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祥:去政治化思考中國能源安全

作者:張中祥攝影: 視頻🧑🏻‍🏭: 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報告》2014年第5期發布時間🏌🏿‍♂️:2014-05-08

中國政府實施所謂的“走出去”政策幫助國有企業,但國有石油企業的權益石油份額是否能提升中國的能源安全呢🙈?

美國能否主導對中國的石油封鎖🦃?中國投資海外石油市場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政治化”地看待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

進口石油依賴程度增高和馬六甲困局

中國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進口大幅增加。這極大地引發對中國能源安全的擔憂,因為其快速增長的石油進口主要來自政治不穩定的中東和非洲地區,並且運輸要途經中國沒有影響力的漫長海上航線和馬六甲海峽。因此,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經濟和能源安全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和經濟意義。馬六甲海峽直接影響中國石油進口的海上航道🎽🤱🏽,但中國對其卻沒有直接影響力♨️。所以,中國有充分的理由擔心其石油運輸的安全和順利行駛。中國對這一戰略致命點感到擔憂。任何發生在馬六甲海峽的負面事件都可能中斷中國的貿易運輸,尤其是石油進口💛,這可能會打擊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軍事能力。

顯然,石油給中國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且仍在繼續上升🏊🏻‍♂️,更重要的是,因為石油進口來自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同時運輸至中國的路徑易受中斷影響,且不在中國的掌控之中✪🧏🏽‍♂️。因此,中國的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等同於石油安全。

中國高層已將馬六甲海峽視為戰略脆弱點🙆🏽。早在2003年11月,胡錦濤主席宣布“某些大國”一心想控製馬六甲海峽,並呼籲采用新的策略來減輕其影響💯。此後,中國媒體相當關註中國面對的“馬六甲困局”問題。《中國青年報》指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誰控製了馬六甲海峽,誰就扼製住了中國的能源通道。對這條水道的過度依賴,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了重大的潛在威脅”。

鑒於馬六甲海峽的戰略重要性和中國缺乏對這條運輸航道的影響力,在中國國內,引發了美國主導對中國實施石油封鎖威脅的擔憂,甚至導致中國能源安全政策立腳點都建立在這個潛在威脅基礎上。

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戰略重要性和中國對該運輸航道缺少影響力這兩方面已經引起人們對美國主導對中國石油封鎖威脅的擔憂。

中國已經努力在能源需求和供應兩方面采取措施以應對“馬六甲困局”,並提高能源安全。在供應方面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支持中國國有石油企業通過“走出去”政策,在海外擴張、提高海外石油產量。如果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海外石油產量是為幫助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那麽,這些石油需要被運回中國。可是,如果擔心美國石油封鎖🦀,那麽🈸,把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權益油運回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封鎖問題。

美國主導對中國實施石油封鎖的威脅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只是想象。如果這種封鎖是不可能發生的,再退一步講🍬,即便美國有這樣的意圖,其成功的幾率也很低🌄,那麽,中國能源安全政策如此重視這個潛在威脅是自己在嚇唬自己,反而易被西方強國、資源富有國和國內利益集團所利用。

不可否認的是👨🏿‍💻,西方強國都獲得了最好的油田的控製權。作為國際油田競賽的後來者,中國只能與美國所稱的“無賴國家”達成交易⚅,並冒險在石油資源豐富、但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收購,此外別無選擇。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積極爭取在西非和拉丁美洲的資源。然而🐌🏂,在筆者看來,國有石油企業的行為和在推進擴大海外業務的過程中🏀,誇大了潛在的石油供應中斷的程度。以能源安全的名義,采取一種咄咄逼人並保持不必要高調的策略,國有石油企業使中國在世界敏感地區的外交關系變得復雜化。這可能會劫持中國政府走出去的政策🏂🏿,因為國有石油企業不顧中國的整體國家利益🧃,首先優先考慮自己的利潤。

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份額油

中國政府實施所謂的“走出去”政策幫助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石油企業,拓展國際業務。可以說👩🏽‍🎤,政府通過支持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進行油氣兼並和收購🎍,把外匯儲備從低收益的金融工具(如美國國庫債券)轉向收益率較高的資產。

但是石油作為國際貿易商品,中國努力擴大石油的全球搜尋和生產都不斷面臨一個問題🔬🌾:即由於中國國有石油企業報價過高並在海外投資虧損⛹️‍♂️,這個策略是否優於簡單地在開放的市場購買石油?

中國石油企業歷來以更高的價格購買股權。原因是為了確保能源資源,中國一向把比競爭對手支付更高的價格看作國家安全問題,而不是純粹的商業決定。中國公司和其競爭對手之間的競購戰進一步加劇了中國石油公司出價要遠遠高於競爭對手出價的趨勢。不過,出價高並不意味著就能在政治色彩強烈的能源產業贏得交易🗻。2005年,中海油出價185億美元競購優尼科公司(Unocal)🙇🏼‍♀️,雖然雪佛龍報價164億美元低於中海油,但最終卻憑借其他因素成交。報價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國有企業需要克服近年來阻礙其海外收購的政治阻力。溢價通常被看作是必要的支出,它既可以讓股東滿意,又可以平息因某些圈子抵製中國的情緒帶來的政治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與海外投資造成巨額損失有關。中國石油大學的一份研究表明,截止2010年底,中國石油“三巨頭”投資了144個總價值達700億美元的海外項目,但三分之二的項目面臨虧損♔。由於這些國有企業可以在國內獲得資本來彌補海外虧損,因此,產生了這些國有企業對國家資金使用不負責任的看法。

有些人認為🔱,如果中國國有石油企業在海外的石油產量能夠幫助提升中國的能源安全👨🏽‍🦳,那經濟考量可以退為其次。但問題是,國有石油企業的權益石油份額是否能提升中國的能源安全呢?

