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胡錦濤🫀、習近平、溫家寶🧔🏽♂️、李克強🙇🏼♀️、劉雲山等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主持大會🧑🦰。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宣讀獎勵決定🛌。
國務院批準,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7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12項🏃🏻♂️➡️,授予5名外籍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12年我校共有4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分別為:
1、環境系莊國順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中國大氣汙染物氣溶膠的形成機製及其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圍繞我國各類氣溶膠的時空分布🧑🏿🦰、化學組成及其形成和轉化機製😹,該項目揭示了我國嚴重灰霾尤其是高濃度細顆粒物PM2.5 的來源和形成機製;發現了沙塵在其長途傳輸過程中與人為汙染物的混合和相互作用機製並對城市空氣質量和全球變化發生重要影響;提出並驗證了大氣海洋物質交換過程中的鐵硫耦合反饋機製理論📫,發現了大氣氣溶膠中鐵的存在形式的變化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途徑,驗證了這一機製對全球變化的可能影響🍰。
2、物理系龔新高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金籠子與外場下納米結構轉變的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項目從計算模擬出發,取得了原創性的研究成果:預言了第一個金屬納米顆粒的籠子結構---金富勒烯;建立了一種可以直接適用於有限體系沒有人為參數的等壓分子動力學方法👐🏼,並發現了壓力誘導的碳管硬軟轉變及氫化過程;預言了無序金屬團簇新的熔化行為,並得到了實驗驗證。這些研究結果獲得了國際同行的肯定↘️,豐富了納米科學的內涵,並推動了計算物理的發展👵🏻。
3🧏♂️、醫學院宋誌堅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人腦動態建模、定位與功能保護新技術及其在神經導航中的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神經導航關鍵技術及其系統是疾病診斷與治療領域的前沿課題與核心裝備。該項目的發明點集中反映在提出了人腦動態建模、定位及腦功能保護的新技術,大幅提高了神經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導航信息量及工作的可靠性🍴,項目已授權發明專利15 項💂🏻。在此基礎上💆🏿♀️,項目組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神經導航系統。系統獲得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通過了CE/ISO13485 醫療設備的國際認證👰🏼♀️。現已在全國20多家醫院推廣使用🦩🐎,開展神經導航手術1萬2千余例💻。臨床應用證明👩🏼🎤:該項目發明成果的問世與推廣,對準確切除顱內腫瘤𓀝,降低術後並發症等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價值。同時,發明成果對提升我國神經外科學的學術地位,迫使國外同類產品大幅降價,減輕國家醫療負擔等經濟效益顯著💁🏼♀️🏄🏿,社會效益重大。
4、附屬中山醫院樊嘉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項目“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轉移的防治新策略及關鍵機製”,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該項目屬器官移植外科領域。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轉移是影響療效的最主要因素⚧。該項目歷時12年,完成肝癌肝移植702例,建立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轉移防治的新策略,同時揭示了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轉移的關鍵機製。應用該項目成果,使本中心肝癌肝移植術後5 年生存率由應用前的56.1%提高至65.9%;發表論文50 篇,SCI 收錄18 篇🚰,他引353次,總影響因子66.419,單篇最高 10.885;在全國25家主要的肝移植中心經4000 余病例應用,證實可顯著提高肝癌肝移植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