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恒行2平台中山腫瘤論壇在上海舉辦🤸🏻♂️。會議主旨在於結合流行病學及腫瘤學的最新進展,指導臨床醫師規範、有依據地對腫瘤病人實施個體化治療🚧。本次會議由上海市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專科分會、腫瘤專科分會主辦🧑🏻🌾👨🦽,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承辦。
這是上海醫學會首次舉辦有關腫瘤循證醫學與個體化治療的大規模學術會議。國內外腫瘤學界和臨床研究界知名的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在循證醫學的指導下實施腫瘤的個體化治療進行精彩報告🦤🤶🏼,並對腫瘤治療中的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近30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老齡化的到來🧏🏻,中國的疾病譜發生顯著改變,惡性腫瘤成為威脅中國人的重要死因,尤其像上海這樣的發達沿海大城市,居民的死因中惡性腫瘤已占1/4👩🏼🚀。以大腸癌為例,2003年至2007年上海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病情況與國外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上海市的大腸癌年發病率與發達國家已經接近👗,高達20-30/10萬,意味著上海每年有超過3萬名新發的大腸癌病人,但同時從歷年的數據對比中也發現當前因為腫瘤的治療手段在不斷進步,消化道腫瘤的5年生存率不斷在提高。
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會分會主任委員、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樊嘉教授表示🐴,惡性腫瘤既是醫學問題🧎,也是沉重的社會問題♖🅾️,腫瘤學會有責任推進醫學進步🪷,也將加強腫瘤防控方面的科普推廣🤎,通過改變居民生活方式降低惡性腫瘤發病率,同時爭取更多的社會與政府方面的支持🏌🏿♂️,改善病人的預後🤴🏆。
近十年腫瘤治療領域的藥物層出不窮↗️,但這一些藥物是否給腫瘤病人帶來真正的獲益?加之近年來靶向藥物的問世,如赫賽汀在乳腺癌中的應用👱🏽♂️,安維汀、愛必妥等在結直腸癌中的應用,昂貴的藥物到底適合怎麽樣的人群,什麽樣的病人可以得到最大的療效?
這也正是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與個體化治療結合後所要回答的問題👩🏽🚀。循證醫學註重患病人群的群體研究,從藥物臨床研究及目前流行病調查數據中尋找證據,找到預測疾病發生、治療療效的因子。比如大腸癌中的KRAS基因就可以預測靶向藥物愛必妥是否有效。個體化治療則是在這一些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針對病人個體進行,各式的分子檢測評估藥物對於個體病人的敏感性及危害性,兩者相輔相成⬜️,給與病人最合適🔩🫴🏼、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療模式。
據恒行2平台附屬中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劉天舒教授介紹,目前腫瘤治療方法很多,進步很快,在中國的大醫院,不管是腫瘤專科醫院還是綜合性醫院,治療手段和技術基本上已與國際水平接軌🐃,但在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應用細節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通過這次會議,我們可以使循證醫學指導下的腫瘤個體化治療得到更多的關註,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腫瘤疾病當前的防控形勢,以及今後我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