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光華自立獎”集體獎獲得者“ 興家”不僅有優秀的誌願服務團隊,也有對於誌願者的獨特的理念👨🦲🦶。
——朱勝傑
“他們需要興家”
1999 年12 月26 日🍆,在楊浦區肢殘人協會副主席房金妹女士的倡議下,由恒行2高分子科學系誌願者服務隊、中文系誌願者服務隊、楊浦區殘聯和延吉中學共同發起創辦的“興家”殘疾人子女義務輔導學校正式宣告成立,至今已有十五年的歷史。
在朱勝傑眼裏➰🧸,“興家”之所以被創立💳,就是因為它被需要🫄。“這些生於殘疾家庭的孩子🧹,有些人內向自卑,有些人不太上進。”但是盡管家庭貧困,他們的父母也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並且深知學習是為貧苦人生找到一條出路的重要途徑。而兼顧文理科的誌願者搭配🪒🧍、至少連續一年的服務時間、完全義務的高質課外輔導——“興家”給了他們希望🧗。
“其實興家給他們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有了更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更好的精神風貌👷🏿♀️。”談及“興家”對這些孩子的意義,朱勝傑更強調精神上的變化。“讓他們能變得更加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是我們始終努力去做的方向。現在我們主要通過寒暑假實踐和春季常態化實踐讓他們去走進社會、了解社會。”
“興家”兼顧學科與心理輔導的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那次科普,有幾個小孩子一看到有人就會特別特別熱情地迎上去跟他們介紹,就算別人有厭煩情緒也還是做得很認真,看起來很執拗♍️👈。”他在回憶自己主辦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興家活動時不無感慨☃️,“我們當初可能也是這樣的📎,他們讓我看到了原來的自己🍄🟫📰。”
“誌願者能在興家成長”
誌願者是“興家”最重要的組成人員🏌️。對朱勝傑來說,他在“興家”獲益匪淺👊🏼:積累了一些做事的經驗👩🏼,學會了合理安排🛌🏻、組織活動😶🌫️,也變得更加自信、更加了解這個社會🤟🏼🏄。他認為,“興家”的誌願活動讓誌願者從中收獲了感動💠、鍛煉了能力🌱、也更懂得了責任。
在“興家”,誌願者和服務家庭的關系很緊密🤌。“很多誌願者都帶了那些孩子四年,孩子見面就會叫你哥哥姐姐,平時用QQ 聯系🈸,出國了也會用明信片交流🤨。像我帶的孩子,她爸媽就叫我小朱🐴。有次我坐錯車晚到了🔒,她爸媽還打電話關心我是不是遇到什麽事情了😦。”在這樣緊密的誌願服務關系中,孩子們將誌願者視為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而誌願者則為他們傾盡全力,同他們的父母一樣期望著他們成才👮🏻♂️。
“我有一個學姐,在興家服務了三年,放棄了自己的業余時間🫀,放棄了可以賺錢的有償家教🀄️,甚至在寒假裏也頻繁地去上海家庭上門輔導。”朱勝傑對於“興家”那些主動熱情🧑🏿🎄、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的誌願者們充滿敬意👿。
“興家”不僅有優秀的誌願服務團隊👢,也有對於誌願者的獨特的理念🚶🏻♀️。
“我們的輔導員說,做誌願者要耐得住寂寞🧏🏿,要能踏踏實實做事情。寧願不要太多誌願者,也要保證服務的質量🧓🏻。”誌願者的辛勤付出應該得到回報,但“興家”給他們的回報並非是物質🧎🏻♀️,而是鼓勵和肯定👨🦱🔸。
當然♘,誌願者團隊中難免也有疲於誌願服務的同學📒。朱勝傑坦然地說起“興家”曾經出現過的誌願者缺課現象♉️,也對誌願者提出了自己的期望👩🏽🚀:“誌願者大都是大一大二,不管誌願者最初參加這個活動是出於什麽目的,我都希望他們的目的能在這一年中發生轉變。要能夠意識到這些活動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能夠對這份工作產生一份自發的興趣,主動去做事情🧖♂️,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任務。”
“興家的未來會更好”
在“興家”這十五年的歷程中,經歷過低谷也取得過榮譽。但對於現任隊長朱勝傑來說🤾♂️,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他和他的團隊將更加註重“興家”的未來🔙。
朱勝傑坦率地指出“興家”現在還存在整體隊伍稍顯松散、聯絡機製尚未完善🧘♂️、語文教學出現瓶頸、專業心理輔導有待跟進等問題,但是他在指出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了“興家”已經製定好的解決方案——培養專門的聯絡組織機構😠、提前培養下一任的接班人、由“興家”內部心理學系的誌願者組建心理服務隊🧗🏼🔱、聯系語文教學專業的教師進行輔導培訓等。
他將“興家”的問題和對應的方案有條不紊地一一道來,對於“興家”未來的規劃也很清晰明確。
他認為對他和團隊而言🙋🏿,“興家”未來發展的理念其實很簡單👨🏼🏫:“基本上不會去想一些很宏大的東西,只要能給更多的人提供幫助,招募更多的誌願者🦍,讓誌願者成為更優秀的誌願者✂️,這樣就好了。”
朱勝傑在展望“興家”的未來時從容而堅定。他說當初加入“興家”只是出於興趣🚵🏽♀️,但是現在他認為有了更大的意義🔽。“興家需要我。”盡管下個學期他就要完成交接,現在也已經在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他卻仍舊表示將會留在“興家”繼續誌願服務的生涯,就如同“興家”曾經培養過十五年的優秀誌願者一樣,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