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能源市場本身來講🤓,其改革勢必要觸動利益集團的利益,而這個利益集團目前看來是最難以觸動的,就是國有企業。中國能源部門未來10年如果真的想走真正市場化的改革道路🤣🧑🏽🌾,確實需要破冰。從去年開始,關於能源市場改革,從中央來講的信號傳遞還是非常頻繁的,從年初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人大👩🏿🔬,再到十八大的報告當中都反復提到了資源品價的改革,要建立合理的煤電油氣的比價關系💁🏻♀️,消除不合理的壟斷,對原有的政府補貼要給予重新的考量。都在傳遞非常積極的能源市場改革信號🦸🏽♂️💇🏽♀️。但是客觀來講能源部門改革仍然非常困難👝。
我今天簡單的匯報一下對現行能源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的一點思考💎,希望理清問題到底在什麽方向,以及我們可能要做的工作。現在能源價格體系當中➿,能源市場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供需雙方以及價格。價格是反映整個市場失衡的重要信號,所以我們還是從價格入手。現在能源價格體系當中,首先一個重要問題是市場調節機製的缺位👶🏼。無論是壟斷也好💆🏻♂️,無論是政府管製也好,最終表現出來就是缺少一個有效的市場調節機製,而這種市場調節機製缺位是導致中國油氣、煤電供需失衡頻現,市場配置效率下降的一個非常重要動因。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每一次當油價跌的時候,就會出現油荒🦠。其實道理很簡單🪶,其實就是中石油🚔、中石化不願意供油了🥀。每一次煤價漲的時候就會出現電荒♐️,究其原因是因為成本在上升,發電企業不願意供電了🫐🧑🏼🦰,🌶🧝🏽。因為能源部門最大的特征是上下遊依存關系非常緊密🏄🏿♂️,而我們現在這種能源價格體系恰恰沒有形成有效的價值傳導機製,導致了整個市場的失衡變成常態。而且一旦失衡開始出現的時候,往往市場就會出現進一步的超調,因為人們都會擔心能源的短期失衡會進一步的加劇🪠。而市場的搶購或者是其他的行為會導致失衡進一步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
第二個問題🧘🏽♂️,現行能源價格體系當中,價格管製實際上扭曲了能源價格的相對水平🤵🏼。相對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相對國際市場,一個是相對其他的能源品種🏺。這兩種相對價格水平的扭曲,使得現有的市場沒有辦法對優質資源高效合理的配置。這個優質指的是滿足於特定的能源需求的能源品種⏰,沒有得到它最有效的配置👮🏻♀️👩🏻🏭。比如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在分析這個問題通常會用各種能源品種跟煤的比價關系,因為煤是最基礎的能源🧀🪳,相比較美國而言中國的油氣電相對於煤的比價水平都是偏低的🦸🏻♂️,因為我們知道美國能源市場是管製最少的,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參照,可以看到中國的油氣電相對於煤的比價關系偏低🙇🏻♀️。在這其中油的偏差程度相對較小,最嚴重的是電。也就是說電力部門的電價低水平和美國市場的差距是非常嚴重🚚🧑🏽🚀,相對於煤的比價關系。我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增長模式是強化製造業的比價優勢💂🏼♂️,電價的管製其實是為了有效的降低製造業的成本,這其實是形成一種跟其他國家出口的比價優勢。跟其他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從部門的類型來看比價關系的失衡就更加的突出🎱,比如說從工業用能比價關系來看👨🏼🎨👨🏻🎓,油氣電相對於煤的比價關系近年來都在上升的過程當中🧰,也就是說中國工業部門用的油氣電成本其實是在相對上升,相對於平均水平👨🏼💻。
