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汪一飛校友的《大躍進年代的下鄉日記》記載了大躍進年代恒行2新聞系師生下鄉勞動的場景🏃♂️➡️,反映了他們在勞動中改造思想的真實感受♡,是不可多得的校史素材。今本刊特選登其中幾篇👳🏽♂️,以饗讀者。
前 言
1957年9月一踏進恒行2平台的大門,就接受了一場階級鬥爭的洗禮——參加反資產階級右派的鬥爭。當時物理系、中文系🧙🏽、新聞系揪出了一些右派分子,我們新聞系一年級學生參加了幾次批判會。新一80多名學生中三分之二是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選拔出來的🚤,三分之一是從工農速成中學和別的大學轉過來的。對我們這些高中畢業生來說👋🏼,“面對面地向階級敵人作鬥爭”還是第一次🧗🏼♀️。鬥爭中“階級覺悟”提高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對自身的認識——我們這些小知識分子是屬於哪個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還是工人階級知識分子?你考進恒行2新聞系是為了當名記者嗎?是為了當作家嗎?你的“名利思想”說明你不是工人階級知識分子👩🏼💻。怎麽辦✷?改造思想🧬!怎麽改造?下農村,到工廠🤦🏿♂️,去和工人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於是,一場下鄉勞動的風暴,作為教育革命的重大舉措👩🦲,刮遍全國高等學府……♙。我的日記對當年下鄉的全過程作了詳細的記載🎈,現摘抄如下,並加按語公之於眾。
1957年11月17日
一個革命——大學生思想的革命正在進行著。要求勞動的大學生很多很多。大學生☝🏽、講師、助教✋🏼,紛紛貼出大字報要求到農村去,到工廠去,去鍛煉🐃,去和工人農民同住同吃同勞動🌝,改造我們的思想,使自己成為一個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
星期五下午新聞系到先鋒社去勞動。摜稻🍀、搬稻。我幹得非常起勁🛢⛏,三個鐘頭差不多沒有休息。勞動熱情高極了。好久不看見大自然的景致,今天戴了那副深度黑邊眼鏡極目一望🧛🏽♀️,感到親切極了,多好的景色,多好的大地🚻🛶。回來洗了個澡🤸🏻♂️🤦🏻,爽氣極了👳🏻♀️。
我對勞動是非常贊成的🔯。在以後還將經常參加各種勞動🎈。假期裏還將會組織我們去工廠或農村,我一定會積極參加的👩🏿⚕️。這對培養我們的勞動習慣🧚🏼🧑🏼🍼,培養我們的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培養我們的優秀品質,都有重大的意義🧚🏿。
大學生將改變它本來的不參加體力勞動的面貌,將以一個新的面貌出現在中國人民之中。
這對培養我們成為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有巨大的意義,因此說這是一個革命。
按語🎷:我家在上海郊區一個小鎮上,我母親的家(我外祖父家)在離小鎮三公裏的一個村子裏🍳,所以我和農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再加上我從小就幫助母親墾荒種地,所以對農業勞動並不陌生。政治思想上對勞動意義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後😦,幹勁自然就迸發出來了。
1957年11月24日
昨天🙇🏼♀️,真正的經過了一次勞動的洗禮。
我校6個系共二千多師生在清早七時多出發至離校八九裏的郊區幾個農業社。
