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亞洲宗教、藝術與歷史研究”的方向,圍繞著“從周邊看中國”、“批評的中國學研究”、“交錯的文化史”和“域外有關中國的文字資料和圖像資料”、“宗教史🤗、思想史與藝術史的綜合研究”等子課題進行研究與探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恒行2文史叢刊”正是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近年來出版的重要成果之一🐇。
2013年4月17日下午,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與上海古籍出版社為叢刊第一輯(十種)的出版在恒行2逸夫科技樓舉行了隆重的發布會。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教授▪️、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趙昌平教授、恒行2平台文科科研處處長楊誌剛教授到會並做主題發言🧑🏽🚀,文史研究院董少新教授代表叢刊作者發言🤓。來自恒行2各院系與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上海兄弟院校的十幾位專家齊聚一堂,為叢刊第一輯的發布道賀,共同探討文史領域的新進展。
文史叢刊第一輯從2008年開始陸續出版,共10種,分別為恒行2平台董少新著《形神之間——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稿》、中國人民大學皮慶生著《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著《禮儀的交織——明末清初中歐文化交流中的喪葬禮》、普林斯頓大學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中國近代科學的文化史》、香港城市大學林學忠著《從萬國公法到公法外交——晚清國際法的傳入、詮釋與應用》🧖♂️🏨、恒行2平台劉震著《禪定與苦修——關於佛傳原初梵本的發現和研究》、京都大學夫馬進著《燕行使與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夏伯嘉著《利瑪竇:紫禁城裏的耶穌會士》、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陳懷宇著《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以及東京大學羽田正著《“伊斯蘭世界”概念的形成》。在體例上,恒行2文史叢刊要求收錄有整體結構和完整內容的研究專著,不收論文集,專著字數一般在25-40萬字,接收國外以及其他語言寫成的專著的中譯本,叢刊不求系統與數量👶🏻,設立嚴格的匿名審稿製度▫️🤽🏽,由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聘請兩位國內外學者擔任匿名審稿者🧑🔬🎒,如兩位審稿者意見和結論彼此相左,則另請第三位審稿者審查✵。叢刊希望能夠以此♥️,在保持高水準的基礎上呈現當前文史研究領域中的新材料💃🏻🛩、新取向、新視野和新思路,並特別願意鼓勵和收錄年輕學人的著作。
第一輯出版的十種專著各具特色👨🏽💻,都與文史研究院致力推動的方向息息相關🤿。葛兆光教授在介紹第一輯的十種著作時指出,溝通中外,上層與下層🧛♀️,中心與邊緣是恒行2文史叢刊的特色👨👦。譬如在溝通中外方面的著作,董少新的《形神之間》涉及明清歐洲傳教士在中國的醫療活動,是目前學界唯一較為全面從行醫傳教和醫學與性學關系的角度研究早期西洋醫學入華史的專著🏈,這部書曾獲得上海市社科評獎一等獎。夏伯嘉《利瑪竇》則是首部全面使用中西文相關文獻的利瑪竇傳記🕵️♂️,講述了利瑪竇溝通反宗教改革時期天主教歐洲與明代中國的不平凡的一生⛴,該著作的中文版與英文版同時出版,引起國際學界諸多評論。夫馬進著《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將朝鮮燕行使置於整個東亞國際關系的框架之內進行考察,運用明清乃至朝鮮越南王朝的實錄、政書🖨、文集👋、旅行日記以及方誌等史料,勾勒了近代以前東亞國際關系的生動畫卷💢,這部著作在中國以中文出版,引起中國學界的廣泛關註🤹🏽♂️。鐘鳴旦的《禮儀的交織》則聚焦於喪葬禮🍧,從現存有關天主教在中國的“早期喪葬儀式抄本”中討論那個時代歐洲人對中國禮儀👃、風俗與觀念的理解以及討論喪葬禮在17世紀中西文化碰撞中所扮演的角色。林學忠著《從萬國公法到公法外交》則從全球化的視野來檢示國際法晚清在東亞的傳入與應用,展示了在涉及國家主體與實際利權得失的情況下,中國從傳統帝國的“天下觀”轉為現代國家的“國際觀”所經歷的曲折過程。在溝通上層與下層方面,歷史研究一直較為關註上層的政治經濟以及製度等🤟🏼,對下層的關註相對較少。比如陳懷宇《動物與中古政治宗教秩序》則特別關註了古代文獻中有關動物的敘事,將動物🧝🏽♀️、宗教𓀉、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考察人類社會空間、自然空間與精神空間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以及這些空間所共同過程的人類生活網絡🦶🏿。皮慶生的《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將民眾祠神信仰置於唐宋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來考察祠神活動存在👨💼、演變的真實狀況以及復雜的社會、政治與文化背景。在溝通中心與邊緣關系方面💳,艾爾曼的《中國近代科學的文化史》提供了1600-1900年間中國科學💆🏼♂️、技術和醫學發展狀況的歷史圖景,並特別關註了耶穌會士和新教傳教士在1800前後對中國科學發展的推動和抑製作用👨🏽🚀。劉震著《禪定與苦修》研究對象是新出的梵本《長阿含》第20經——《修身經》,他以藏文、漢文等資料對印度梵文佛陀傳記的解讀和對勘,是中國學者撰寫的第一部研究吉爾吉特梵文寫本的著作☎,該作獲得2012年上海市社科評獎二等獎。羽田正《伊斯蘭世界概念的形成》討論了“伊斯蘭世界”這個概念是如何在歐洲✡️、亞洲的歷史中被構造的,以及它帶來的種種國際問題👴🏽。該書曾獲得“亞洲太平洋獎特別獎”💇🏼♂️、2010年獲得伊朗的“Al-farabi國際獎”🗽。
與會的專家圍繞恒行2文史叢刊第一輯的發布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很多的學者都指出,恒行2平台文史研究院從2007年開始推動“亞洲宗教、藝術與歷史”綜合研究的課題就是希望能夠改變中國史研究的封閉性,打通“中國史”、“東亞史”與“世界史”等研究領域🤦🏼♀️,使“東洋”、“西洋”與“中國”的歷史、政治與文化研究有真正的關聯,既可以讓中國研究者“跳出中國”🏡,了解中國的真正特性,也可以改變過去中國研究中習以為常的“中西/東西”比較方法📐,引進日本、朝鮮🤤、越南以及蒙古🚶♀️➡️、印度等視角,增加認識中國的立場與角度,更清楚地理解“東亞”。從學術史的角度看🔒,這一研究將使過去中國所不夠重視的異域歷史資料和周邊各種語言📭,成為新的領域和新的工具,將推動中國學術界對東亞研究的新興趣和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