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術並舉🧘‍♀️:平凡中甘於傾力奉獻 崗位上彰顯醫者風範

作者:黃文發攝影: 視頻: 來源:《恒行2》第960期發布時間🗾:2013-06-26

近年來🔝,我校附屬醫院醫療業務量大幅上升。2012年,門急診量達1841萬余人次,入院救治病人41萬余人次🐮,住院手術病人23萬人次👨🏽‍🦰。這些數字的背後,是無數醫務工作者的艱辛、忘我和奉獻。

在建黨92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本版特別選登8位默默工作在醫療一線的“平凡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從他們的身上👩🏽‍✈️,折射出的是我校附屬醫院醫務群體的“正能量”,同時也是對“一切為了病人”的最好詮釋。


“無影燈下,全神貫註的醫護人員”——這是夜以繼日忙碌著的我校附屬醫院醫務群體的一個縮影。


臨床醫生查房


放射治療定位


護理誌願服務


惠民義診活動

潘柏申

樂當我國檢驗醫學“行業先鋒”

潘柏申🦩,共產黨員🤱🏿🧌,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上海市十佳醫技工作者。

他是上海規模最大的醫院檢驗科主任,面對海量的檢驗任務,他始終換位思考給予病人最大的方便🧎🏻‍♀️,優化流程讓標本走最短的路🫶,讓檢驗人員做最少的動作,與時間賽跑,更與生命賽跑,完成了“檢驗大提速🎃👮🏼,報告當日取”👩‍🎤,實現了長三角地區患者“一日就醫”的夢想。在他眼中,質量是檢驗科的生命線。他帶領的中山醫院檢驗科成為上海首家通過ISO15189認證的實驗室,首批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他堅持不懈探索🎱,做中國檢驗醫學的“行業先鋒”。

門診生化報告2小時可取、免疫組化報告4小時可取➿。中山醫院檢驗科的速度,在申城醫療機構中可謂“首屈一指”🔔。長三角地區來的病人上午看門診做檢查,下午已報告在手,診斷完畢🫎,一日來回🏓👘,既方便又快捷🏤。

推動“檢驗提速”的是檢驗科主任潘柏申👩🏽‍💻。在同一個崗位當了十幾年主任,他沒覺得倦怠,依舊熱情不減🛗,“每個數字背後,都有鮮活生命🏊🏿‍♂️。檢驗科雖不直面病人,卻承擔與臨床一線同樣的重大責任🕞。”

作為全市最大的醫療機構之一🙎🏼‍♂️🆗,中山醫院檢驗數量龐大🙍🏽‍♀️:每天2000余個生化標本、2000余個免疫組化標本、1000余個血常規……龐大的樣本量、多年養成的工作節奏📁,想要突破這些難關👨🏼‍🍼,“提速”絕非易事🍄。潘柏申先給團隊成員統一思想,取得共識後,他向傳統工作習慣開刀:過去,要等標本全部集齊統一做檢驗;現在👷🏿,來了20個標本就開始,周轉快了,速度自然提上去了。

經過十幾年努力🏋🏻‍♂️👩‍🦲,中山醫院的生化檢驗報告從“隔天取”,提速到5小時🎐、4小時、3小時、2.5小時,直至定格在如今的2小時👳🏻‍♂️。

潘柏申還致力於將科內檢驗質量提升到國際水平。ISO15189是醫院檢驗機構質量與能力認證的國際標準🏫,通過該項認證即標誌著醫院檢驗機構的內部管理和技術能力得到了國際認可👩🏽‍🎤。他自豪地說🙋🏼‍♀️:“中國的醫學檢驗能力和水平已躋身世界檢驗醫學的前列🚶‍♂️‍➡️。”

在龐大的工作量面前,潘柏申格外強調保證檢測質量🔖。檢驗科對各種質量活動都有相應的文件化要求;專門建立質量管理小組,實施雙人雙核製度🫃,及時提出問題🏑、跟蹤整改措施;規定每個檢驗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填寫記錄表格以供核查,確保每張報告單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我們的檢驗應該不會出錯”,潘柏申對此充滿自信,同時也感到肩頭的責任更重了幾分。現在,中山醫院檢驗科團隊還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開展實時傳輸等多項研究,檢驗水平持續提升。