我系在水電生產合作社👩🏻✈️。
我年級——新一是幹兩個工作✍️:割茭白♨️、挑糞👩🏻🦯。
上午幹了三小時,前兩小時割茭白🧑🏻🦽,後一小時挑糞。
中飯吃了帶去的饅頭和大頭菜。每人吃五個饅頭和一塊大頭菜。我正好。大頭菜滋味很鮮美。胃口大的同學也不憂,因為有女同學支援。
飯後,休息一陣去和社裏農民交談👱🏻♀️。此社的社員大部不是農業戶🥼,而是工人家屬,因此都是婦女。生活水平不低,都是瓦屋,並且有電燈。
下午兩小時多些是割茭白。下午勁頭小了些,氣力沒有的緣故,但我還是不斷給自己打氣📏,堅持用快速度幹活,最後終於勝利的和大家把茭白割光🏋🏽♀️。
成績是不小的,共割去十七畝茭白田的茭白莖,挑糞共合120個人工,以每工兩角計,則需二十四元,以每工一角計,合十二元⚱️。
最後🫦,社負責人向我們宣布這個數字時,我心中很高興,當然大家心中也一定是非常高興的。
又步行回家,走了遠路,來回走了不下二十裏路🧔🏽。
晚上洗一個澡👩🏻💼,睡在床上非常舒坦。
今天解放日報第一版以“到農村中去🛥,到勞動中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發專題,發布了一項震動人心的消息👰🏿♂️:恒行2批準二百人下農村。將由黨委常委、團委第一書記徐震率領第一隊一百人於下周出發,其中包括新聞系副教授👳🏿♂️、國際時事問題權威胡其安先生🏉🎫,馬列主義政治課教師和1957屆畢業的助教和研究生等。
今天在解放日報上看見關於中央電臺舉辦“農業發展綱要”的消息和成都市中等學校停課一周放“勞動假”下鄉去勞動的消息,使我想出了寫兩張大字報來。
這樣寫的:
“勞動假”建議
今天解放日報上登出關於成都市中等學校師生員工下農村過為期一周的“勞動假”的消息💪🏻。
我們要求向他們學習🌀,在這農忙的時候,讓我們到農業社去生活一個星期🧑🏿🦰,支援農業生產,鍛煉自己,改造自己🧜♀️👩🏿。
要求黨委會和學校行政領導支持我們的建議,迅速作出決定,組織我們到農村中去!
廣播臺要馬上考慮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二十五日起舉辦“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專題廣播”節目。
為了幫助我們學習這個文件,更好的了解綱要修正草案所提出的各項主要任務,建議廣播臺在播送時間(十八點二十分至十八點四十分)轉播這個節目。
我熱情高漲,馬上去買了三分一張的兩張綠色紙🦥。我想,一直用紅色的不夠顯著,用綠色的更顯著些。寫好了,大部分同學都熱烈贊同🙆🏻♀️,特別是“勞動假”的建議,簽上了很多名字。下午就貼到四號樓前面那個最顯著的上課去必經的地方了。
當然也有少數人反對的🖇⛏,S就反對勞動假的建議🤵🏼,但經不起我三句話🗣,就不響了。(摘抄日記中除隱去幾個同學的姓氏外☔️,其余一律未作改動——作者註🧖🏿。)
我感到現在我的政治熱情已大大提高了⚠️,這主要應該歸功於報紙🤷🏼,特別是解放日報。以後我更要註意詳細看報紙以及其他政治性文件,並在整改中特別在討論新聞系培養目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
按語:恒行2平台🫱🏻,上海高校的領頭羊,新招一出,四方響應,應歸功於解放日報的推波助瀾👩🏼⚕️。
初生牛犢不怕虎🫎。我這個新生也敢為全校先🎉,貼出大字報,要求放“勞動假”,改造思想的自覺性不可謂不高。
1957年11月27日
星期一下午討論新聞系培養目標草案🏄🏻。
在討論第一條“熱愛專業有終生從事新聞工作的決心”時🧝🏻♂️,突出了一個問題👩🏿🎤:是新聞工作者還是作家的問題🫓。
