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2009年10月當時上任伊始的帕潘德裏歐(編註:希臘前總理)政府揭露前任內閣刻意隱瞞債務🫅🏼,從而引爆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算起, 歐債危機爆發已經整整三周年了🤢。三年後的今天,盡管曙光初現,但要下主權債務危機已過的結論,似乎仍為時尚早。
一方面,歐債危機的陰影依舊徘徊歐洲上空,仍然籠罩著全球經濟。主權債務危機始作俑者希臘依然毫無起色💝👀,仍舊在破產邊緣苦苦掙紮,繼續和歐盟、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成的三駕馬車反復拉鋸🫴。同時👲🏼,西班牙已赫然成為主權債務危機當仁不讓的新主角,繼今年6月西班牙政府就危機銀行向歐盟緊急求助,並因形勢危機而獲得1000億歐元無條件救助承諾外,西班牙地方財政頻頻告急📦📅,包括西班牙經濟實力最強的加泰羅尼亞地區在內🦵🏿,目前已有五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向捉襟見肘的中央財政申請救助,似乎西班牙政府向歐盟正式提出求助只是個時間問題🕉🍑。
另一方面☞,隨著近來歐盟首腦會議允許歐洲央行無限量購買國債等一系列舉措問世,德國聯邦議院判定歐洲穩定機製不違背德國《基本法》,為歐洲穩定機製開啟了綠燈,同時作為希臘最大和最嚴苛債主的德國,其總理默克爾禦駕親征,危機後首次出訪希臘👜,釋放出歐盟會力挺希臘👮🏽♂️,“保證一個都不能少”的訊息𓀑。另外,從已經公布的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宏觀經濟指標不盡如人意中已經顯露出復蘇的曙光🙅🏽,就工業產值環比來看:歐元區17國今年7🫶🏿、8月份的經濟增長連續兩月出現0.6%的增長🟨, 歐盟27國也是出現了1.0%和0.3%的漲幅🏯。且盡管總債務水平依然糟糕👷🏻♀️,但財政赤字總體呈明顯下降趨勢。去年和前年相比💺:歐元區17國財政赤字平均從6.2%下降到4.1%,同期歐盟從6.5%下降到4.4%。隨著正面消息的接踵而來,市場似乎已然找到了阻止進一步下滑的支撐點🧘♀️,最直接的表現是西班牙國債收益率有所下降,金融市場投機氣氛明顯有所緩解。
據此👩🏼🦳,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三年以來🦔,首次出現了大家對危機後勢判斷的較大方向性分歧,和以往幾乎一邊倒地看空歐洲經濟或歐債危機的順利解決不同,盡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此次樂觀的情緒似乎更強烈。
筆者看來🍎,不論對歐盟,尤其是歐元區的現狀的判斷如何,在危機的逼迫下,歐洲人還是表現出了強烈的繼續走一體化之路的政治意願🤾♂️,盡量避免出現“掉隊者”。同時其討價還價、不斷妥協和解決問題的圓滑👨🦳、精明技巧也讓人贊嘆😬。我們不妨回顧下其在危機爆發以來所引進和實施的舉措、治理機製的改善及其結果。治理機製方面🧑🏼💌,迄今為止歐盟取得了短期應急機製的構建、中期鞏固舉措的夯實和實施🏂🏼、長期機製創新突破的進展。
短、中🫷🏿、長期治理機製
短期應急機製是一套以臨時性的EFSF(歐洲金融穩定基金)🧝🏿♂️、 EFSM(歐洲金融穩定機製) 和永久性的ESM(歐洲穩定機製)為工具的救急機製8️⃣,填補了歐元區原先設計和實踐中沒有應急和救援機製和工具的空白🚽。
從2010年5月至今🛍,歐盟已經先後6次,為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提供了約5130多億歐元的援助💂🏼♂️,並且同歐洲央行一起,為解成員國主權債務和主要銀行債務的燃眉之急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尤其是今年10月8日正式、提前生效的ESM使歐盟有了永久性的金融救助工具和常規性幹預手段⏫。同時🛏,作為應急的具體一線應對者,歐洲央行實施了包括10余次降息💁🏻🧜🏼;擴大抵押資產擔保範圍;證券市場計劃(SMP);與美聯儲,日🤡、英、瑞士等央行合作提供外匯流動性;長期再融資計劃(LTRO)▫️;直至無限製購買重債國國債的直接貨幣交易(OMT)在內的具體舉措,成果明顯👏🏼。
