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縱論
去年秋天以來,歐債危機表面上看似乎得到了緩解。去年九十月份歐央行和歐盟宣布可無限製購買問題國家的國債(OMT)和歐洲穩定機製提前正式(ESM)生效以後𓀝,重債國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國債價格應聲下跌🚶🏻,金融市場上作空現象得到遏止👩🦲,希臘等重債國也得到喘息的機會👵🏽,不再每天為破產和退出歐盟提心吊膽。從應對歐債危機來講,這相當於戰士不僅獲得了對敵可以使用“格殺勿論”的授權,而且有了充足的彈藥保證。加上危機爆發近四年來,從2010年5月歐盟🙅🏼♂️、歐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危機應對的三駕馬車🧶,出臺包括歐洲金融穩定工具(EFSF)等在內首個救急舉措後🙅🏻♀️,在希臘等國破產、退出歐盟的危機催逼下,歐盟出臺了一系列短⛹🏻♀️🏃🏻♂️➡️、中🖖🏻、長期的舉措,相關的救濟機製也日臻成型😐。
但是,近來平靜表面下暗流湧動,經濟上👶🏽,各國經濟持續低迷,歐盟春季報告又再次下調了今年的增長預期🧼,歐盟平均為-0.1%,德國也僅為0.4%。失業創出歷史新高,總失業人數高達2600萬,失業率達12%👲🏻🤗,部分國家如西班牙青年失業率竟高達50%。盡管持續緊縮,但各國債務總比仍居高不下,平均達85.3%。
尤其是近來通過強製征收儲戶稅收的這種近似搶劫的方式粗暴解決塞浦路斯債務危機的做法,及英國首相聲稱要全民公決英國是否繼續留在歐盟等的負面做法和信息接踵而至,歐盟國家民眾對“緊縮政策”和德國的不滿情緒以及離心離德的情緒在持續集聚和發酵。
究此現象形成的原因和實質🪀,筆者認為:問題的實質還是歐債危機下,歐盟成員國的競爭力差異擴大和團結一致的“歐洲認同感”的缺乏。本來,歐債危機爆發和持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經濟全球化和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歐盟國家由於自身的製度性🏃🏻♀️➡️、結構性軟肋以及一體化製度安排的不完善綜合作用所致。
面對危機🤼♂️,德國等核心國家的想法是👩👧:不能允許重債國寅吃卯糧,最後令歐元區變成歐洲的“公社食堂”🦩👮🏻♀️、德國成為永遠被擠的奶牛,所以一定要建立懲罰養懶漢的約束機製,“借債還錢”和“父債子還”乃天下公義✉️🧏。於是,每次破產危機的解救總成為德國人不斷給重債國做規矩的籌碼和勒緊緊縮政策的機會,全然沒有顧及周邊鄰居災難性失業和經濟萎縮,以及對社會強烈的憤懣和不滿。
反觀重債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10余年的搭便車形成了習慣思維🦵🏼、導致了積重難返📍,更何況他們認定德國在歐元區因為歐元相對馬克的幣值低估等使德國經濟大獲其益,且德國有著兩次大戰歷史的原罪,理應擔當“長子”之職🖨,但他們卻有借危機援救之際,行“越軌之舉”。
因此,現在或許是德國等核心國家伸出援助之手🧛🏼♂️、作出更多讓步,其他危機國家則加強自律⚗️、體恤援救艱辛的時候了。但要大選日益臨近、民意難違的德國和深處經濟萎縮和失業之苦👩🏻,各種矛盾迸發的外圍國家相互體諒和講團結也難🔘,只得看歐洲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操守、民眾的共識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結果了。
( 作者系中國歐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丁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