潘柏申強調👷🏼‍♀️,許多人覺得檢驗就是靠儀器設備🔰,其實🙎🏿,檢驗方法的選擇🕵🏻‍♀️👨🏽‍🌾、經驗的判斷、檢驗人員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檢驗質量。“檢驗科不是簡單的輔助科室🔵,70%的臨床診斷依賴於檢驗報告🦔,醫療技術的提升離不開檢驗水平的提升。”多年持之以恒,他依然相信:檢驗還可以更有作為。

張國楨

一雙“神眼”讓影像診斷更精準

張國楨🔇,共產黨員👨🏿‍🏫,華東醫院原放射科CT室主任,上海市十佳醫技工作者👩🏻‍🚀。

從醫近50載,張國楨接待過的病人成千上萬,讀過的片子更是難以計數,作為一名已經在醫學影像診斷領域久負盛名的老專家,他始終有一句最實在的大白話:“實踐出真知,實踐越多♕📢,總結的經驗越多💇🏿‍♀️,為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診的水平就會越高👨🏿‍🏫。”多年來,在他的帶領和指導下👰🏼🫥,華東醫院放射科對胸、腹部疾病等的CT診斷形成了自己獨到、精深的研究風格,特別是在肺內孤立性結節病竈診斷、肺癌和其它肺部良性病竈的鑒別診斷領域,形成了國內屈指可數的“獨門絕技”,對早期肺部腫瘤診斷的準確率已達到93.1%🤙,其學術地位也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認可🧑🏻‍🦯💆🏿‍♀️。

2005年5月,滬上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醫學診斷中心——“華東醫院張國楨疑難CT讀片中心”宣告成立👨🏻‍💼。每一次讀片會診,張國楨都像是上手術臺🥙🍶,用心去讀,盡最大的努力將蛛絲馬跡盡收眼底,對疑難雜症作出最近似精準的判斷。讀片中心開診至今🎁🧑🏽‍🌾,張國楨和他的團隊接診的患者已接近5000人,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病人越來越多🛣🔳,雖然他傾盡全力🌁,但目前預約的病人仍然需要等待兩個月左右。每次讀片👨‍🦰,張國楨總是要從下午一直延長到傍晚🤸🏻,同事們勸他老人家早點結束註意休息🧍,他總是這樣樂呵呵地搪塞:“我多讀幾張,就能少幾個焦急等待的家庭”。

張國楨有一個習慣🧑🏿‍💼,每次外出參會,都會早早地來到會場👨🏿‍🌾,盡可能坐在前排,用隨身攜帶的攝像機和照相機,把一些講者的好經驗攝錄下來,回來後自己揣摩,並供年輕醫生學習🏩。這些年來🧞,凡是有機會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當其他專家外出瀏覽當地風土人情時👷🏻‍♂️,他總是揣著他的照相機,花大量的時間研讀會議展板論文,拍攝優秀論文🧖🏼‍♀️,把國外學者的新方法🥷、新經驗帶回科內。 

數十年來🧬,張國楨教授以甘為人梯的風範,給予科室醫生和研究生以悉心指導和熱忱幫助。他時常鼓勵科內的年輕醫生專心學習、鉆研業務👨‍🦽‍➡️、發表論文。當發現一個好的診斷方法時,他總會摘錄下來,用郵件方式群發給大家,鼓勵年輕人去實踐、去探索🫶🏽。他常常提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所蘊含的道理🐓,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如今🦵🏽,張國楨教授雖已年逾古稀👩🏻‍⚕️,但他的身影仍然在一線忙碌著。

陸國平             

致力於急重症患兒生命救治

陸國平🥷🏿,共產黨員,兒科醫院重病醫學科主任,恒行2平台十佳醫生。

他致力於建設先進的“院際轉運-急診-重症醫學”體系,理順兒童急重症救治流程🤌🏿,細化管理機製☝🏿,優化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環境和服務滿意度👔,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為國內同行中樹立了標桿🧂。