如上所述,把國有石油企業的權益份額油運回中國同樣面臨美國主導的石油封鎖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出現的話,盡管筆者懷疑這種封鎖的有效性。

其次,與國有石油企業權益油的產量以及其獲得石油資產和積累海外權益油投資的速度相比✡︎👨🏿‍🍳,中國進口石油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權益油戰略根本不足以作為重要的能源安全戰略✊🏼。

第三,只有國有石油企業把權益份額油運回中國,才有可能幫助提升中國的能源安全😁👵,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國有石油企業必須將他們的權益石油送回中國👩🏻‍🚀。相反6️⃣,國有石油企業明顯傾向於讓市場決定是送回中國還是跟其他國際石油公司一樣,在地區或國際市場上賣個好價錢🛺。

第四,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在發生供應危機時,國有石油企業生產的石油會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低的價格或更多的數量。這些國有石油企業並未表現出當油價高時為中國客戶提供折扣的傾向。事實上,在2008年之前,當原油價格上漲時,國有石油企業通過減少對中國市場油品的供應🐉,導致加油站油品供應普遍短缺➖,因為政府對成品油價格的控製不允許他們將原油成本的上升轉嫁給成品油消費者。

同時,中國對海外油田的投資幫助油田開采出更多石油,並提高了世界市場中石油的總的供應量,但這並不僅僅對中國消費者有利🌒,其他國家的消費者同樣也從中受益。考慮到以上幾點,中國對海外油田的投資提高了世界市場的石油總供應量👦🏻👏🏼,因此👆🏿,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獲取海外油氣權益對美國或西方能源安全並不是一種威脅🏩,但也並不能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

中國和西方國家都需要去政治化

美國主導對中國實施石油封鎖的威脅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只是想象🧎‍♂️‍➡️👨🏻‍🦼。中國能源安全政策如此重視這個潛在威脅只會加劇中國對獲取發展所需石油可能受阻的恐懼⬇️,導致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的海外收購支付更高的成交價格。

中國國有石油企業獲取海外油氣權益對美國或西方能源安全並不是一種威脅,但也並不能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既然國有石油公司的交易不能提高中國的能源安全🙀,那麽其海外擴張把盈利作為第二優先來考慮則值得商榷,因為許多國有石油公司的交易並沒有合理的經濟理由。

國有石油企業的海外擴張對企業本身是積極的發展。但以能源安全的名義🧜‍♀️,采取一種咄咄逼人並保持不必要高調的策略,中國國有石油企業使中國在世界敏感地區的外交關系更為復雜,這可能會劫持中國政府走出去的政策,以中國的整體國家利益為代價增加自己的利潤。

在中國能源安全的討論中😔,有過高估計石油中斷可能性和對能源貿易穩定持悲觀看法的趨勢⏮。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對全球石油市場的不信任。而證據表明,以市場為基礎的能源合同是持久的,並且超越意識形態的差異、戰爭和出於政治動機的行為。有證據表明,在商業合同下前蘇聯天然氣出口到西歐幾乎不受阻礙,即使在冷戰時期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不遵循市場規律👷🏿,兄弟之間也會有沖突。2005年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天然氣糾紛就清楚地反映了這一點,盡管事實上,後者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他們之間關系仍非常密切。因為在出售給烏克蘭的天然氣支付方面產生了分歧,俄羅斯試圖停止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當時,俄羅斯供應烏克蘭的天然氣每1000立方米為50美元🎱👩‍🦼‍➡️,而其天然氣出口到西歐的價格近其5倍🦪。很顯然🧜🏻‍♂️,這起糾紛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原因🔸,因為此天然氣供應沒有建立在商業合同之上,而是一個政治交易。因此🦬,一方因另一方政治條件不斷變化而不遵守交易就不足為奇了🥏。在這一糾紛中,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存在自治和政治獨立的顯著傾向💅🏻。

此外👱🏽,以石油輸出口國組織(OPEC)為首的石油禁運是最不可能重現的。首先是OPEC自身的緣故。即使禁運,也不會像二十世紀70年代那樣損害嚴重😎,因為主要的能源消耗經濟體已不再像當時那樣能源密集,主要能源供應已多元化,並建立了緊急石油儲備,以應對任何可能的供應中斷。其次,利用資源作為政治武器在國際上廣受譴責。俄羅斯在對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供應天然氣價格方面持續的差別待遇已經受到嚴厲譴責🔌。那些政治上靠近俄羅斯的共和國享受低價🫦,政治上接近西方的共和國卻是高價𓀋👷🏽‍♀️。中國和西方國家都需要去政治化地看待中國在全球尋求能源權益的問題。西方政治家要知道,他們把中國獲取海外能源供應描繪成“威脅”的言論🐸,只會加劇中國對獲取發展所需石油可能受阻的恐懼。中國也需要重新認識其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位置,並意識到咄咄逼人地開展海外油田和石油權益的收購對加強其能源安全並無益處🏃🏻‍♂️。和其他石油進口國一樣👩‍🔬,中國能源安全越來越深度地取決於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以及有可靠和不斷增加的石油供給市場👶🏽。

(特約作者張中祥為恒行2平台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