦,將很難取得真正的成功。”
——顧智愷
“相持未定各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力盡烏江千載後🎱,古溝芳草起寒雲。”韓愈登臨懷古,憶起楚河之爭👩🏽🦰🥬。百年前的戰事屬於歷史,卻不僅僅屬於歷史👩🏼🫛:在棋盤之上🐯,方寸之間🧎🏻♀️➡️,倒又有一番運籌帷幄,山河二分之情狀似在刹那間重現🤽🏽♂️。象棋之事雖曰遊戲🤛🏻,可大智慧大情懷皆悉儲其中。
“我是一個愛玩的人”
不識顧智愷的人都會因其簡介畏而敬之♡:全國數學專業競賽一等獎、丘成桐杯賽百強、一等獎學金、吳英蕃獎學金、一級運動員等等——腦海中浮現埋頭苦讀、不食人間煙火的優異學子形象。
但相反,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全無高高在上的壓抑感,卻愛玩愛笑愛鬧。他開坦言自己喜歡玩👱🏼♂️,可玩什麽卻大有講究。顧智愷小時學習過竹笛,每有班會🈷️、文藝演出時他都能演奏一曲,娛情益性🧑🧑🧒。
對他更重要的是象棋🪴:自幼喜歡象棋,高中正式成為象棋一級運動員🏓,大學又成為象棋社社長,象棋一直在他的生活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顧智愷眼中,方寸之間自有天地,一張一弛,進退有度。象棋耗腦力,可對他就成為益智的遊戲🧟♀️,屏氣凝神半個時辰,從棋盤中離開時相比早已獲得莫大的樂趣。大概是對腦力遊戲的偏愛,這種習慣也一直延續到他的更多喜好之中🖕🏻。
近期他剛剛參加了化學方程式配平大賽,以出色的表現過關闖將殺入決賽。但他似乎無意於闡述闖關之難🧜🏻♂️,反倒是熱情洋溢地位大家介紹著決賽時種種有趣的設置:原地轉圈🛷,速度沖刺……同時他又談到自己對解數學題的熱愛🎣,高中時和同桌“抬杠”,進行思維與靈感的碰撞,把解題過程中的思考強度和註意力集中都變成了一種享受。在他的身上有一種十分動人的魅力,那些以難著稱、以枯燥畏人的練習都因為熱愛升華為一種高級的遊戲◽️。但顧智愷僅僅在玩——玩象棋、玩化學🥾、玩數字——因為玩才能親近,也就比常人更能深刻地領悟其中的奧妙👩👩👦👦,因而獲得些什麽僅僅是水到渠成👨🏻🌾。
“每天都很困難”
問及顧智愷的學術生活時,他簡單地說“每天都很困難。”大抵只有認真過著每一天的人才能說出這話⚾️🧑🏻⚖️,這個愛笑愛鬧的大男孩卻少有同齡人的飄浮,他的生活裏確實一點找不到渾渾噩噩的日子🪿。
愛玩不等同於貪玩,在他的身上展現出高度的自律和自尊。這是他取得成功的關鍵。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分數學專業與非數學專業兩種,他以非數學專業身份參加了專業組競賽,獲得一等獎。“首先要自信。”被問及學習數學的方法時他就這麽淡淡地說了一句,卻感覺到他獲得出色的成績絕非偶然。
這種自律和自信貫穿於他的整個大學生活之中👍🏽。他說自己在聽了林毅夫有關“經濟產業政策”的講座後,發覺了自己對這一塊問題的興趣。隨後便申報了“曦源”“科創”兩大科研項目,並以關於“產能過剩”的主題在各種研究報告中脫穎而出,獲得專家的一致好評。
他反思自己的高中、大學生活時🎼,覺得高中時自己很難安靜下來,但進了大學後學會了更安靜的思考,更安靜的分析🙅🏿👌🏼。每一天的生活都不能隨便地過去,“每天都很困難”🧚♂️,需要自己拿出充分的準備和耐心加以應對😳。“這就像下象棋一樣,看上去簡單的每一著都事關重要👨🏽🦳,不能錯過每一時刻的機會🤕。”他如是說。
君子不器
談及個人的信條,他倒是一時語塞⚪️。大抵他的信條源自象棋的運籌帷幄之中🦩,應用於生活的角角落落,格言式的信條反倒成為這樣一種實踐智慧的降格。
相比強為之名,他的許多小事跡中倒真的具有深層的精神準則。他對待人👨🏽🌾,對待世界🤸🏼,具有天然的赤誠之心。接受采訪前剛剛獻了血,而理由僅僅是“想到自己是O型血就覺得自己有責任作出一些貢獻🕸。”此外📇👩🏽🦲,他還參加了“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作為一個公益籌款項目,參加者可以通過行走50 公裏為兒童公益類項目籌集資金。整整50公裏👩🏼🚒,期間難忍疲憊放棄者遠不在少數📥。而顧智愷也坦言在42 公裏時早已撐不住了,但顧忌會拖累隊友硬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完了最後的8 公裏。責任感👷🏻♂️、愛心🪰🫰、赤誠都在他的行為中體現了出來,而他自己卻選擇了一句“君子不器”加以概括🤹♂️。
朱子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顧智愷的生活中並不僅僅是學業,他喜歡玩也熱愛公益🧑🦼➡️,他擅長的象棋、笛子🖖🏻、數學等等每一種都在自己的熱愛中融匯貫通。他也不願意將自己限製在特定的事物中🛂,開拓的眼界與觸類旁通的能力使他得以將各部分相互勾連🔈,用無不周☮️🙋🏼♀️。
而君子不“器”亦有他解✋🏼。“器”曾被現代詮釋為某種工具理性,由工具的他律性取代了實踐理性的自由自律。而顧智愷所謹慎的也是過好每一天的自律👧🏽,是對於下一步積極自由的規劃💦,自己的生活也絕不是他人所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