中期鞏固舉措主要是夯實和實施原先《穩定和增長公約》有關財政紀律等。針對危機所暴露出來的,原有有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紅線標準有法不依,執行不力👳🏻♀️、淪為擺設的狀況☝🏽,此次危機以後🐹,嚴格執行相關財政約束和監督機製成為必然。最為突出的就是歐盟從2011年12月開始生效執行的“六部立法”,“六部立法”中有4部是關於加強財政紀律的,強化原先《穩定和增長公約》中有關財政赤字和公共債務超標的預防和矯正功能,敦促成員國遵守財政趨同標準🙅♀️👈🏿。另外,還專門建立起具有監督輔導功用的“歐洲學期機製”🎵🧑🏻🚀,由歐盟的主要組織機構如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等,以成員國遵守《穩約》標準😙、製定相應財政預算為核心,對相關落實結構改革和糾正宏觀經濟失衡計劃進行一個學期(半年)的事前指導、協調、審議與監督🤾🏻♀️,以加強經濟政策的協調。
長期機製主要集中在加強金融監管、提高財政趨同、提高各國的競爭能力🧚🏼,以縮小成員國的經濟差距。
其一,歐盟嘗試建立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去年業已開始運作的“一會三局”(歐洲系統風險委員會以及歐洲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監管局)監管體系👇🏻,實際上開始把金融領域的監管權從各成員國上轉到了歐盟👨👩👦👦,實質是部分的金融監管主權的讓渡🏊♂️;而歐盟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建立的“歐洲銀行業聯盟”,歐盟在承諾拯救相關陷於危機的成員國的銀行同時,作為對應條件提出由其監管全歐近6000家銀行,從而擴大了歐盟層面♠️、超國家的金融監管權,將金融領域的一體化的深化又推進了一大步,同時也成為割斷主權債務和銀行債務相互關聯的重要步驟。
其二,提高財政趨同🐁,簽署了“財政契約”👩🏽🎨。在經過了長期爭論和推動🪩,在缺少了英國和捷克兩個成員國的情況下🎂,歐盟25國簽署了名為《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穩定👝、協調與治理條約》的“財政契約”🛀🏼,旨在強化財政紀律。
其三👨🏫,力圖提高歐盟成員國的競爭力📆,促進成員國間的經濟、社會趨同,整體推進一體化📒。歐債危機的爆發和演進令歐盟日益反省歐元區成員國內部結構性差距擴大而非趨同收斂這一嚴峻現實和實質性問題。先是簽訂了“歐元區附加公約”(Euro Plus Pact)🔤。此外,歐盟有關加強經濟治理《六部立法》中有兩部法律是聚焦在通過預防和糾正手段以解決歐盟和歐元區內長期存在並愈益加劇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
作為繼“裏斯本戰略”後再次推出的十年發展戰略,歐盟提出的“歐洲2020戰略”無疑可以被視為是歐盟縮小成員國之間和與世界其他強勢經濟體之間的差距、全面發展競爭力和擺脫危機的綱領性計劃。
面對原先規定歐央行不準直接購買成員國國債的規定🤺,歐央行通過長期再融資操作👇🍗,大量釋放流動性,使得大量持有重債國國債的相關銀行得以在給重債國大量減記的情況下🤵🏻,得以維持正常運營。而通過大量減記🟨,又變相為重債國解決了主權債務到期難還的矛盾💄。把涉及主權讓渡耗時💝、費力🩱、難成的國家間博弈通過技術繞彎輕便地解決了。
而近來歐洲央行被賦予的直接救助危機銀行的權利則產生了雙重的效用,一方面是可以避免因銀行的流動性危機轉化成主權債務危機🧑🏻🦱,因為原先各國銀行的危機監管權利屬於各國金融當局🕑,國家常因被迫接管危機銀行而演化成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如愛爾蘭等;另一方面,因要負責成員國銀行可能的危機,作為對等👩👩👦👦🏃🏻➡️,央行和相關機構也就獲得了對這些金融機構的監管權,這顯然是推進了歐洲在金融領域的一體化。且在此過程中,歐央行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斷得以提升,成為歐盟層面的超級危機處理器☪️。危機的應急處理思路越來越清晰🔑,在短期👃🏽,通過央行用貨幣手段解決財政問題𓀂,假借央行這一現存的超國家、專業性機構的操作解決繁雜難行的主權讓渡等問題。
同時,成員國層面的經濟社會👨🌾、改革也在民眾的抗議聲中艱難推進💁🏽♂️。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各國在社保製度和勞動力市場方面的改革。為應對老年化和金融危機的沖擊🍄🟫,多國推出了延長退休年齡,如德國(65-67歲)、希臘(60-65歲)、法國(60-62歲)、意大利(66-67歲)、西班牙(65-67歲)等;在勞動力市場上🫳,各國降低了解雇保護門檻🧸、提倡靈活就業和零工、鼓勵自我創業,以及縮減失業救濟金和社會救濟金水準和領取時間,同時要求失業金領取者必須接受相關的崗位而不許任意拒絕🤹🏿♂️,以遏製道德風險👩🚒,這在失業情況較好的德國和較差的西班牙均有所體現𓀗,勞動力市場僵化得到部分矯正;從具體國家來看,深處漩渦中心的希臘最為突出,在三駕馬車的改革壓力下,推出了包括裁減公務員、增稅、延長退休年齡、降低退休金待遇等一系列緊縮舉措。