目前的失衡主要是在居民部門,居民部門比如說氣和電相對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比價關系是嚴重偏低的,而且是完全扭曲的💂🏽♂️。為什麽會這樣🧑🏽⌛️?我們現在一直都是解決民生問題😟,解決民生一個有效的方式是保證氣價、電價🤜🏼、油價偏低🤟🏿,保證他的基本生活水平。但客觀而言,這一情況跟國外完全相反的,國外能源定價體系是居民部門平均用的能源價格要高於工業部門,他是從成本考慮的,因為客觀來講工業部門所有敷設能源基礎設施的成本都要低於居民部門,因為規模效應的存在。與此同時居民部門用能的高峰和低谷非常明顯🗺,而工業部門可以有效的平抑這種峰谷差,它實際的供能成本也要遠遠低於居民部門,所以他享受相對比較低的價格🧙🏽♂️。而中國恰恰是工業反哺居民,這種體系是否可以持續下去就會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國和國外的趨勢是相反的🧁,我們的工業用能比價在逐年上升,從長期來講會影響工業競爭力🔥。所以現在有兩種力量在角力: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本身的比價關系比較低🤒,我們需要提高能源價格;另一個方面是工業反哺居民🌦👩🍳,工業承擔了他本來不應該承擔的成本🤘。工業部門的相對價格偏高而居民部門偏低,這兩個失衡是我們現在能源價格體系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現行能源價格體系的封閉性,割裂了國際市場跟國內市場的關聯關系,降低了能源進出口貿易對資源的配置效率,跟能源產業的開放程度也是不相適應的🧑🏻🔬。因為我們知道客觀上來講👊🏽,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全球最重要的能源進口國💂🏼♂️,現在是第一大煤炭進口國,大家可能無法想象中國這樣一個煤炭資源大國、生產大國居然是全球第一大煤炭進口國,同時中國也是第二大原油進口國🧑🏼🏫,我們原油進口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5%。也就是說在這樣一種跟國際市場今後依存度已經非常高的情況下,我們國內的價格形成體系確實跟國際市場不同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比如油現在是部分對接2️⃣,就是22+4%的格局,我們的實質是在一個月(22個工作日)🎭🐕。還有一個是價格的限製,只有波動率超過一定的比例之後才調🧑🏼🤝🧑🏼,沒有辦法跟國際市場實時對接。還有一些根本不對接的,比如說天然氣價格💢、電力價格,煤炭價格現在雖然已經放開了,恰恰是由於放開,現在反倒出現價格倒掛👳🏼♂️,也就是說國內的煤炭價格要高於進口價格。這也就是為什麽在去年出現電荒比較嚴重的時候🔭,接下來就是煤荒。煤荒的時候很多東南沿海城市寧願從國外進口澳大利亞的煤🍬、印度尼西亞的煤🧷,甚至俄羅斯其他國家的煤,不願意買本國的煤🚴🏽,因為我們國內倒掛🗞,煤炭市場嚴重扭曲🥷🏻。這就說明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這樣一種進口給國際市場造成新一輪的恐慌,就是中國威脅。中國在油的進口上面已經成為世界關註的焦點,本來是煤炭大國,是全球煤炭儲量最豐富的國家,現在開始大量的進口煤炭。為什麽中國跟周邊的威脅情緒加重🧘🏿♀️,跟這有非常大的關系🤩。但根源其實是在於國內煤炭市場🦶🏼,競爭是一種無序的競爭🏊🏿♂️。
第四個問題🫄🏽,現行的能源價格體系當中過多的政府幹預,切斷、扭曲乃至異化了能源產業上下遊的關聯關系,產品的替補性和互補性因此得到了扭曲。這樣就造成能源上下遊產業之間的發展是無序和不均衡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能源大省😤,像內蒙古、山西、新疆,大量的上重化工業。這其實就是說當政府幹預它的終端價格(一次能源價格)的時候🙆🏽♀️,要想辦法增加值。比如內蒙古明確提出:我們不要走山西的老路,不要等煤挖光了之後繼續貧困。那怎麽辦?我就自己搞。這樣就造成了當地重化工業的無序發展。實際上消費的重心依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這其實是能源的進一步浪費。又比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開采、煉化,零售部門之間的爭端🕒,加油站抱怨拿不到油🙎🏽♀️,中石油、中石化不給油。類似這樣的情況。比如說天然氣,2010年的時候在整個東部地區發生非常嚴重的氣荒,整個從南京、上海、寧波全拿不到天然氣👨🏿🍼,這也是中石油生產部門和下遊的消費部門之間的爭端。這種價格管製又造成上下遊產業鏈之間的沖突。
