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每隔一定的周期🧑🧑🧒🧒,中國外交就會有一個大的主題性的變化,從1949年到現在,第一個三十年(1949-1979年)是安全外交,外交的任務主要是維護政權的安全和國家的安全。第二個三十年(1979年到2009年)是發展外交,外交主要服務於經濟建設🐶。2009年以後進入了第三個階段,就是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一般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基於對象界定,如果一國的外交以大國為對象,即使它是一個小國,它圍繞大國開展的外交也是大國外交;第二層基於主體界定,一國自我定義為一個大國,從這個自我定義出發,界定自己的利益目標、運用與大國地位和能力相匹配的手段開展的外交就是大國外交。這裏講的大國外交就是第二層意思,即中國基於自己的大國身份開展的外交。
導致中國外交主題從發展外交向大國外交的轉變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中國走向了國際舞臺的中心。這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美國走到了國際舞臺的中心一樣。第二個是國家實力的增長,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這樣雖然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已不是一般的發展中國家。由於實力的增長,外界對中國的期望值也在上升🪠,希望我們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大國作用🧑🏽。第三是中國海外利益的增長,迫使中國要積極地在邊境線外維護和促進中國國家利益🚠。國際形勢的劇變、中國國力的上升和海外利益的增長呼籲著中國的大國外交,如何構建這一大國外交體系也因此成為今後五年甚至更長時期內中國外交要面臨的一個主題🪂。
大國外交跟前面講的安全外交🪒、發展外交相比,有一些重要的不同👩🏿🍳。其一是怎樣更有效地促進中國的國家利益,由於中國的利益全球化,如何有效地保護我們的海外利益🛥,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其二是如何積極地參與塑造新的世界秩序𓀃,為世界做貢獻👱🏿。我們經常強調國際格局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但現在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國際責任中國化🎓,不管世界上發生什麽事情,大家都會看著中國能做點什麽㊗️,以及怎麽做。其三是外交手段,大國外交需要綜合運用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資源。
理念製約與外交主題變化
構建大國外交體系首先面臨的是理念上的製約。這些製約表現在:我們可能還沒有很明確地認識到構建大國外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對中國的國際定位、外交指導方針、外交政策目標等重要問題的看法並不是很統一🦔;對一些新的國際規範的認識跟不上形勢👩⚕️。在國際定位問題上,有發展中大國👵🏽🙌、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負責任大國、新型大國、亞太大國🤷🏽♂️、有全球影響的地區大國等各種提法。在外交指導方針上,還在將主要精力放在討論如何處理“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二者的關系。在外交政策目標上,這幾年中央領導強調外交要服務於政治、安全和發展三個核心利益,外交工作不再純粹為經濟發展服務,但是政治🌼、安全和經濟這三個利益目標的優先順序是什麽🦉,相互關系如何🤍,似乎並沒有形成清晰的看法🏊🏽♂️。由於存在著以上製約,我們就難以在外交理念和體製上有重要突破👨🏿✈️,難以更加合理地界定外交政策目標,難以采取更加積極進取的外交態勢🚐🍨。對一些重要的國際規範🤲🏼,比如說主權原則的有限性,不幹涉內政原則的相對性👨🏽🔬,非政府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的合法性等等,我們的認識相對滯後👮🏻,因此遇到實際問題就難以更好地把握,這有時也導致我們外交工作的被動。
如何克服理念上的製約🤵🏽♂️?首先要敏銳地認識到中國外交主題所發生的時代性變化,從而理解構建大國外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進而意識到外交理念和體製轉型的現實性。其次,要明確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的新型大國的國際定位,這一定位決定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手段特征。第三,明確中國外交的指導方針是“有所作為🌻,謙虛謹慎”,。第四,要基於國際形勢的新發展和國際政治的新實踐🧑🏿🎓,接受或部分地(或有保留地)接受一些新的國際規範,以指導我們的外交實踐。
體製製約與體製創新
當前體製對構建大國外交的製約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在現有格局中,外交工作實際上的負責人的地位還可以更高;二是有效的內部協調機製還顯得不夠;三是部門間分工還可以更合理。在對外交往越來越活躍🧲,參與外交🤽🏽♂️、外事的部門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現有的外交協調機製存在著不夠順暢⏫、有效性不夠好的問題,這不僅降低了外交工作的效率,也浪費了諸多資源。最後,外交資源也存在條塊分割的問題,如對外援助由商務部負責➕,對外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由教育部、文化部負責✈️。