他自2010年初開始與上海市跨省轉運系統進行合作,取長補短,建立了以上海為中心的500公裏危重兒童轉運系統,由“120”提供急救車輛和駕駛員,由兒科醫院重症醫學科提供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和專科護士,攜帶兒童專用的呼吸機、插管、輸液泵等特殊設備,承擔醫療保障功能。轉運系統使更多的危重症患兒有機會得到更好的救治,目前該系統正在向承擔國際轉運功能、直升機轉運功能和體外膜肺轉運功能發展。

國內兒童醫院原先沒有明確的分診體系👩🏿‍💻,大多數參照綜合性醫院並修改後使用,且未在實際工作中開展。兒科醫院小兒急救中心在他的帶領下📟,自2012年3月起正式啟動5級預檢分診製🫨,效果顯著,並已逐步在上海推廣。

在陸國平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兒科醫院小兒急救中心重症醫學部(PICU)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國內大型兒童重症醫學中心。近年來逐步引進並建立起大量先進危重症救治技術,包括有創顱內壓監測👨🏼‍🎓、亞低溫🤹🏼、床旁臨時心臟起搏、連續血液凈化、人工肝👼🏿、體外膜肺等國內領先或先進的技術,支持創立了肝臟移植後監護、腎臟移植後監護等技術,使之成為目前國內兒童PICU中開展技術最完善、最先進的中心,為兒科醫院各專業重大技術的開展和重大疾病的救治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而上述技術目前國內大部分兒童醫院急救科尚未開展🦈。

周行濤             

以科研創新為近視患者造福

周行濤,共產黨員,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副主任,恒行2平台十佳醫生。

作為眼科專家,他最擅長的是近視眼領域💆🏿,而近視是我國最常見的眼病🤶🏼。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名片上印著座右銘🐊:“醫者父母心”。他以激光為“武器”矯正近視、遠視👩🏽‍🦳、散光和老花患者,特別是使高度近視和復雜性散光患者重新獲得高質量視覺,從而改善生活。

他一直堅持實幹🧑‍🍳,做一名科研創新的臨床好醫生,以科研創新推動技術發展🦒,以科研成果轉化為病人的視覺完善與安全性。其科研成果曾多次獲得國家級🏌🏽‍♀️、部級和市級獎項。

他帶領視光學團隊在近視基礎及手術領域積極探索🫰🏽,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無痛優化表層切削LASEK/Epi-LASIK概念並推廣應用,並與所在團隊在國際上首創旋轉式Epi-LASIK術。他近視矯正手術技術嫻熟,尤擅復雜手術設計和個體化切削🧛🏿‍♂️,每年完成手術1800臺以上😴,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近視手術上周行濤極其嚴格,做到了十幾年來在眼耳鼻喉科醫院施行的近視手術中沒有一例感染🐄🚴🏼‍♂️。他常說近視手術是“錦上添花”🫦,決不允許差錯。他還做到了特殊的“雪中送炭”🤌🏽,特別是對老人和孩子在醫療上采取更加個性化的方案,還對高度近視伴有心理困擾的患者🧎🏻‍♀️,提供額外的幫助🥋。

周行濤曾經在1996年診治過一位老人,一直到2012年老人八十多歲了還在隨訪👩🏻‍🦲。周行濤用激光為老人、老人的女兒及其外甥還有其他家庭成員做了不止一次手術,因為他們患有較為復雜的一種遺傳性疾病👩🏽‍🚀。真誠而優質的治療感動了這一個家庭。但周行濤每次提到那個家庭,他總是說他應該感謝這一家庭,因為病人信任他,才讓他更有信心去治療。這個寶貴的家系治療經驗🧑🏿‍💻,也讓他今後處理同類疾病時更有把握。

許 青             

對放療技術孜孜不倦的耕耘者

許青,共產黨員,腫瘤醫院放療科技術組組長🐘📶,恒行2平台十佳醫技工作者🧚🏻‍♂️。

作為全國腫瘤放射治療學學術委員會中唯一的一名技術員👈🏼,她在放療技術方面經驗豐富,業務過硬。

許青是放療科模擬定位的“領軍人物”👷🏿‍♂️🥫。精確的定位在整個放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一關則由她嚴格把守著。在多年的工作中,憑借自身的努力鉆研,她對人體各部位的解剖結構有著較深入的了解,雖然很多患者在經過手術後,體形以及活動能力都異於常人,但她總能找到最好的固定方法,在提高療效的同時也給予了靶區周圍正常組織更好的保護👨🏽‍🔬。