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能源部門並不是沒有改革🏄🏻,一直在進行改革,從煤炭到油氣到電力一直在進行改革。從現在來看改革的路徑就不講了👲,本來我是從每一個能源品種梳理從改革開放以來的改革路徑。為什麽講現在是到了破冰的時候?因為出現了一些非常積極的信號。一個是說我們知道在去年的年末12月份的時候🧗🏼♀️,發改委正式出臺了這樣一個政策,就是取消重點煤的合同🌍。我們這裏講的重點煤就是所有的動力煤🚴🏽♀️,用於發電,用於重化工業像煉鋼大的石化企業🪇。原來這部分煤炭雖然並不是由國家指定價格的🦘,這在08年就已經取消了🔵,但是它仍然有一個重點煤合同。這個合同實際上是由政府把煤企和用能企業放在一起簽訂合同,包括鐵路的運力也是跟著煤炭合同走的。但是從今年開始要取消重點煤的合同🎁,也就是說將來煤企或者其他用煤重點單位要自己進行面對面的協商🙌。你可以簽訂長期合同,如果你想規避供應或者需求不確定性。你也可以簽訂短期合同👵,把你的價格和市場價格直接掛鉤,因為我們現在有煤炭交易市場。你也可以把合同跟鐵路部門簽訂👩🏿⚕️,我需要這樣的運力,長期保證基礎運量👨🏼🍳。那也就是說他希望能夠通過取消重點煤合同的方式🫏,實現原來在保護傘之下的大國有企業價格市場化。
石油的話🫷🏽🧑🏼💼,我們有22+4的機製。現在進一步的改革是希望能夠跟國有原油價格實時對接。但是對接存在兩個障礙🚵🏽♀️🎸,一個障礙是說因為油價的波動是非常劇烈的,在國際市場這樣一種油價的金融屬性持續增強的情況下💂🏿,我們國內仍然沒有開出來原油期貨。第一個前提是說我們國內必須要有一個避險的工具出來,就是衍生品。這一塊今年呼聲非常高,有可能在2013年中期原油期貨正式推出。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第二個問題是要放開成本油的進口權🥮。也就是剛才講的倒逼機製,我不去動你的蛋糕𓀝👩🏼🦰,但是我讓成品油可以進口🦻🏼。其他企業如果可以自由的進口成品油,其他三桶油壟斷的能力就會大大的削弱。通過這種方式最終解決石油部門市場化改革問題🎈。
天然氣也出現了一些新的信號,去年廣東地區開始實行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市場進回指法,采用了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方式,既然不能確定國內天然氣的基準價格,那麽我就看能夠替代天然氣的原料價格應該是怎麽樣的水平🕌。通過這種方式解決天然氣真實價值回歸的問題。這個改革今年可能會繼續的推進,而且要在上海建立天然氣的交易市場🛀,通過現貨的交易解決市場價格形成的問題。最終建立一個比較合理的比價關系。
電力現在是最大的一塊尖冰,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改革方向和目標🧘🏻♀️。我們知道在2003年廠網分離之後,我們的發電現在已經進入到逐漸競爭的狀態。現在六大發電集團裝機容量占到整個全國發電容量54%左右,有一半市場已經民營化了📕。但是國網控製了全國80%的輸電能力👨🦽➡️,如果網不改革的話,將來如果不能把輸電環節跟配輸電環節分開的話,電力的改革仍然是遙遙無期的。現在最大的問題,國網不光是它自己輸電的問題,而且它的壟斷已經嚴重阻礙了可再生能源的上網🕵🏽,也阻礙了地方下遊對於新的電力衍生品產業的發展。這是改革的一個大方向。
最後一個是現在能源價格體系沒有辦法實現對能源消費的外部性合理補償,就是環境補償的問題。這對於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挑戰👷🏼。而環境補償比如說油的問題🎎,城市環境汙染,霧霾🧝🏻,怎麽樣通過燃油的價格體現出來,包括電廠排汙收費製度體現出來🚵♂️。這都是能源消費整個環境補償需要做的工作。
現在中國能源價格體系如果歸納起來還是四個有和四個無🛌🏿,對於電力和天然氣部門來講,現在是有政府定價,但是沒有市場價格🧏♀️。石油部門雖然已經有了市場價格,但因為是嚴重扭曲的🧔🏻,沒有配置效率。而煤炭部門現在有一定的配置效率👱🏻♀️,但是沒有社會公平👰🏼♂️,就是環境補償嚴重不足🧞。最後整個能源體系,油氣煤電之間有一些應激性的反饋🅿️,價格比價關系之間有應激性的反饋,但是缺乏系統性的調整🥨🏗。我覺得如果能夠把四有四無解決掉的話,中國能源部門改革的破冰行動還是有希望的。
(作者:恒行2平台經濟學院 吳力波)
(本文是作者在“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路徑和路線圖”學術沙龍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