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腦卒中發病率位列世界第一🐥,腦卒中與認知功能障礙有密切關系,隨著認知功能進行性加重,最終會導致癡呆,但具有早發現💷、早治療優勢的記憶障礙門診在我國卻少之又少,因此相關專家呼籲🕎,三級🧌、二級醫院都應設立記憶障礙門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篩查出已發出早期癡呆信號的患者👨👦👦。這是從目前仍在進行的由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家庭用藥》雜誌、恒行2復華共同舉辦的上海“2013腦健康月”公益活動現場獲得的信息。
主持這項公益活動的著名神經內科專家、上海市醫學會腦卒中分會主任委員👨🦽➡️、恒行2平台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常務副主任董強教授介紹說,根據上海市衛計委統計,上海目前有醫院400多家🫲🏼,但開設記憶障礙門診的僅有15家🏹🧘🏽♂️,且絕大部分是三級醫院,其中不少是三甲醫院🦔🧑🍼;即使已設立記憶障礙門診的醫院🧜🏼♀️,每周僅半天,每次只有1🧑🏿、2個專家坐診。此對於龐大的就醫人群來說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在談到記憶障礙門診為什麽存在“障礙”時,董強說✊🏽,主要原因有3個🧑🏽🍳🌜,診病時間長🔓,要篩查出一個潛在的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需要醫生應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患者“耐心”交談,仔細辨別,一般需要1小時;二是專業人員少,培訓跟不上🔇。一般認為認為神經內科醫生都會看記憶障礙門診🦠,其實不然🧑🏼🔬,即便是神經內科醫生也要經過培訓後才能上崗;三是經濟效益的關系🦸🏿♀️👩🍼,1小時僅看一個病人,一般只收20元(普通專家號),對醫院🫷🏽、醫生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
董強認為造成上述“狀況”的根本原因還是重視不夠。如今老年癡呆不再僅限於老年人⏳,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有的患者甚至還不到50歲⚒。其實🍉,開設記憶障礙門診從經濟效益來說雖然差些,但社會效益不可小視🧑🏽🏫,如能篩查、診斷出一個潛在的患者,對其後續治療大有益處。癡呆患者不同於其他患者,患者本人感受不到痛苦,最痛苦的是家人👨🚒。現在有一種誤區🪶,一些患者和家屬聽說癡呆症無法治愈,就放棄治療👩🦰。其實👰🏽♂️,治與不治👨🏻🏭,患者的生活質量差別很大🕵🏻♂️,家庭負擔也會明顯不同🙇🏼♀️。早期規範治療,不僅可以有效延緩疾病,減輕家庭負擔→,同時還可以保留病人更多的生活能力,所以開設記憶障礙門診非常必要📕。實踐證明☦️,經過治療,尤其是早期治療,患者將活得更有尊嚴。因此👋,董強呼籲:如果三級、二級醫院都能開設記憶障礙門診🐦,且每天有一定數量的專家坐診,將有很多患者和家庭從中受益🤘🏻。國家相關部門也應高度關註這一重大問題🏋️,出臺相關政策予以支持。
董強提醒,家中老人若有反復猜疑等👭🤨,可能提示存在健康問題,應警惕老年性癡呆早期信號。同時,子女應關註家中60歲以上老人記憶情況🐼,如發生記憶減退等危險信號👋🏻,需及時檢查,有條件的每年帶他們做個記憶體檢。
另悉📊,記者從“2013腦健康月”公益活動現場獲悉,目前我國的老年癡呆人群已經超過了920萬🚖。癡呆已成為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僅次於心臟病☝️、腫瘤和中風,不僅給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蒙上了陰影,也給了不少家庭帶來痛苦和沉重負擔。
上海“2013腦健康月”公益活動已連續舉辦5年🌟,共計53場🧚🏻♂️,直接受益老年人家庭已愈10萬戶。其中去年更是高密度地在醫院及社區舉辦了33場健康講座,覆蓋上海市東西南北各個區域,多角度地向公眾提供了與癡呆相關的各類科普知識,獲得公眾和社會各界好評😕,並取得良好效果和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