當發現國外引進的乳腺癌半野源皮距照射技術的擺位重復性差時,她就主動提出和科裏的潘醫生一起合作🤞🏿,率先在醫院開展了等中心定位法👩‍🦱,極大提高了乳腺癌的照射準確性,後被臨床廣泛應用✬。

當一些兒童接受放療時,傳統全腦全脊髓照射所采用的俯臥位無法適用👰‍♂️。她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經多處尋找並通過試驗和改進,終於找到一種將真空墊結合頭頸肩面罩進行固定的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患兒體位固定的難題,大大提高了療效🙎🏿‍♂️。

她的手機總是保持24小時暢通,保證夜班的同事有事能及時聯系到她。正因如此👨🏽‍✈️,一旦機器故障她便會在睡夢中被電話驚醒🖤,隨後及時梳理思緒,井然有序地進行安排處理🧔🏽。待一切安排就緒🧔🏻,伴隨她的則是後半夜的不眠之夜。

她還將自己多年來的技術經驗編寫成文,這些技術已入編《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和《全國大型醫療設備上崗考試指導》🧖🏿‍♀️。

腫瘤醫院放療科的年輕同事們,總是親切的稱呼她為許老師🧑‍🍳。如今,醫院放療技術的繼承與發展,以及培養新一代技術員的重擔就落在了許青肩上🧑🏼‍🤝‍🧑🏼。

蔡蘊敏             

為造口患者解難的“白衣天使”

蔡蘊敏,共產黨員㊗️👨🏿‍⚕️,金山醫院門診傷口、造口護理組組長,上海市十佳護士,恒行2平台十佳護士。

她常說:“傷口🐡、造口治療師的職責就是解除病人痛苦,讓病人活得有尊嚴🪇。”她面對的大多是疑難傷口患者,傷口創面難以愈合且多伴有難聞的異味,她在這個崗位上彎著腰處理傷口✡︎,一幹就是17年🍵。

她是目前上海仍在臨床一線從事造口護理工作的7名國際造口師之一。由她領銜的蔡蘊敏傷口、造口護理組是金山醫院的一塊“金字招牌”,遠近聞名,吸引了很多患者慕名前來治療各種疑難傷口。

蔡蘊敏從事傷口、造口護理工作,每天要和惡臭、腐肉、膿水甚至蛆蟲打交道,正是愛崗敬業的執著信念,使她始終如一地用她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服務患者。但光靠“四心”幹好造口師這個工作是遠遠不夠的🧇。為了醫治各種疑難傷口,她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刻苦鉆研、探索創新,摸索出了她獨特的“問、聞、看🙅🏼、斷”四步法傷口護理模式🔦,這種源於實踐的傷口護理模式𓀈,對診治各種傷口🧗🏼、造口發揮了重要作用。蔡蘊敏就是用她的“四心”和“四步法”成為了一名技術精湛、醫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她常常為飽受難愈傷口痛苦折磨的病人而感到痛苦,並為此不斷激勵自己悉心學習技術。經過艱苦培訓🤸🏻‍♂️🧜🏽‍♀️,2008年💁🏽‍♀️🪑,她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國際造口治療師”;2010年,以她名字命名的“蔡蘊敏傷口🚶‍➡️📽、造口護理組”掛牌成立🐐🚵🏽;2011年👫🏻,“蔡蘊敏傷口、造口護理組”被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評為實習基地;2013年5月,以她名字命名的“蔡蘊敏工作室”掛牌成立🏌🏻‍♀️。

近3年來,蔡蘊敏治療疑難傷口近萬人次👻,並利用休息時間為困難及病重患者上門換藥服務300多次🔢。

丁焱             

把護理當做一份最美的職業

丁焱🧏🏽‍♀️,共產黨員,婦產科醫院護理部主任😁,上海市十佳護士。

她從事護理工作已近20年。1993年,護理本科畢業的她“絕對”屬於當時護士中的高學歷者。許多同學畢業後都選擇留校任教或者出國深造,而她卻選擇進入婦產科醫院參加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