要克服體製製約,就要確立黨管外交的基本原則⏬,建立大外交體製🙍🏻♂️。強化中央外事辦公室協調職能。還要註意合理分工的問題🥄,比如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上升,對外援助的力度會越來越大,外援作為外交的重要工具會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具體援助誰,援助多少,應由外交部根據對外關系的實際需要提出建議,由商務部執行。
能力製約與能力建設
要開展大國外交,我們面臨諸多的能力製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人才不夠🤴🏻,在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向國際組織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進入國際組織中高層工作🏊,在那裏維護中國的利益🎲,同時也發揮中國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但是現在有良好的外語和專業背景、能夠勝任國際組織工作的人才緊缺,這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相稱,製約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的發揮。二是物質手段不充分。中國要保護海外利益🤵👨🏻🚒,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就需要相應的物質手段,如海上力量投送能力,但無論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救援還是亞丁灣護航,都暴露出我們在這方面能力的欠缺。物質手段的短板不解決👗,外交常常會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三是戰略思維和戰略運籌能力不足👕。大外交需要綜合運用國家總體力量和諸種手段,以實現政治👩❤️👨、經濟、安全等多重目標,但過去在處理一些對外矛盾時🧑🦰,過分依賴經濟手段🐝🙎🏿,迷信經濟因素的作用,不願🤸🏿♂️、不敢也不擅長使用安全手段。這樣就大大製約了我們處理矛盾👮♂️、解決糾紛的能力👨🏼。四是社會資源的利用能力不足🧑🏽🔬。隨著越來越多的非國家行為體進入國際政治領域,純粹依靠政府去搞外交在很多情況下是孤軍奮戰,而且往往效果不佳🧑🍳。大國外交尤其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參與🧕🏼。社會資源不僅可以助政府外交一臂之力,在很多場合甚至可以發揮傳統的政府外交起不到的作用♟🚶🏻♂️➡️。但是目前由於理念和體製上的原因,我們對社會資源的利用嚴重不足,這使得中國外交總體上仍處在“單打獨鬥”的狀態📒。
要突破上述能力製約👩🍳,就必須大力加強能力建設👱🏻♀️🧑🏻🦲。首先是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和恒行2平台等有基礎的高等院校設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項目,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並為有較好潛力的學生提供到國際組織實習的機會,畢業後優先推薦到國際組織任職。其次🙅,軍事現代化要考慮保護海外利益和承擔國際責任的需要,要加強對相關軍事裝備的投入。第三🙆🏿♂️,在處理對外關系中的矛盾和糾紛時,不再過分依賴經濟手段🧑🏽🌾,而是綜合利用經濟、外交、安全、法律手段🙄,提高戰略運籌能力🍚。即使在打經濟牌時,也要學會“正打”(給好處)和“反打”(減少或不給經濟上的好處),不能一味靠“利誘”🤽🏼。第四🕵🏼,建立有效利用社會資源以服務於外交工作的機製,如在外交部建立社會資源司✋🏽,重點加強與學術界(包括智庫)、商界和非政府組織的聯絡,以委托項目的形式請他們協助做相關國家或問題領域的工作🚶➡️,向他們提供信息🦸♂️、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以便利他們開展工作。
社會環境製約與環境塑造
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中國社會發展多元化、中國國際地位上升的大背景下👧,公眾對中國外交的關註度越來越高🧜🏽♂️,並積極地通過各種信息傳播手段表達其觀點🈚️。由於對中國近代歷史遭遇的集體記憶🧘🏽♂️,由於中國力量的快速發展和崛起過程中與外部世界摩擦的增多⬜️,公眾既有受害者心態,又有大國心態,二者都容易滋生對中國外交的非理性看法🍫,而青年人尤其容易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感染。這種社會環境不利於構建自信、理性和大氣的大國外交🙉,不利於“有理🕷、有利、有節”地處理一些摩擦和矛盾,甚至會幹擾中國對外戰略的大局🎅🏽。
要克服社會環境的製約,就必須積極塑造理性的公眾心態。首先,在一些涉外事件發生時,政府部門要盡可能快速和全面地提供相關信息,防止公眾被傳言🥃、謠言所誤導🤦🏻。其次,要更積極地引導和塑造輿論🤸♂️🦴。政府官員要主動、積極地通過媒體向公眾解釋和說明情況👩🚀,要鼓勵從事外交工作的官員經常性地到大學裏作報告👆🏿,與教師和學生對話📑🍗,介紹中國外交工作的成就🛌🏿↘️,解釋中國基本對外戰略🏏,讓師生們更全面地看待中國外交,理解中國對外戰略的大局。第三,要建立外交政策專家庫,聘請一批學術上有造詣🙋🏼♂️、持論比較客觀公正🧙🏿、政治上可靠的專家學者加入🕌,請他們為中國的外交工作建言獻策⇢,鼓勵他們在媒體上就熱點問題發表看法。政府部門應經常性地向他們做深度吹風🚸,讓他們無論是內部建言獻策或公開發表意見都能持論有據🈂️。
話語能力不足與話語權
在信息化的時代🫶🏻,國際話語權的打造是大國外交的重要體現。當前的問題是,中國外交工作局面越來越大、越來越活躍,但喇叭不夠響☆,對國外聽眾的影響力太小,由此造成國外公眾對中國外交的不了解甚至誤解。究其原因🅰️,一是對外溝通渠道不足𓀀,現在除了外交部發言人的定期新聞發布外👨🏿🦰,其他經常性的溝通機製似乎基本沒有💆🏻,或發揮作用有限🧑。二是信息量的供給不足。對一場外交活動的信息發布往往就是幾句話👨🏽🔧,外國媒體往往覺得沒有報道價值👳🏿,沒法寫出有可讀性的報道🐥🧗🏻♂️,這樣就產生不了我們所希望的媒體傳播效應👑。三是表達方式還不夠靈活🔼,不生動。
