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線的同誌在陳曉漫常務副校長和劉建中副書記的帶領下🥷🏻,考察走訪了中航工業西飛公司、一飛院、試飛中心、自控所和西航發動機公司👨🏿⚕️,並前往革命聖地延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通過學習考察💁🏿♀️,小組成員主要有如下收獲與反思🧑🦽。
事業發展需要堅定信念、遠大誌向和精神意誌。中航工業50多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響應與服從國家戰略需求的編年史,他們始終圍繞著“航空報國、強軍富民”核心使命艱苦創業,不斷借鑒與創新🤟🏿,成功自主研發出我國新一代軍機,充分體現了中航人的奉獻精神🍞、報國精神與堅韌不拔的意誌🌘♠︎。一飛院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時的“611”工作製就是這種精神的具體體現,讓我們很受觸動。這種將國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也是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的生動體現。對照先進🏥,我們也在反思自身在精神層面存在的差距。大家感到🧓,相比而言🦻🏻,我們的精神還不夠振奮,講信念🛁、講奉獻、講精神少了。我們有的同誌不是滿足於現狀🌤🍎,有驕傲自滿的情緒,就是抱怨現狀👨🏿🔧,抱怨現實的不公正🖐🏿;不是無視差距🧑🏼🦳,就是強調外因;看重的不是自己對國家社會的貢獻,而是社會給予我們的回報🎞;不是沒有誌向,可能關註更多的是個人發展。我們面向國家利益👩🏻🎓、為國家服務的意識相對比較淡薄,而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個人利益被過度強化了🌉🦸🏽。
事業發展需要協同創新和堅持不懈🎶。飛機研製是項復雜工程,需要多單位合作、多學科攻關,需要不同層次人才的能力激發與團隊合作,這種協同與集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飛機的研製進程以至最後的成敗。中航人在協同與整合的基礎上變革創新,在分工合作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的航空工業體系🫲🏿。一個項目、一個型號的成功往往要堅持數年以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正是這種堅持不懈保障了事業的發展🔠。對照自身,我們存在著協同能力不足🧔🏿♀️,突破創新勇氣不足,科研領域力量分散、封閉👩🏿🚒💇🏿、分割🏠、重復等問題🧖🏼♂️。常常在項目實施中實現的只是各自的任務和目標,難於體現學科交融與協作🙌🏽。我們雖然製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但常常欠缺有效的落實措施,在面臨體製機製約束時,常常妥協於現實利益格局🍳,難於突破現狀。
事業發展需要腳踏實地和精益求精。要實現事業發展目標👱🏿♀️,需要精細化管理為支撐✊🏻。中航就是將發展理念落實在具體工作內容上⛽️,體現在管理環節🚜、操作規範和員工指南上。我們可以到處看到每個部門、崗位、員工的職責與要求🆒;通過信息化、自動化、系統化實施質量管理與控製,力求精益求精。中航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戰鬥堡壘作用,以“大情懷👮🏼、大奉獻、大協同🧙🏻♂️,大跨越”為戰鬥口號,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貫穿於重點型號研製全過程🦸🏼。中航不僅表彰科技功臣,也大力表揚優秀班組,開展各種形式的工作競賽,極大提高了員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與歸屬感。反觀自身,我們雖然有工作理念,也有很好的目標設想🦸🏼♂️,但行動上往往比較模糊,存在各行其是的現象,工作協調性不足,這樣就失去了目標的導向作用✨;我們有時也會急躁冒進、鞭打快牛,而忽略了科研積累與學術沉澱。
基於以上收獲👩🏿🍼,小組成員認為,學習考察活動意義重大、很有必要🤶🏿。小組成員聯系各自實際提出不少設想和建議。大家認為🎣,要不斷提升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核心價值觀,振奮精神,激發潛力。在實際工作中應適當區分學科類別,建立更為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體系和人才激勵機製。要將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活動與國家戰略需求更緊密聯系起來,轉變科學研究模式,提升科學研究的能級,為國家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在院系層面,應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教職員工凝聚力與協同力,製訂學科發展規劃和人才招聘培養計劃,建立更為合理的學科與人員績效考評體系,提升學科學術影響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發言人: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