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開教授🧑🏻🎓,兒科醫院醫生🧛🏿,現年75歲,1975年7月至1977年10月在柬埔寨援外醫療🛷。
踏上赴異國他鄉的援外醫療之路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柬埔寨正在進行全面建設,包括醫療事業在內的等很多方面都缺乏專業人才🧩,而在當地只有一個中國的醫療隊進行援外醫療,孫道開教授就是在那個時候去的柬埔寨。當時孫教授大學剛畢業,有了幾年工作經驗🫸🏼。在柬埔寨,每天他一個人管理醫院裏的400—500號病人,雖然配有兩名助手🤭,但仍感到任務繁重🕺🏻、時間緊迫,這也迫使他想出了一種比較有效的管理方法:把重病患者集中到一起,集中力量診斷治療,解決時間上來不及的問題🚶🏻♀️➡️。他基本上每天早上進行治療⏭,下午抽出時間培訓當地的衛生員,以解決醫療力量不足的難題。孫教授以治帶教🥽,爭取在短時間內培訓一批當地的醫生,以期讓他們成長為當地醫療事業的骨幹。
除了工作上的繁重任務之外🦂,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吃穿住行對中國去的援外醫生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孫教授所在的柬埔寨氣候炎熱濕潤,當地衛生條件也不是很好,剛開始時吃住等都不是很習慣➕👩🏿💼,有時大家只能開幾個罐頭來改善一下夥食。初來乍到,語言交流也有一定的困難🛼☞。雖說當時在北京培訓過一段時間,但孫教授切身感覺到語言是要在實踐中訓練的🐈。經過自己的摸索和不斷交流,他三個月基本就能聽懂當地人說話,六個月就能與病人熟練地通話了♕。
在當地患病對家裏只字未提
在柬埔寨的兩年,讓孫教授深切感受到當地痢疾🤸🏿♂️、登革熱等熱帶傳染病的易發程度,就連他自己也未能幸免🚼。孫教授在當地得過持續一周左右時間的登革熱病,發燒、掛鹽水,這段時間只能躺在床上🤷🏼,什麽事情都不能做。幸好治療及時🏄🔇,最後並無大礙。每每想到當地因患該病的人不幸去世時🫳🏽,孫教授還是有些後怕,而且在當地的援外醫生也有感染死亡的事情發生🕊。
在外的兩年,也時常讓孫教授想起家的溫暖💽。他說兩年裏他沒有回過家,那時一個月與家裏通一次信,簡單介紹一下那段時間自己的工作生活🈹,同時也了解一下家裏的近況,但自己生病的事情絕不能告訴家裏。柬埔寨的熱帶光照很強烈,自己的視網膜也出現了問題,這些都不能和家裏談起👩🏻💼,以免家人擔心。得登革熱病的事情更是只字未提👩🦲。孫教授說,當時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克服一切困難🕴🏼,完成祖國交給的任務。
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在去援外醫療前,孫教授已有了幾年治病醫療的臨床經驗,可以說,國內的大多數小兒疾病病例孫教授都是見到過的,但在柬埔寨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體驗。他說,柬埔寨的很多病例以前在國內都沒碰到過,所以只能一邊治療一邊學習。由於當時出遠門前不方便多帶行李和隨身物品👛,所以身邊只帶了一本當時國內最厚的兒科教材⛹🏻,自己有空閑時間就不時地翻翻此書,邊工作邊學習,隨時武裝自己☃️,當時的醫療環境也不得不迫使自己那樣去做🙇🏻♂️。柬埔寨當地也有不少外文版的醫學書籍🤸♀️,可以供自己學習參考🏃🏻♂️,以便最快地了解當地的常見病例🤍。孫教授驕傲地說,在國內自己是一位兒科的專科醫生🙆🏽,而在柬埔寨時他可是兒科的全科醫生,什麽病都得看🔺。
在采訪中,孫教授不止一次指出,出國援外醫療需要培養全科的醫生👷🏻♀️,醫生年齡最好要年輕些,否則體力不適應;同時最好有10年左右的臨床實踐,有一定的經驗和知識面,否則碰到問題不容易解決。而且醫生一定要有能獨擋一面的能力⛳️。這些都是孫教授援外過程中的切身體驗,都是很關鍵的經驗之談👩👩👧。
體現人道主義精神
孫教授說柬埔寨的人們很歡迎我們的援外醫生,因為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中國來的醫生非常為當地的老百姓考慮,即使再困難我們也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許多的藥品👯♀️、醫療器械也都是我們帶去的🎸。我們去那裏救死扶傷,代表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更是我們的祖國,我們必須要保證完成祖國交給的任務。
(孫道開🧑🚀:柬埔寨,1975.7-19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