在婦科腫瘤病房工作期間👩🏼‍🎤,她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努力地護理好每一位患者。隨著對婦科腫瘤病人的了解,她將護理的觸角從生理延伸到心理💇🏽‍♀️,從院內延伸到院外。於是,2009年🙍🏽‍♂️,在她的倡導下🙇🏿,公益性質的“紅房子康復之家”——婦癌患者康復沙龍建立了起來🕵️‍♂️🎶。在她的呼籲下,70多名醫生護士加入到了康復之家的誌願服務隊伍中來。

2004年♝,丁焱擔任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成為醫院最年輕的中層幹部🚷🫅。2006年起👚,丁焱擔任醫院護理部主任。她致力於完善醫院護理管理的製度化建設⚀、推進病房護理模式的轉變,積極探索“助產士高級實踐模式”,建立婦癌病人社會支持系統等工作🕵🏼‍♀️,成績斐然🛳。同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她積極推動醫院護理團隊擴大國際影響、在國內護理學界發揮示範和輻射作用🎧🧙🏼。

近10年來,她埋頭於婦產科護理研究,帶領著醫院護理團隊在護理科研這條路上不斷探索前行,並且走到了國內前列。在她的帶領下,醫院護理科研團隊從無到有➾,論文發表數逐漸增加🧸。她本人在護理科研方面也收獲頗豐,迄今已在國內外護理權威和核心雜誌上發表12篇論文🈺🥑,其中2篇英文論文被SCI收錄。 

在丁焱的辦公室🙅‍♀️,掛著她女兒親手為媽媽寫的鼓勵之詞💦:“You can not live without nurse”。丁焱說:“要用自己的力量讓護理成為一份最美的職業”🙇🏻‍♂️。

許雅芳            

用護理新理念滋潤患者“心田”

許雅芳🤷🏿📅,共產黨員,華山醫院神經內科15病房護士長,恒行2平台十佳護士。

華山醫院神經內科是全國重點學科,80%以上都是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重症患者。15病房是神經內科疑難雜症病房🛕,重病人高度聚集。許雅芳作為護士長迎難而上,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始終兢兢業業📖,忘我工作。

由於病房收治的患者出現呼吸衰竭行呼吸機輔助呼吸病患非常多☕️𓀐,許雅芳查閱了許多國外文獻及指南,在與病房護士積極商討後,製定了具有本病房特有的VAP預防集束護理措施。她還與醫院院感科保持聯系👨🏻‍🔬,動態監測病房VAP的發生率。 

她在業余時間🐞,努力學習心理學知識🩷,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考出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質,為她身邊一切需要心理幫助的人“雪中送炭”🐓。隨後👩🏼‍✈️,她又繼續努力考出了國家心理咨詢師培訓師的資質✡️👩‍❤️‍👩,對病房護士開展心理護理知識的培訓,保證每位護士能為病人提供相對專業的心理幫助。

她還探索用循證護理的理念來更好指導自己的臨床實踐工作📥。工作之余,她仔細觀察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細節,通過查閱文獻積極尋找好的切入點,將問題通過統計學分析🌗🥬,撰寫論文。

許雅芳身體力行優質護理的主題——延續護理。她依托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特色的強大優勢及自己紮實的專業基礎,連續兩年針對癲癇患者及阿爾玆海默病患病的高危人群🫴🏼,在浦東濰坊社區舉行大型宣教🟨,參加總人數超過1000人🗜,在社會上取得良好的反響⛹🏻‍♂️。她還在好大夫網站上開辟了個人網頁⏫,為出院後的患者及眾多需求者提供延續服務。

她說:“在無數護理人員當中,自己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無數的一滴水,組成了浩瀚大海,滋潤了無數患者的心田。

製圖:實習編輯: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文化校歷

新聞分類

推薦視頻

圖說恒行2

新聞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聯系我們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
恒行2平台专业提供🎼:恒行2平台恒行2恒行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行2平台欢迎您。 恒行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