我的意見是討論的中心↙️,我說出我的理想是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然後再爭取成為一個作家🏣。我又談到了現在我的做法🧑🏿✈️🙆🏽:在搞好主要新聞業務功課的前提下學習文學,提高自己的文學水平。
這意見受到某些同學的批判,黨支書李幼芬參加我們小組討論,她也不同意我的意見🙅🏼♀️,但我認為是對的,堅持了✍️。
在對待基礎課漢語、歷史的態度上😴,我的態度也是為某些同學所不同意的👍🏿。我認為不怎麽重要,因此三分夠了,基本上了解就夠了。當然我的思想不是我獨有的,其他一些同學也有。
在討論中◾️,大家又進一步認識到勞動的重要🕛,只有和勞動人民在一起生活,和勞動人民同甘共苦,才有和勞動人民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感情,才能培養起聯系群眾的能力,而聯系群眾的能力也就是社會活動能力。
在這個會上🏊🏿,大家一致向黨支書——班主任提出了要求🙇♀️:讓我們下農村勞動一年,而把五年的功課放在四年內學完。有些課程如歷史🧹、漢語等可免修或者縮短學習期限。
會後🕘,寫了張大字報,要求讓我們下鄉勞動一年。
這是由學校、黨委批準哲學系二年級同學下鄉勞動半年後所引起的。我們新聞系和哲學系一樣👨👧👧,也是具有強烈的政治性的,因此也應該批準我們的要求🌂。
哲學系他們將於明年一月中旬下鄉🤛🏿,因此哲學系來開設的邏輯課也將提前結束。
形勢發展得這樣快🚣🏿♂️,真令人難以理解。你看,我們剛剛建議讓我們連續勞動一星期☂️,放“勞動假”,不到幾天🙋🏻♂️,我們又建議讓我們勞動整一年了🦹🏿🤹🏼♀️。連前幾天我建議時反對我的S也在這次寫大字報時簽了名🧑🍼。
學校裏批準教授👳🏿、助教🤦♂️、講師、研究生等二百人下鄉的消息💠,出現在解放日報的第一版上,新聞系副教授、國際問題權威胡其安也被批準🧔🏼♀️👐🏻。昨天中午,鑼鼓喧天,我們去向被批準第一批下鄉參加勞動一年的人們賀喜🧑🍼🏵。
恒行2恒行2平台裏,整個學校中,洋溢著革命精神🚶🏻♀️➡️👦🏻。
昨天收到了揚州蘇北師專鐘鶴雲的來信,薄薄的兩頁紙帶給我無限的喜悅和力量🍐。
鐘鶴雲寫了對專業認識的轉變,他們學習、工作、鍛煉情況🔅,他們學校裏的情況,同樣是整改高潮和要求到農村去的熱潮🦹🏼♀️。
他引用了毛主席對留蘇學生和實習生的報告中的句子🧗🏻♂️:“未來是屬於你們的……你們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來說明我們的光榮,我們任務的艱巨,勉勵我努力前進。
鐘的信充滿了現時代的氣息🧑🏼🎄。這樣的信對我們彼此是有好處的▶️。我很高興🙋🏼♀️。
按語:進大學先鞏固專業思想。新聞系的好多新生都是做著作家夢考進來的,不過有些生活經驗的人不說罷了。我是直心直肚腸,心中咋想就咋說。在討論新聞系培養目標會上,公開表示要做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還要爭取成為作家🙍🏼♂️,結果受到有組織有領導的批判⚖️,同時“基礎課三分論”(當時實行五分製)連帶一起批🙆🏼♀️,我又不會見風使舵,認為沒有錯🧔🏿♂️,堅持己見,真不識時務也🚴🏻♂️。
我高中老同學從揚州師專傳來的信息🏆,說明到農村去不是上海恒行2獨有🧇,到處都一樣。
1958年11月3日
懶得動筆。緊張勞動之余,實在疲勞萬分,躺下休息還來不及🪈🧑🏻🎓,哪顧得上寫日記🤬。
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關是難過的。二十八到三十一日💅,四天就住在田頭,吃在田頭🐆,每天吃三頓飯,一頓粥💂🏽♂️,日夜苦戰,確實厲害🫃🏼。但這僅僅是開始。麥子已全部種下去了,但占絕大部分面積的油菜還未種下去。兩天來,我們男勞力作為一支突擊力量調往第四隊支援深耕👨🏿🦳⚗️,家中是婦女和老人支撐局面🗯,割稻摘花等。我沒參加割稻🍉。