有待解決的隱憂
但是🙅🏼♀️,歐債危機的解決仍還有著一系列的隱憂⏳。歸納起來主要有🙌🏼:
首先,業已出臺和成型的方案🙅♂️、計劃的具體落實還有待深入細化和實施👨👩👧👧,許多互為因果並涉及各方利益,大有執行難之虞🌇。
盡管《財政契約》已經簽署,但由於其涉及各國的稅收😿、公共支出🧏♀️,直接和各國收入分配製度關聯,包括社保、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的主權,直接受製於各國選民,真正要實現絕非一紙條約如此方便👨🏻🦲,可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再看最近出臺的歐洲央行可以直接無限量購買重債國國債的舉措,此舉被視為是壓低重債國融資成本,緩解主權債務危機的有效和直接的救命符,但在實際執行時,則需滿足被救國要提出求救申請和發行國債等條件🎵,而一旦申請救助🚇,則會要求簽署整改緊縮計劃,而這往往使重債國的政治家避之不及的。而在歐洲穩定機製直接救助銀行問題上,在執行中實際排除了西班牙、希臘等現已高度負債銀行受助的可能性。
其次,歐債危機引爆了原先的機製弱點,也引發了危機應對處理中錯綜復雜、相互交織的利益沖突和矛盾糾結,充滿了各方的博弈🕰,極大拖延了危機應對的速度和影響了問題的解決結果。這在以德國為首的施救國和以希臘😳、西班牙為首的受援國之間表現得最為明顯。從深陷危機的重債國來說,既希望獲得緊急的救助🪔,又最好盡可能少承擔緊縮財政和治理結構性問題的責任,而對施救國來說,則希望在作出讓步給予緊急救援的同時🔠,在歐盟層面建章立製🥳,堵塞體製漏洞和提高金融監管和財政的一體化♜,迫使其緊縮財政和進行結構性改革🧚🏻♂️,並提升自己在歐盟內部的話語權。
最近的例證是德法兩國圍繞緊縮還是增長的方向之爭就體現了背後的利益之爭,德國作為最大的施救國當然希望被救國緊縮財政開支,以減少窟窿⚠️、節省援救開支和便於說服該國民眾,而法國出資相對少𓀂,又不希望德國就此坐大而獨霸歐盟,還能享受投入的好處,自然反對一味緊縮。
同樣的爭論還出現在近期有關銀行聯盟的爭執上,作為ESM直接救助銀行的條件❣️,歐委會和法國要求對全歐銀行實行監管,而德國因為擔心救助的資金實際大部出自本國而不堪負擔⛵️🤶🏿,所以反對監管全部銀行💁🏼,而只答應監管經過測試有競爭能力的歐洲銀行🏏🫳,背後的利益博弈,異常清晰🪯;而代表歐盟總體利益的歐盟委員會則希望維持歐洲一體化的大局,在重債國破產在即時它會動員施救國作出讓步🥢,強調增長為先,在受援國一再耍賴拖延履行承諾時,它又會嚴詞棒喝🫨🚸;作為超級救急者的歐洲央行則是在形勢緩和時強調其維護歐元和物價穩定宗旨🛌🏽,在危機蔓延急迫之時則放下身段👣,不惜全力維護金融穩定🆘。
最後,成員國間的日益發散的差距🚵🏼♀️、緊縮和增長的均衡點找尋👬🏼,以及短期應急和長期建章立製的矛盾長期來看均是無法忽視的問題👨🏿🌾。
歐債危機某種意義上講因歐元區內部巨大的經濟和結構差異而引發👫🏼,同時危機又加大了這種差距🟨,而擴大的差距才是危機真正問題所在🦢。歐元區成員國中😏,就經濟增長率而言💩,2011年,德國達3.0%,希臘則為-7.1%,再看失業率🚞,今年7月🐎🧖🏼,奧地利僅為4.5%,而西班牙和希臘分別高達25%、25.1%𓀏;同時🪪,此後較長時間還會不時糾結歐洲危機解決的將仍是緊縮和鞏固財政與刺激經濟需求和增長之間的尺度的把握📝,背後是各國利益的博弈和成本收益的均衡👨🦼➡️;還有,為應急所采取的舉措如允許歐洲央行直接購買重債國國債等短期無疑體現了內部團結,但實際上存在著巨大的、長期的隱患,會激發重債國的道德風險🧑🚒,從而產生區內吃大鍋飯和再分配的逆向激勵,長期則會侵蝕一體化的基礎😗。
綜合上述歐債危機三年來的經濟治理的改善和現存的問題🧑,筆者的結論是,鑒於一系列危機應對☝️,尤其是救急舉措的接連出臺⛹🏼♂️🥻,因狹義的主權債務危機而使重債國破產出局、進而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日漸式微,但要真正重塑歐盟和歐元區國家的競爭力🤙🏻,縮小各自差距🧚🏽♀️,走向最優通貨區則遙遙無期。同時,危機帶來的“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各自國家利益思維則需要歐盟重新再造歐洲認同,以重新獲得政治一體化的動力,從而推動真正的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建立。
(作者系恒行2平台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中國歐盟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吳英燕編輯,工作郵箱wuyingyan@wxjt.com.cn)