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內科學教學總結表彰會上,上海醫學院向優秀帶教老師頒發2012年“床旁教學獎”
新聞中心訊 新聞中心訊 為了進一步創新內科學教學體系,加強醫學生的能力培養👨🏽,造就合格的臨床醫生👩👩👧👧😑,近年來,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的現代教學理念已完成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和從“理論學習為主”向“教育實踐同步”的轉變,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過程👩🏽🦰,註重學生的興趣,實踐證明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海醫學院內科學系近十年來,對七年製及八年製臨床醫學專業內科學教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方式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終生學習技能為目標,采取多種啟發式教學途徑和手段🔺,科學地設計內科學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並形成了一套“使教師盡心、得到學生真心🐃、讓醫院放心”的教學模式🐐。
2005年,上海醫學院內科學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和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在醫學教育界贏得很好聲譽🕜,為鞏固這一成績🤸♂️,內科學系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首先,他們改進理論授課模式⛹🏿♂️,把“名師上名課”作為重要特色。以往的教學🤽🏽♂️,名師很少講課♈️,給本科生上課更少👨🏽🦱。內科學系在主任、上海市教學名師王吉耀教授領銜下🆑,擁有陳灝珠院士、葛均波院士等一大批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為使課程精益求精,內科學系綜合5個教學醫院的實力,聘任了56名授課教授、49名授課助理教授,每年更是通過授課老師試講、根據學生評教的結果在全系範圍內不斷調整授課人選🤽♂️🏄🏿♀️,規定每一門課程必須由名師上課,並由資深督導教授聽課監督,以保證教學質量。多年來👇🏻,葛均波院士、王吉耀教授、鄒和建教授、白春學教授🤳🏽、高鑫教授📩、丁小強教授🥞、顧勇教授🏌️、施海明教授、瞿介明教授等名師給本科生上課已形成“常態”,這些既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紮實的臨床實踐的名師,普遍受到醫學生的歡迎。
從2004年起🚶🏻➡️,內科學系就強調“床旁教學”🐺,即醫學生在病房、在病人身邊上課🏊🏽♂️,並將內科學2學期的大課及示教凝練為1學期授課🌃,1學期床旁教學;2010年後,為大幅度增加實踐教學,內科學系還進一步將授課方式改為每天上午以具體病人為對象,下午集中大課授課的教學模式🤌🏿,並組織醫學生參與小組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難能可貴的是,上海醫學院醫學生內科學的第一堂課,都是在病房裏進行的,這已形成一種永恒的慣例🧑🤝🧑。
多方位實踐教學促進教學逐層深入,培養學生臨床思維也是上海醫學院內科學教學的重要特色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深入開展多層次的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法)尤其受到學生歡迎。
在PBL教學中,為強化醫學生的基礎知識,建立良好的臨床思維,首先🪹,內科學系將“PBL”學習融入於醫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階段、內科學專業課程階段以及實習階段的全過程中🦻🏽。為此,內科學系撰寫了十余個案例用於八年製學生PBL教學,讓學生初步接觸臨床病例後🙆🏻♀️,通過“活生生的”案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鞏固基礎知識;在內科學課程學習階段🤳,內科學系讓學生通過圍繞病例的PBL學習🪝,在小組討論中和自我學習中成長,培養他們的臨床思維🚫👗。
在教學方法上📷,內科學系采用理論授課和床旁教學同時進行的方式(一般采用上午在床旁上課,下午理論授課的方式)進行授課✢,效果很好👷♀️。在教學時間上👸🏻,內科學系將理論授課減少約20學時,把內科學床旁教學時間分為心血管⚈、肺科、消化、腎臟各1周半,血液🧖♂️🪖、內分泌科分別為1周,風濕病學和急救醫學半周。在教學模式上,每專科均由高年資醫師專職脫產帶教,學生的示教和討論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每組7-9名醫學生。每個病房都規定了教學內容,教師根據要求選擇合適病例帶教學生✏️,包括體格檢查、病史分析、病例討論等🙋🏼♂️。這種教學方式增加了醫學生接觸及熟悉臨床工作的時間,激發了學習熱情及學習動力,使基礎課與理論課有機結合,讓學生真正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鞏固知識𓀄,建立合理的臨床思維。