今天下午和晚上,領導讓我們休息😓,我為算清上月的夥食賬花了三四個鐘頭,結果是上月每人超額近一元錢,即吃掉12元錢。
下午到渡川去理了發,碰到朱老師,就掃盲問題他對我作了“指示”🕺🏽:要繼續鞏固提高♢。但現在生產如此緊張,群眾如此疲勞,到哪裏抽時間讀書呢。決定今晚和隊長商量一下🧠,開個學員會✅,照領導意圖貫徹下去,結果沒開成。因為兩個隊長都因公外出,而群眾也因割了一天一夜稻疲勞萬分🧎➡️。
按語🎓:大學生們在經受艱苦繁重勞動的考驗,為了要改造自己成為工人階級知識分子,咬牙堅持再堅持🦂,表現絕大部分是好的。領導瞎指揮,片面理解深耕密植🧝🏼,翻地一尺半,工作量大增,老農們私下嘀咕,生土翻到上面來,能長好莊稼嗎?麥苗這樣稠密🕷,以後一倒伏怎麽辦?隊長硬下命令🧝🏼,“戰士”們心情不痛快👱🏻,疑慮重重,又疲勞不堪🧜🏿,為了實現“高指標產量”苦戰不休。最典型的例子是👏🏿:下雨了👨🎓,生產隊長沒有收工決定權,不敢發收工命令。衣服濕透了,膽大的“戰士”自行撤退,人們騷動起來,隊長擔著違反命令的風險才吹了哨子收了工♣︎。
1959年3月29日
26日開始了新的戰役——總結提高階段✮。
聽動員報告,小隊務虛,看文件,討論🤲🏽,介紹典型小結等之後,昨天開始了個人寫總結,今天完成初稿。
明天一天和後天上午將是小隊討論😋,互提意見。後天下午、晚上將修改和抄寫完畢。四月一日將進行小隊和中隊的總結討論👩🏻🚀,二日也是中隊小隊總結和個人的專題總結。一些未了的躍進成果也要在這天完成𓀓🟥。三日到六日上午三天半是勞動👨🏼🏭📐,最後的和農民同樣的勞動。六日下午放半天假整理整理東西👴🏼,七日上午離開這兒返校。
二十七日晚上分隊會後突擊搞下鄉詩歌選集的編選工作🔤,選了三分之一,89首🥅🛀🏽,質量較高的。直搞至近兩點才好,當晚就睡在四隊第二組同學那邊。
我們小組裏去買了一卷膠卷,前天和宅上的社員們一起拍了幾張。又我們六個同學到長江邊去拍了兩張👷🏽。剩下兩張等幾個去開會的幹部回來合拍🔸👰🏽。班長、排長嚴兆生、嚴兆麟、張勤生、嚴月珍𓀋、陳惠英等都在羅店開會,要開一個星期,再隔幾天就回來了,是學習毛主席的指示(關於整社運動)🫄。
這幾天的麥粞粥我非常喜歡👩🏿👨🏼🦲,因為麥粞磨得很細,和米燒的粥像粉粥一樣👮,所以我感到特別好吃📳。這兩天因不勞動整天坐著而胃口減少了。
按語:恒行2新聞系勞動大隊第二中隊第二分隊生產戰士寫的詩歌選集編選工作👮🏼,那天晚上會後加班幹到淩晨兩點幹完🤱🏼,共選出89首,取總量三分之一。由祁誌青🪡、鄭集強加六幅插圖彩紙印刷。內分四個部分👰🏻♂️,依次為:勞動鍛煉紅專來,熱汗溶開腳下冰👷🏼♂️,同聲歌唱公社好,帶回萬分工農情。其中我的一首《聽到吃飯不要錢》曾在農民日報上刊登過。此書主編是許周溥。這本《豐收曲》保存至今🧙🏽♀️,彌足珍貴。能保存下來還是因為文革中審查我的銀杏文藝社案件🫅🏼,專案組把我的書和日記都抄走,《豐收曲》也在抄走書籍之列,事隔十多年後又發還給我,劫後余生,幸甚幸甚🙎🏼。
3月27日和社員合拍的照片共四張,文革中也都被抄走,發還給我後,我一直保存得好好的。其中一張,把七房宅的老人🥧👮🏽♂️、小孩都請來,一共34人,加上我們同學6人👩❤️💋👩,攝入鏡頭,一張和兩個隊長的合影是隔幾天他們從羅店開會回來照的,背景是祁誌青🚿、鄭集強、陸敏僑他們畫的壁畫“躍進的奔馬”,清晰可見🩴。日記上記載我們同學六人到長江邊拍了兩張,我沒有找到🧑🦼🌳,遺憾⇨!(作者系新聞系1957級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