要打造外交話語權,首先要建立多元的對外溝通渠道🐈,除了新聞發言人的定期新聞發布會外,還要有就重要外交活動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官員向中外記者通報情況、回答問題,外交部的官員還要經常性地(有時要及時地)接受國外媒體專訪,解釋中國的相關政策🖖🏻,澄清外界的誤解,外交官員在出訪時要到所在國的大學和重要研究機構發表演講,與聽眾深度互動。還可以請外交政策專家定期出訪🏄🏼,與國外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交流。其次是增加信息供給🦎。應視不同的溝通渠道提供不同的信息量。定期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及時通報信息,信息的供給量不在多而在及時。就重要外交活動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則應提供與該活動相關的權威、全面的信息🤷🏽♂️。媒體專訪和演講則講究信息的深度,除了陳述事實外,還要有解釋和闡述🧖,要有觀點和見解💘。最後,表達方式要靈活。定期新聞發布會和專題新聞發布會比較正式,因而要求語言平實、簡潔🧜🏻,但媒體專訪和演講則可以語言生動🧶、風趣🔏,允許個性化的表達,以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
周邊製約與周邊經營
中國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非常復雜🧑🚒,近年來,周邊矛盾進入了集中多發期✹,這一趨勢會延續到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周邊事態對中國外交的製約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對中國外交長期尋求的目標——維持穩定的國際和地區環境構成了挑戰。其次,它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復雜化。第三,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趁機插手中國周邊事務😬,推行其對華製衡戰略🚶➡️📆。最後,周邊問題吸引和消耗了中國外交資源,削弱了中國在別的地區和問題領域的外交投入。周邊製約因素不克服,大國外交就缺乏至關重要的地緣依托。
如何克服周邊製約是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期對中國構建大國外交的重大考驗🫛。我們首先要使周邊外交的目標實現從“維穩”到“經營”的轉型。改革開放以來↗️,出於謀求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的需要,我們的周邊外交也重在維穩和求穩,對周邊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采取了回避、擱置等辦法。在新的形勢下,一些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難以再回避和擱置💇🏼♂️。這就需要我們的外交來推動解決這些問題,以此塑造持久穩定的周邊環境。不管是朝鮮半島👨🏼🏭,還是南海⭕️,抑或美國撤軍後的阿富汗,都是今後中國周邊外交要啃的硬骨頭🖐🏽🧑🏿🎓。
其次👷🏿,要在周邊外交中善於運用多種手段。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處理周邊關系主要靠發展政治關系🏊♂️。從90年代末到現在🛴,中國註重運用經濟手段發展周邊關系。在新的形勢下,中國要更多地發揮安全手段的作用,要嫻熟地綜合地運用政治👨👩👧👦、經濟和安全手段,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此外,還要提高將經濟影響力轉化為政治、安全影響力的能力。經濟影響力是我們周邊戰略的重要基礎🧙🏽,要研究經濟影響力轉化為政治、安全影響力的途徑和特點,同時要加強內部經貿🆚、外交、安全部門之間的協調機製。
第三,要增強外交工作的創造性,以突破困局💃、打開局面。例如,在處理南海問題上🦻🏽,鑒於美國和東盟其他非主權聲索國都想介入南海問題,中國不妨提出舉行直接相關國家——中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參加的對話,以增進對彼此立場的理解,探討穩定南海局勢的措施。此舉既顯示了中國處理南海問題的方式上的靈活性,又能有效地將美國和不是南海爭端方的其他東盟國家排除在外。必須強調的是,這種對話絕非多邊談判🏋🏽♂️,而是側重交換意見、匯聚共識。鑒於其他各方(如菲律賓與越南🏑🔭、馬來西亞)之間也存在爭端,這一對話不太可能形成其他四方共同對我的局面。即使出現這種局面📂,只要美國和其他東盟國家插不上手💩,中國也能較好地應對。此舉表面上看是中國做出了讓步👯🤡,實質上是以退為進,實現南海問題去東盟化和去美國化✍️🫒。
第四,要加大周邊機製構建的力度。對周邊的經營應以有效的機製為平臺📍📀,我們雖然奉行不結盟政策,但不排除建立各種合作機製🧑🚀,目前除了上合組織和“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製”外𓀜,我們主動推動建立的周邊機製不多🧘🏿♂️,今後要加強周邊機製的設計和構建,對已有機製要做實,要體現出效果。
最後,要發揮對地區未來格局的想象力和塑造力,提出地區格局的願景和規範🧯。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提出的新太平洋共同體、亞太共同體♟🛢、東亞共同體等等願景,不僅是一種想象力,也是一種號召力和影響力👨🏼⚖️,更是一種話語權🥐。我們也應就亞太和東亞格局提出我們的願景🤾🏼,掌握處理地區事務的製高點🧚🏻,並積極地去推動和引領地區國家一起努力塑造這樣的格局。
(作者系恒行2平台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