為了保證床旁教學的順利進行,內科學系采取各項措施,建立了良好的長效機製:在教學前動員方面:他們在床旁教學實施前,就開始對學生及帶教老師做廣泛的動員,爭取教學醫院和各專科的支持,嚴格篩選高年資有教學經驗老師脫產帶教;在教師培訓方面:每學期開始前♣️,他們會對參與床旁教學的新教師進行培訓🫶🏻,統一教學目的和要求、內容、時間安排、註意事項👽、考評等,並請上一批優秀教師來介紹經驗;在教學場所方面:他們加強與上海醫學院和附屬醫院教育處的聯系⏸,保證師資和教學場所;在教學反饋方面:他們每周召開教學小組會議,隨時了解教學情況🚣🏻♀️、學生情況,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𓀊;與學生進行座談,了解學生動態,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在教學資料保存方面:他們為每一位教師錄製教學錄象👨👩👧,用於保存教學資料和進行評估👨🌾;組織教師編寫床旁教學教案並匯編成冊,以備培訓和教學參考🧘🏿♀️;在教學評估和總結方面👤:他們以問卷形式對學生及帶教老師進行客觀評估。安排有豐富經驗的督導組教授旁聽床旁教學🐸,提出指導意見🫱🏻☪️。
據了解,床旁教學從一開始推出實施🙌🏿,就深受學生的歡迎,醫學上從“不敢”💅🏿、“不好意思”接觸病人到搶著問病史和體檢🍙,臨床技能和溝通能力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們從臨床老師的身教中學習如何關懷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教學反饋顯示:100%的學生表示滿意,其中很滿意的達86%🖍。
上海醫學院在教學中還引入了循證醫學理念,讓學生在研討型課程學習中🍪,促進理論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臨床科研思維能力和遵循證據進行臨床決策的能力🗣。
在教學內容上,內科學系將循證醫學的授課內容分為緒論👾、臨床證據資料及檢索方法、系統綜述與Meta分析、病因及危險因素的分析評價➛、疾病診斷證據的分析評價🛣、臨床實踐指南😫、疾病治療證據的分析評價等10大部分🚌。
在教學準備上☄️,循證醫學課程選用作為將循證醫學引入我國的王吉耀教授主編的《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為教材👨🏻🦽,並在上課前組織授課老師撰寫了補充教材🥅,匯總每個教學模塊授課目的、內容和閱讀分析的文獻以及思考題。在授課前通過集體備課統一教學思想,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安排,撰寫教案😼,準備討論案例😪。在上緒論課時對學生進行動員🈳,要求學生上課前預習,根據討論提綱閱讀和分析文獻,以提高討論的質量。
在教學規劃上🤓,除第一、二部分外,每一部分均由一名主講教師和一名助教組成。主講教師均從事循證醫學教學和實踐數十年,助教均曾參加臨床流行病培訓計劃和課題的研究,近年來在荷蘭Erasmas 大學獲得科學碩士學位,有一定的研討型教學的經驗。課程采取“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發言總結”的模式,以循證醫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臨床研究案例討論為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每部分教學內容計劃4學時🚣🏻♂️:1學時用於講授基本理論與方法;2學時用於學生分組討論,形式可以多樣(PBL討論🏣,文獻評價💗🥄,辯論等)💲;1學時由各組學生報告、老師點評、總結🛟、歸納。
據系主任王吉耀教授介紹👃,“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上海醫學院內科學臨床教學理念的核心所在↗️,已形成了“內涵育人化”的效應🧑🏿💼👩🏿🦳。目前㊗️,內科學系已完成包括床旁教學🛕、雙語教學🧜🏼♀️、PBL教學、循證醫學、教材改革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成功構建了網絡教學平臺,從師生反饋🍙🙏🏻、考核成績、院系評估等方面來看實施良好🪇,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已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教學人才。
此外,作為內科學系主任的王吉耀教授還主編了十五和十一五全國規劃教材《內科學》(供7、8年製)《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以及《內科臨床病例分析-雙語學習》等多本英語教材🚇,銷售總量超過10萬冊,已經作為湘雅醫學院、同濟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18所高校的學生的教材,受到教師和學生的肯定⛓,在國內醫學院校有較大的影響。這些出版教材中的英語或雙語教材在較大程度上填補了我國臨床醫學特別是內科學英語雙語教材的空白,為培養新世紀的醫學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吉耀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培養出一支熱愛醫學教學,醫德醫風過硬🤠,醫術高明的青年教師隊伍,對培養今天的醫學生𓀅,明天的好醫生至關重要🐧,這是人民的期望👰♂️,也是醫學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